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章物态变化
3.3 汽化和液化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
2.酒精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一、汽化
水
水蒸气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沸腾
蒸发
1.物态变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一、汽化之沸腾
提出问题: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使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水沸腾前,水中的气泡怎样变化?
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怎样变化?
水沸腾时,它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一、汽化之沸腾
演示实验: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1.实验装置: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组装顺序:________________
3.使用石棉网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温度计
自下而上
使烧杯受热均匀
秒表
一、汽化之沸腾
记录数据
分析与论证
描点作图
沸腾的温度称为沸点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未沸腾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
一、汽化之沸腾
分析与论证:
水的沸腾现象 沸腾前 沸腾时
气泡上升,变小
气泡上升,变大
实验结论:
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2.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一、汽化之沸腾
反思与交流:
实验中怎样就能够“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使水尽快地沸腾?
1、减少水的质量(不能太少)
2、提高水的初温
3、加有小孔盖子(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4、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一、汽化之沸腾
思考:液体的沸点除了跟种类有关,还跟什么有关?
一般来说,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沸点也越低。
即时训练
1.如图是水的沸腾图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总共加热4min
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因为供热不足
C.BC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
D.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
C
2.如图,是小明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实验时加纸板,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收热量
B
3.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地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将(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
C
4.小明对某一固态物体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AB段为固态,DE段为气态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100℃
C.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段表示汽化过程
D.AB段物质吸热,BC段与DE段没有吸热
C
即时训练
一、汽化之蒸发
活动二: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你知道原因吗?
在任何温度都发生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蒸发仅发生在物质表面
蒸发吸热
一、汽化之蒸发
格物致知:如何加快蒸发,使头发干的更快?
引导1:洗完后散开干得快,还是扎起来快?
引导2:自然晾干快,还是用风吹更快?
引导3:冷风吹干得快,还是热风吹更快?
散开干得快——液体表面积大
风吹更快——空气流速大
热风更快——液体温度高
液体蒸发速率受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影响
Eg:小轩在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1)要探究液体表面积的影响,应选择______两组进行观察
(2)应选择AC两组进行观察,是要探究____________的影响
(3)以上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选择CD两组观察,______(能/不能)探究空气流速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A B
温度
控制变量法
不能
未控制单一变量,温度也不同
即时训练
蒸发和沸腾的对比
汽化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吸收
缓慢、平和
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
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剧烈
同时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液体表面气流的快慢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温度的高低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沸点气压的影响
二、液化
逆向思维&知识总结(课本P61)
液化的定义:
液化的条件(吸/放热):
液化的方式:
物质从气态变作液态的过程称作液化
液化放热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二、液化
学以致用:尝试解释下列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清晨,我们看到花草上附着着晶莹的露珠,这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雾状小水滴
烧水时,茶壶口冒出的“白气”,这是:
夏天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这是: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雾状小水滴。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小水珠。
二、液化
学以致用:尝试解释下列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到镜片上。
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窗户上有时候会起雾,这是:
车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到窗户。
雾是在车外侧还是内侧
二、液化
学以致用:尝试解释下列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冰箱是如何工作的?
冰箱/空调原理图
汽化→吸热
(将热量吸走)
液化→放热
(将热量排出)
即时训练
1.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C
2.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将活塞向外拉到最大刻度线处,一段时间后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乙醚要 (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动活塞,当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观察到会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通过 可以使气体液化。
汽化
吸
压缩体积
即时训练
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减小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A
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不能同时进行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在沸点时才可能发生
D、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C
纸锅烧水
着火点是物质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183℃。纸的着火点大约是就是说183℃,只要它的温度达到它就会自动燃烧起来。
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那么,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把水烧开吗?
烧开水用的小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