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7 10: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课程标准
目录
五胡内迁和南北一统
03
永嘉南渡与江南开发
02
三足鼎立到三家归晋
01
阶段特征: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
政治: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经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民族: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时空观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脉络
01
三足鼎立到三家归晋
01
02
03
国号蜀,定都成都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0年,曹丕称帝
国号吴,定都建业
222年,孙权称王
三足鼎立
1
3
2
新知讲解
二、三足鼎立之曹魏经略北方
1.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2.魏国实力最强,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
新知讲解
五、三家归晋之西晋短暂统一
1.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2.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王权力加强,酿成八王之乱。
魏晋户口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魏晋时期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使大量户口沦为私家的佃客。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东汉桓帝时期 人口5648万
三国后期 人口约767万
西晋太康时期 人口约1616万
材料一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新知讲解
五、三家归晋之西晋短暂统一
材料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晋不杂,并得其所。
——《晋书·江统传》
材料二 (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③胡汉分治的政策等最终使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3.公元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结合所学,探究西晋速亡的原因。
材料一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帝求之,不过数十。济候其上直,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帝尝李其它,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脑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
——《晋书·王济传》
学考链接
一、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
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B
02
永嘉南渡与江南开发
新知讲解
一、永嘉南渡之东晋门阀政治
1.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王与马共天下】皇帝垂拱、士族专权、流民御边(北府兵)。
【门阀政治】指“门阀与皇权的共治”,是相对皇权政治而言的,只存在于东晋一朝。【士族政治】相对官僚政治而言,存在于整个魏晋南北朝。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柳芳《士族论》
新知讲解
二、宋齐梁陈之南朝经略江南
1.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定都建康,南朝开始,历经宋齐梁陈四朝。
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2.【元嘉之治】武将执兵柄、寒人掌机要、皇子镇要藩。
刘裕称帝前后,把土地和财产分给贫民,限制兼并。实行土断以清理侨人户籍,废除部分屯田池塞以振百姓,禁止豪强封铜山泽。至宋文帝元嘉年间,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国势比较强盛,史家称为元嘉之治。
材料引导
二、宋齐梁陈之南朝经略江南
【永嘉南渡】从西晋末到刘宋初年,至少有90万北方移民来到南方,带来了大量的人力、文化和先进技术,推动了江南经济的重大进步,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缓慢南移。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nòu,锄草)。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没有爆发像北方那样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战乱;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03
五胡内迁和南北一统
新知讲解
一、五胡内迁之五胡和十六国
【五胡内迁】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西部和北部的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还有鲜卑族的一部分不断向汉地迁移,史称“五胡内迁”。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五胡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北方民族南迁
中原人民南迁
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
新知讲解
二、五胡内迁之前秦统一北方
公元353年-383年,苻坚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出现了大乱以来最为繁荣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前秦统一了北方,并派兵进攻西域,和东晋淝水之战失败后,北方重又陷入混乱。
【十六国政治特点】特点:①民族矛盾尖锐;②实施胡汉分治;③残暴野蛮统治;④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关系:内迁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如北方的坞壁。建立政权的诸少数族内迁后基本上都确立了封建政权。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东晋十六国
01
02
03
04
534年,东魏开始
535年,西魏开始
东魏、西魏
550年,北齐开始
557年,北周开始
北齐、北周
386年,鲜卑族拓跋圭建立北魏
北魏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隋统一南北朝
隋朝
北朝
2
3
1
4
二、南北一统之北朝朝代更替
新知讲解
1.公元386-581年,存在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统称北朝。
新知讲解
二、南北一统之北魏统一北方
【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如:迁都洛阳、革除旧俗。
1.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背景:①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出现统治危机。③④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
意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攻破北齐,统一北方。
3.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589年,隋灭陈,南北一统。
新知讲解
二、南北一统之北魏统一北方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代人。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北史·魏书》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所学,体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参考答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或上升的,但其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三足鼎立到三家归晋
1
永嘉南渡与江南开发
2
五胡内迁和南北一统
3
本课小结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最突出的表现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继之而来的是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1.政治上:国家分裂,政权林立,南北对峙;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2.经济上:江南经济持续发展,北方经济破坏和恢复交替出现;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3.民族上:民族政权林立,民族战争不断,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4.文化上:承上启下;带有分裂割据和民族融合的特征;思想活跃;文学艺术成就辉煌(本内容见第8课课件)。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①少数民族的姓氏与汉姓重合或近似,逐渐混淆于汉姓(如粟特人“昭武九姓”中的安、史、石、曹、康、何、米等);②汉族王朝对少数民族赐姓,或少数民族入居汉族王朝统治之下主动改用汉姓;③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④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灭亡后改用汉姓。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西魏一北周统治者是怎样推动民族交融、强化内部凝聚力的,并初步认识相关措施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措施:①政治婚姻和婚姻联姻;②赏罚政策;③统一政权和法律制度;④文化交流和融合。意义:推动了北方多民族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后来隋唐王朝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