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爬山虎, 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10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
一种攀援植物,爬山虎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
走进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荷花》。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想一想,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爬山虎?
我会写
老虎 操场 占卜 嫩绿 顺利 均匀
重叠 间隙 根茎 叶柄 枯萎 瞧瞧 固定
多音字
鲜
xiān
xiǎn
(鲜花) (鲜艳)
(鲜为人知) (鲜见)
铺
pū
pù
(铺开) (铺路)
(店铺) (床铺)
多音字
曲
qǔ
qū
(歌曲) (曲调)
(弯曲) (曲折)
词语解释
拂过:轻轻擦过。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间,时间的间隔相等。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
第3~5自然段
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1.生长的具体位置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4.怎么往上爬。
5.脚的变化
你发现了吗?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2):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3——5) 爬山虎脚的特点。
爬山虎生长地方
品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爬山虎生长在哪里?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暗示爬山虎是一种善于攀爬的植物
爬山虎多而盛
课文第一部分,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位置: 操场上、我家
分布: 满是、也有
猜测一下爬山虎还会爬到哪里?
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
颜色美
动态美
形状美
嫩红——嫩绿
叶尖一顺儿朝下
漾起波纹
叶圣陶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它怎么变化的?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嫩红 嫩绿
嫩红嫩绿 嫩叶嫩茎
颜色美
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又多又密
静态描写 绿
动态描写 勃勃生机
动静结合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呢?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样子: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说明作者观察得很认真。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爬山虎的脚还像什么?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
爬山虎的脚像吸盘,又像卷卷的头发,还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触着墙
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
拉一把
紧贴在墙上
脚触着墙的一系列变化
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先看视频,然后按爬的过程给词语排序
“巴”可以换成“粘、挨”其他词吗?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不能换成“粘、挨”其他词。因为“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为什么叶圣陶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 ?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体会到叶圣陶爷爷连续观察。
细致观察
用词恰当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爬山虎的脚和墙之间有什么关系?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对比
爬山虎依赖墙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两个词语吗?
作者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变化的过程。
再来一起看看下面的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作者进行了连续观察。
叶圣陶为什么能把爬山虎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
观察细致
抓住特点
优秀传神
长期观察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1.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
2.要细心观察、连续观察。
3.写植物时要按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怎样写观察记录呢?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观察,并随时进行记录。
每次记录观察发现的时候,应该与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留心观察对象变化的地方。通过观察记录,真实客观地呈现出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
收集相关照片、视频等资料,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