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百合花》《哦,香雪》小说 联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历史背景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身上体现的积极昂扬的青春美
教学重点
初涉跨越文本的学习方法,加强从作品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身上体现的积极昂扬的青春美,珍视青春,把握青春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青春者,春日之始也。它代表着草木丰茂的季节,朝气蓬勃的年华。青春之美,美在单纯,美在希望,美在充满激情,美在有无限可能……当青春处在特殊的年代,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热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去探索特殊年代的青春之美。
青春在人物风貌
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多是因为它曲折多变的情节。然而在最能体现小说独特性的三要素中,盘踞我们记忆深处的往往是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温柔圆通的薛宝钗,善战的关公,多疑的曹操………年岁渐增,这些形象却永不褪色。人物形象可谓是小说的灵魂,是曲折情节的载体,也是我们学习小说的有力抓手。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两篇小说的青春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身份、任务。
用鸡蛋换文具盒的台儿沟少女香雪
为救队友而牺牲的通讯员小战士
1.《哦,香雪》这篇小说塑造了一群生活在北方山村的少女,她们天真、活泼、朴实。香雪在一群女孩中着墨最多,你觉得这个人物美吗?人物之美,首在风貌。让我们再读课文,一起找出课文中关于香雪外貌的描写。
(1)在伙伴们眼中: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
(2)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看到这些外貌描写,你想到了什么词?
—— 美丽、纯净、少女
2.《百合花》中我没有选择好看温柔如百合花的新媳妇,我选择小通讯员。
“只看到他是高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是装饰点缀。”
——挺拔、帅气、活泼
十九岁的少年
总 结:
一个是美丽纯净如水晶的花季少女;一个挺拔帅气如新竹的精神小伙。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那轻盈的动作,轻快的脚步,如山间清风,似初生朝阳。铁凝和茹志鹃两位女性作家居然都选取了这样年轻而美好的形象,一下子把我们的心和眼就攫住了,占满了。是巧合吗?不是。人物美,首在风貌。这令人歆羡的青春之美啊,通过人物的外貌,给了我们初步感受。
青春在理想追求
1. 那么,我不禁有一个疑问:香雪这篇小说以《哦,香雪》为题,是疑问,是赞叹还是感慨?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如此文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香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要全面了解人物形象,必须把该人物还原到历史背景当中去。艺术是时代的镜子。时代孕育艺术,艺术反映时代。
不论小说还是散文,两种记叙类文体都免不了要刻画事件和人物的。事件有其必然的社会背景,人物思想行为也会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站在正确的时空看发生过的事情,才能完全理解偶然之中的必然性。
那怎么才能把作品定位在正确的历史背景中呢?我们读过了梁实秋的《骆驼》,知道可以借助文后补充注释;我们学习了黄裳的《樱桃》,知道还可以看文末的写作时间;我们研读了李悦的《锄》,知道可以在文本中寻找与社会环境有关的句子:“焦炭厂”、“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大家发现了,本文的创作时间:1982年
补充背景知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哦,香雪》写的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故事,火车的开通给边远山村台儿沟带来的新变化。我们可以想见,改革开放之前的台儿沟是什么样的?宁静,同时也闭塞落后。所以当改革犹如一列火车强行驶进了“大山的褶皱”后,带给台儿沟姑娘们的影响是怎样的?震撼,或冲击对吧?那么姑娘们的一切行为也就都合理了。
2. 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找一找火车进站后,香雪她们各自关注的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作者借助这些物品表现了什么?
凤娇们:头饰、手表、金圈子。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物质上的,生活用品。
香 雪: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如车厢里的学生书包、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渴望铅笔盒。精神上的,学习用品。
香雪和她们不同是因为香雪是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故而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个十七岁的少女再次攫住了我们的眼球。她跟别人不一样,比别人的追求更高,她有对于知识的渴求。
3. 请大家细读25页:“香雪终于站在火车山上了……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香雪这一更出人预料的举动让我们再也忘不掉这个小姑娘了。 这个环节的香雪,在你眼中是怎样的?
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香雪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淳朴自尊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
——坚毅执着
踏上火车,对于今天十七岁的孩子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对于1982年的香雪来说却是勇敢的一大步,更不用说跟着火车疾驰三十里路。正是我们把自己代入到了那个年代,才能做到与人物共情,才能体会到香雪当时的害怕——不怕——犹豫——坚定的复杂的思想变化。我们真正认识了这个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的少女。
补充资料:
作者铁凝:我还是怀着一点希望,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了这种追求,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别的什么?……也许这是我的奢望。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换句话说,作家铁凝希望我们看的,我们看到了。
青春不就是这样强烈、真挚,不顾一切吗?
小 结:
在这个部分,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再加之前的外貌。反过来,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分析?请大家概括通讯员小战士的形象特征:质朴、纯洁、憨厚、勇敢、无私无畏。
老乡们的话反映出小通讯员对革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场,但通过战场外的人的反应来传达战场情形也能让我们想象,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对革命的忠诚。在他心里,老乡的安全、战争的胜利胜过自身的安危。
四、拓展延伸
在讲课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小说的题目是百合花?为什么人物是小通讯员、过门三天的小媳妇?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位作家孙犁。我们学过他的《山地回忆》、《荷花淀》,这些篇目和《百合花》有共同点吗?
有,都写战争年代,都写人情美,都写军民鱼水情,都塑造了可亲可敬的人物。还有,这些人物都没有名字。找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什么?
补充资料1
孙犁称,他要写下的,是让他产生深厚情感的、深具代表性的“那一个”:“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间,占大多数。她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数不清的”他们是众多的化身。为什么要写他们?因为“进城后,我已经感到:这种人物,这种生活,这种情感,越来越会珍贵了。因此,在写作中间,我不可抑制地表现了对她、对这些人物的深刻的爱。”原来他不是某一个,他是众多的小战士中的一个;不止是他纯洁如百合花般美好,而是那个时代中的大多数都纯洁如百合花。也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中国军民,正是这一朵朵染血的百合花,开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开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正如1945年人们对抗战胜利的准确概括:如果非要说是谁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那么不是屈原、不是苏武和蒋干,而应该是共工!
补充资料2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据说有几个四川人在茶馆里摆“龙门阵”,侃论是谁战争了日本。有人指出是“屈原”,即寓意8月6日、9日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对日本形成强力威慑;有人则说是“苏武”,指苏联在8月9日对日宣战击败67万关东军,功不可没;第三个则认为是“蒋干”,寓意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作出的努力。还有人提出是“共工”,指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广大人民的作用。
总 结
纯粹的年代孕育了纯粹的人性,火热的时代催生了火热的青春。这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的我们,更要感谢那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年代,那个人人无畏、人人无我的年代,来对抗充斥我们周围的虚伪自私、提防猜忌、利益至上和人情冷漠。有时候,在面对种种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去给孩子讲述那些崇高和伟大,纯洁和美好。幸好,还有类似《百合花》、《哦,香雪》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为了理想信念,不顾一切、执着追求的青春梦想,可学习、可追随、可相仿。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就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所以,同学们,多读书吧,读书是净化、浸润,也是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