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攲斜(jī) 遮蔽(zhē)
B.瘫痪(tān) 憔悴(cuì) 央求(yāng)
C.告诫(jiè) 仿膳(shàn) 烂漫(làn)
D.祷告(dǎo) 并蒂(dì) 姊妹(z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匿笑 决别 沉寂 翻来覆去
B.信服 取绝 徘徊 絮絮叨叨
C.心绪 阴蔽 一霎 水波粼粼
D.沐浴 流转 亭亭 滚瓜烂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田里的水也咕咕地起着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6、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面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选一个人物进行简单赏析。
8.综合性学习
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风雨中的清洁工递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远方/时/年七岁
B.期/日/中
C.元方/入门/不顾
D.下车/引之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友期行 ( ) (2)相委而去 ( )
(3)友人惭 ( ) (4)元方入门不顾 ( )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2.本文中的“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你还知道那些表示尊称和谦称的称呼吗?请写出来,并说说他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荷叶母亲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ándàn)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3.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
14.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15.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
16.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
17.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18.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________和_______ ,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9.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中为什么“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21.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22.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3.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24.本文通过“妻”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性格。
三、作文
25.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亲情便是其中之一。亲情给人温暖,给人力量。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亲情呢?对于亲情,你有着怎样的体会呢?
请以“藏在心里的亲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答案
A 2.D 3.D 4.D 5.B
(1) 山岛竦峙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1)、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范爱农。以为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中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8、示例:(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 “孝亲敬老”演讲比赛 “孝亲敬老”图片展
(2)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体,祝您早日康复!
9、D
10、(1) 约定 (2) 离开 (3) 惭愧 (4) 回头看
11过了中午(约定的时间)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12. 尊称: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谦称:家严,谦称自己的父亲。家慈,谦称自己的母亲。鄙人,谦称自己。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13.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 ,祖父和“我”在院中乘凉赏莲时,祖父的话暗示了“我”和“红莲”的关系。把“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实,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铺垫。
14.这句环境描写为写大雨埋下伏笔, 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15.此处的含义是含苞欲放。
16.我十分挂念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
17.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18. 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和抒情 , 其作用是表达了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爱护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点明深化中心。
19.衣着的破旧,生活的困苦。
20.因为自己对城里生活陌生而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和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的反复思考。
21.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
22.肖像(外貌)描写。表达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更为父亲要离开儿子的家这一情节做了铺垫。
23.贴身表示和身体接触的地方,如果删去,父亲从衣兜里拿出钱,就不能表现父亲对钱的爱护以及钱对父亲的意义,而原句恰恰表现出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是通过他的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
24.对儿女深沉的爱和朴实、勤劳、节俭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