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春》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3 10: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周 第   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________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2、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迷藏( )宝藏( )   
(2) 散步( )散在草丛里( )   
(3) 薄烟( )薄弱( )薄荷( )   
(4) 应和( )和解( )和面( )和稀泥( )  
2、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 写嗅觉的:   
(2) 写听觉的:   
(3) 写触觉的:   
3、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现代 家,诗人,代表作有 , 等。  
4、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给每副图加个小标题  
5、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并摘抄在下面。  
【课内探究案】  
一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春  
1、听一听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3、想一想。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二)品春  
1、寻美句。  
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2、赏妙笔。  
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 ”这句话,因为 。  
3、方法小结:  
明确:  
(三)悟春  
1、读一读。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五幅动人的春之图。请你根据这五幅图细心体会,说说它们各自的特色。   
(2)、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3)、结尾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   
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四)描春  
1、写一写。  
仿写文末写“春天”的三个比喻句子写“秋天”,突出秋天的特点。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亮一亮。  
亮出自己的仿写成果,共同提高。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5.文段抓住了春雨 、 、 的特点来写。   
6.“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中,用“一层薄烟”来比喻 的情状;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 ;一个“全”字把 展现得非常开阔。   
7.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   
A.雨是最寻常的 B.密密地斜织着 C.笼着一层薄烟 D.稀稀疏疏的   
8.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 )   
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 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   
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 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   
9.文段描写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从 到 ,从 到 ,从 到 。(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   
二、课外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落叶
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密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时序如轮旋。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被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  
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出老叶覆满的树冠。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  
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  
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  
1.文章第二自然中使用了“最初”“但接着”“接着”等词语。请你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2.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从文中摘录出两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①   
②   
3.“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联系上下文看,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为什么说北方的落叶是“悲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