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尖叫鸡是很多小朋友爱玩的玩具,它“喔喔”的叫声给孩子带来了乐趣,原来是在塑料皮里内置了一个塑料小笛( )
A.手指 B.塑料皮
C.尖叫鸡的嘴 D.笛中的空气柱
2.(2分)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对
3.(2分)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诗人根据响度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4.(2分)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介质 v/(m s﹣1) 介质 v/(m 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在25℃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回声速度小于1531m/s
5.(2分)如图所示,油鹕是叫声最响亮的鸟类歌手,当这种穴居鸟类一起鸣叫时,这里描述的“足以让人失聪”是指声音特性之一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 D.频率大
6.(2分)如图所示,湘西苗族的“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鼓的频率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手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距离苗鼓越近,听到的鼓声的频率越高
D.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7.(2分)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有些动物接收到,并有所反应。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Hz
蝙蝠 1000~120000
海豚 150~150000
猫 60~65000
大象 1~20000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8.(2分)在“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中,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一百人的大乐队里,竟然没被齐宣王发现。因为南郭先生在演奏时( )
A.减少了竽声传播速度 B.改变了竽声的音色
C.减小竽声的响度 D.降低竽声的音调
9.(2分)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0dB是指没有声音
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
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
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
10.(2分)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极大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防噪已成为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会损害听觉是噪声
B.当前控制噪声的措施主要是消声、吸声和隔声
C.“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11.(2分)如图所示是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时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 )
A.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B.人听到的“滋滋”声是超声
C.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超声能用来清洗眼睛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
12.(2分)人们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二、填空题
13.(4分)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钢铁中传播的 (选填“快”或“慢”);百米赛跑时,终点处的计时员看到冒烟立即开始计时,如果他听到枪声立即开始计时,记录结果应该是 s. (看到冒烟/听到枪声)记录的成绩比较准确。
14.(4分)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15.(4分)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 的干扰,利用听音棒可以提高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6.(2分)如图所示,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一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让人啧啧称奇,疑有神意。其中人们辨别出叮咚悦耳的水鸣声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的。
17.(6分)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8.(6分)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两列波A和B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 波的音调高, 波的响度大。
三、实验探究题
19.(11分)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小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推论是: 不能传播声音。实际实验时无论怎么抽气,总是能听到手机铃声,说明瓶内不能达到结论中的状态,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和 的方法得到的。
(4)该实验不把手机直接放在瓶里面却把手机悬挂在广口瓶里,这么做的目的是 。
20.(9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双龙同学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直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2)频率决定声音的 。(选响度、音调或音色)
(3)如图甲所示,用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显示音叉的振动,在此实验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4)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四、解答题
21.(8分)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 和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
五、计算题
22.(11分)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 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23.(11分)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其山脉面积广大,崇山峻岭,仅陕西省境内就有秦岭七十二峪之说。由于这些峪口风景秀美,溪水潺潺,所以近年来去旅游的人是络绎不绝,魏老师假期就去了某峪口游玩,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4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魏老师解决以下问题:
(1)这个山谷的宽度。
(2)魏老师要回到山谷中间的公路上至少应走多远的路程。
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B; 6.D; 7.D; 8.C; 9.D; 10.C; 11.D; 12.C;
二、填空题
13.慢;12.71;看到冒烟; 14.振动;音色; 15.噪声;响度; 16.音色; 17.液体(水);10;不能; 18.A;A;
三、实验探究题
19.C;不变;变小;真空;推理;避免由于瓶子振动而发声; 20.3;音调;转换法;真空;
四、解答题
21.停表(秒表、钟表);卷尺;立刻停止计时;计时操作反应误差或测量路程的误差或停表的误差或卷尺本身的误差等;
五、计算题
22.(1)空气;(2)2.5s;(3)5000m/s。; 23. (1)这个山谷的宽度为238m。
(2)魏老师要回到山谷中间的公路上至少应走5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