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六 工业 习题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六 工业 习题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6 14: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部分 地理专题复习
二轮复习
专题六 工业
一、选择题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将嫦娥五号顺利地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021年11月24日,《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发行。其中,嫦娥五号邮票(如图3-6-1所示)展现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施无人月面取样的工作场景。据此,完成1~2题。
1. 长征五号火箭在北京设计研发,在天津生产制造,在海南文昌发射。这种“北京设计、天津制造”的协同发展模式( )
①发挥了北京科技创新的优势
②降低了火箭研发的难度
③利用了天津雄厚的工业基础
④利用天津港口海运火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2.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下列说法与现实不符的是( )
A. 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月球
B. 为在月球上建造中国空间站打下基础
C. 我国探月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月球矿产资源能力
D
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双方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据此读南非位置示意图(图3-6-2),完成3~4题。
3. 下列关于南非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矿产资源贫乏,沙漠广布
B.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C. 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
之称
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4. 图3-6-3反映的是南非所在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 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 在国际贸易中,
处于有利地位
D. 粮食产量高,
大量出口到我国
B
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据此,完成5~6题。
5. 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A. 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 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 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 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B
6. 北京市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部门是
( )
A. 芯片制造 B. 煤炭开采
C. 玩具制造 D. 服装加工
A
“灯塔工厂”指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等新技术,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全过程、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示范性工厂或企业,是拥有足够的科技含量与创新性的“世界最先进的工厂”。据此读世界“灯塔工厂”分布的主要国家及工厂数示意图(图3-6-4),完成7~8题。
7. 下列关于“灯塔工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欧洲数量最多
B. 亚洲数量最多
C. 集中在中、高纬
度地区
D. 集中在北半球、西半球
B
8. 下列关于“灯塔工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对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低
B. 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
C. 对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高
D. 生产成本高,运营速度慢
C
2015年起,卡塔尔在沙漠中修建超大型战略蓄水池(如图3-6-5所示),中国某集团承建该项目部分工程。集团聘请当地专业设计及管理人才,采用中外合作模式开展施工。项目技术部反复试验改良混凝土配方,以克服该地极端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据此,完成9~10题。
9. 该项目中混凝土反复改良,主要是应对当地( )
A. 风沙频繁
B. 高温干燥
C. 降水集中
D. 光照强烈
B
10. 工程中采取中外合作模式,有利于该集团( )
①缩短建设工期 ②降低工程难度 ③适应国际标准
④降低用工成本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据此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图3-6-6),完成11~12题。
11. 2017—2021年我国智能
制造业产值规模( )
A. 基本持平
B. 有增有减
C. 持续下降
D. 持续上升
D
12. 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 家具制造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农副产品加工业
D. 棉纺织工业
B
中国和巴西同属金砖国家成员。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甘蔗生产国和铁矿石出口国。中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有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部分输往中国。据此读巴西略图(图3-6-7),完成13~14题。
13. 中国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投资
建设钢铁厂,其优势条件主要是
( )
A. 石油资源丰富
B. 地形平坦开阔
C. 交通运输便利
D. 气候温暖舒适
C
14. 巴西大量使用甘蔗生产生物乙醇燃料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 优化能源结构
B. 威胁粮食安全
C. 加剧大气污染
D. 减少雨林破坏
A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的鲁尔区告别了工业时代。在煤矿倒闭后,当地政府并没有拆除占地广阔的厂房和煤矿设备,而是改造成具有工业风格的文化园区,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鲁尔区成为世界第一个以工业旅游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德国示意图及不同时期鲁尔区景观图
(图3-6-8)。
(1)推测并列举两种鲁尔区20世纪70年代前的工业部门。(4分)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冶金工业。
(2)简述鲁尔区工业生产的优势条件。(6分)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工业建设;②煤炭资源丰富;③临近河流,水资源丰富;④水运便利。
(3)鲁尔区曾经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分析其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①排放大量工业废气,造成大气污染;②工业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堆积在工厂周围,污染水体和土地;③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形成单一的发展模式;④矿产资源过度开采,资源迅速枯竭。
(4)后期鲁尔区进行改造,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模式。请列举其中可借鉴的经验。(4分)
①将原有工厂厂房和设备改造成具有工业风格的文化园区;②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③挖掘工业文化和工业知识,打造“工业旅游”品牌;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