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四步导学案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知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能力: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学习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流程
【导课】
有现实生活中三角形的实例导入新课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63至65的前七行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 有几个内角 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2.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 按角分呢
(1)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
三角形
斜三角形
3. 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 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
a.从 → b.从 → →
(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 ,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 .
经过测量可以说 > ,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 的.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说明其中的根据。
(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填“大于”或“小于”)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填“大于”或“小于”)
2.用一条长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一边的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吗 为什么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 3,4,8 ( ) (2) 2,5,6 ( )
(3) 5,6,10 ( ) (4) 3,5,8 ( )
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为1:2:6,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长 ,三个 相等,都等于 度.
4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cm和5c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偶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的长度可以是多少?
小颖有5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cm,6cm,8cm,10cm,12cm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基础训练有关训练
布置作业
课本P69习题7.1第 1、2、6、7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学习目标
知识:经历画图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能力: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学习难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
【导课】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也学过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除高外,还有中线和角平分线值得我们研究。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阅读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什么是高、中线、角平分线,并说明如何画出各注意什么
2.完成P66页练习题。
3.说明三角形的________性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性,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完成P68页练习题.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5.画出①、②、③三个△ABC各边的高,并说明是哪条边的高.
① ② ③
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高是线段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6. 画出①、②、③三个△ABC各边的中线,并说明是哪条边的中线.
① ② ③
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AB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
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B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 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AC边上的中线是_________
写出图中有有相等关系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画出△ABC各角的角平分线, 并说明是哪角的角平分线.
∠ABC的角平分线是线段____ ∠ABC的角平分线是线段____
∠BAC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 ∠BAC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
∠ACB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_ ∠ACB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____
写出图中所有相等关系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角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③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AF是△ABC的中线,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和相等的线段。
4(选做)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
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配套练习册》
《综合能力训练》
【布置作业】
课本P69习题7.1第 1、2、6、7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1.3三角形的稳定
学习目标:
知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能力: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是实际应用
学习难点:
准确使用三角形稳定性与生产生活之中
课前准备:
小木条8个,小钉若干
教学流程:
【导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自读课本67至68页.回答一下问题。1.
2、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小组之间相互.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之间相互举例说明四边行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就以下图片小组之间相互问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达标检测 目标探究】
课本P7练习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要使四边形木架(用四根木条锭成)至少要顶上几根木条?五边形木架和六变形木架呢?
作业布置:P69 5题
板书设计: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1.三角形有稳定性 2. 四边形有不稳定性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2.1三角形的内角
学习目标
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能力: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树立树形结合思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
学习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学习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好二个由硬纸片剪出的三角形
教学流程
[导课]
我们已经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怎样证明这个结论呢?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自读课本P72至73页
1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
2 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的度数,可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3 剪下,按图(2)拼在一起,从而还可得到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
4 把和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用量角器量一量的度数,会得到什么结果。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动如果我们不用剪、拼办法,可不可以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上面的结论的正确性呢?
已知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说明,你有几种方法?结合图(1)、图(2)、图(3)
能不能用图(4)也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 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或直角( )
3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 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一个角不大于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
5.p74页练习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例题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是多少度?
作业设计
P76页 1,2,3,4,5
知识体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发现——证明——应用
板书设计
7.2.1三角形的内角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定理的证明 3.定理的应用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2.2三角形的外角
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学习难点
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定理的论证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导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三角形有内角,是否还有外角呢?就此导入新课。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自读课本P74至75页
1.三角形的外角有几个?与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的内角有什么关系?
2.指出下图的外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说明三角形中∠ACD与∠A , ∠B的关系。
(1)
(2)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再画三角形ABC的外角试一试,还会得到以上性质吗?如何用语言来描述?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你能用学过的定理说明这些定理的成立吗?
已知: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是的外角
说明:
(1)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2),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结合下面图形给予证明
例题 如图7.2-6,∠BAE, ∠CBF, ∠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
们的和是多少?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 如图,是三角形ABC的不同三个外角,则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 锐角,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直角
3.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的两个内角的一平分线交于点E,,则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4.已知的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那么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5.如图,是 外角,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是 外角,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 ,是 外角,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 ,> ,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6.在中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这个外角等于的两倍,那么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 , HYPERLINK "http://www." \o "中国教育出版网\" EMBED Equation.3
作业布置
课本P76-77,6,7,8,9.
板书设计 7.2.2 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及性质 例题
知识体系:
定义——性质——论证——应用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3.1 多边形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
①.多边形及有关概念.②.区别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
2、方法目标:类比、理论联系实际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1)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2)区别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2.难点:多边形定义的准确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导课】
教师出示创设好的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图案,让学生观察,教师导出课题---多边形。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9页---80页,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多边形?什么是多边形的内角?什么是多边形的外角?
2.什么是多边形的对角线?
3.什么是凸多边形?什么是凹多边形?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正多形?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教师问:你能从投影里找出几个由一些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上面三图中让同学边看、边议.
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老师给以总结,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何特性?学生回答:
(1)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2)它们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
教师问:这些图形中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那么什么叫做多边形呢?
教师提问:三角形的定义.
你能仿照三角形的定义给多边形定义吗?
学生答:
教师让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多边形的对角线
学生答:
教师提问正多边形的概念:
学生回答:由正方形的特征出发,得出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判断下列图形,从多边形上任取一点c,作对角线,判断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边形 边形 边形
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多少条对角线?他们将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你能总结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规律吗?
课堂小结:
1、多边形的边,角,顶点,对角线的概念;
2、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的区别。
板书设计:
1、多边形的边,角,顶点,对角线的概念;
2、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的区别。
作业布置:
1、必做题:84页第1题 2、选做题:85页第9题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1.3.2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学习目标:
知识:
1.会用多边形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多边形外角和公式。
方法:
化归的数学方法,探究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与关键
学习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应用.
学习难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过程.
学习策略:应用化归的数学方法,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教学流程:]
【导课】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形、长方形的 内角和都等于3600.那么,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等于3600呢?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多边形的内角和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1页-----83页,并提出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问题:
1、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多少条对角线?他们将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
2、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3、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什么?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一)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的探索
1、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1:判断下列图形,从多边形上任取一点c,作对角线,判断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边形 边形 边形
活动2:①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引多少条对角线?他们将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②总结多边形内角和,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活动3:把一个五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总结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一般的,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条对角线,他们将n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______。
巩固练习:看谁求得又快又准!(抢答)
例1:已知四边形ABCD,∠A+∠C=180°,求∠B+∠D=?
(点评: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二)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
活动4: 例2 如图,在五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五边形的外角和.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解:五边形的外角和=______________-五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5:探究 如果将例2中五边形换成n边(n≥3),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 ___________ 。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见配套练习册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多边形的内角和加某一个外角的总和等于1570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和某一外角的度数?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2).1800
2、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0.
板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
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2).1800
2、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0.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84:习题7.3 的2、6题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