【课例评析】从形象走向情志—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2《项脊轩志》自读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例评析】从形象走向情志—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2《项脊轩志》自读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11: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例评析】从形象走向情志—《项脊轩志》自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
“书斋里的文化观”主题研讨会将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议程:第一,各班级抽取“书斋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汇报展示;第二,论文成果分享研讨,探寻书斋情节背后的中华文化基因。
通过抽签,本班的阅读汇报篇目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围绕“项脊轩”,这次会包需要完成四项任务(具体任务见上表),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阅读体验和兴趣,任选一个任务汇报展示。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文本,充分交流后形成报告。
活动一:“项脊”之境——绘制“项脊轩景”
具体要求:
(1)写上你为画面所拟写的名称;(2)在画面的留白处写上对应的原文语句;(3)另附说明,介绍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意蕴或情感。
设计评价: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感知项脊轩的形象。归有光在文中细致描绘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况,学生通过绘制项脊轩景,需要理解文意,发挥联想和想象思维,感受项脊轩的概貌和环境特点。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命名、筛选相关语句、附说明的活动将理解的过程和结果外显化。
活动二:“项脊”之名——探究得名之因。
请同学们基于文本阅读,搜集归有光的相关经历,探寻“项脊轩”的命名内涵。
设计评价:学生基于对文本的阅读就很容易把学习内容聚焦到文中大母对孙儿的疼爱和告诫等细节,再通过搜集归有光的经历, 学生很容易发现作者肩上承担的复兴家族的命运,再从“项脊”在人身体的重要作用方面思考,就能发现作者命名书斋是对自己的鞭策和鼓励,寄托着作者光宗耀祖振兴家业的使命和担当。
活动三:“项脊”之志——设计书斋对联。
古代文人往往通过为书斋题写对联来表明心志,请同学们尝试为“项脊轩”写一副对联。
归有光: , 。
设计评价:这一任务情境的设置旨在考察学生对作者之志的理解,学生综合一二段的学习可将文章内容凝练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再通过对联这一文学性较强的表达形式,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意志总结为更深刻简洁的表达。既能检测学生理解的深度,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活动四:
“项脊之情”——配乐朗诵《项脊轩志》
请小组同学配乐朗诵课文,体会并总结轩窗背后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具体要求:(1)选择合适的音频,与文本的情感基调齐相契合。(2)适合朗诵中的细节处理(节奏、音调、语气、判断等),分析语言背后的情感意蕴。
设计评价:朱自清说,要把死的文字还原成活的语气。归于光这篇散文正是撷取生活中感人的平凡小景抒发他朴实动人的情感。文章中很多感人的细节:轩中学习的寂寥,家道中途的败落,慈母问询的温暖,大母告诫的殷切,琴瑟相和的温馨,斯人已逝的悲苦,都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情意绵绵的背后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复杂的悲慨和怀念。学生要想读好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必须深入到字里行间品味其复杂的情意内涵,选择合适的配乐正是对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而意脉的变化则要恰当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来表现。
总的来说,这节课从感受项脊轩的整体样貌入手通过绘制轩景、拟写对联、体味情志、有情朗读等学生活动,在与文本深入对话过程中感受文中流露的复杂感情,体会归有光散文于平凡场景、家庭小事中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深情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较好实现任务情境中整合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