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16: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后练习附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3、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做法可行的是(  )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B.把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碳酸钙粉末代替块状石灰石
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试剂瓶
4、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发展氢能源 D.推广燃煤发电
5、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6、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 )
A.集气瓶中装入的水1/4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A.A B.B C.C D.D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如下操作步骤:①连接装置②加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⑤装大理石;⑥验满.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
8、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
A 木炭 B 硫 C 红磷 D 铁丝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10、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2.5 mL或5 mL B.5 mL或10 mL
C.10 mL或15 mL D.10 mL或2.5 mL
1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发现小木条能够在空气样品中正常燃烧一段时间,而在人体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则很快熄灭,这说明(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12、区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
A.用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紫色石蕊溶液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15、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16、某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填空题。
17、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
18、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中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别是:
①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① 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同学发现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
20、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这是因为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   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在桌上。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这是因为    。
21、如图所示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不正确之处:
(1)错误的地方有:   
    。
(2)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制得的二氧化碳如何检验和验满?
检验:    。
验满:    。
22、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三、实验题。
23、如图所示,A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B瓶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烧杯内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名称是 ;
(2)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
(3)A处出现的现象: ,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4)B处出现的现象: ;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请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解释该现象 ;
(5)C处出现的现象: ;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
四、综合应用题。
24、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持续发展”。
Ⅰ、水的组成:
(1)用上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还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Ⅱ、水的净化:
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3)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操作①是___________。
(5)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__。
(6)上述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操作①”、“操作②”或“操作③”)
(7)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8)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虚线框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后练习附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D 
3、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做法可行的是(  )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B.把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碳酸钙粉末代替块状石灰石
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试剂瓶
【答案】A 
4、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发展氢能源 D.推广燃煤发电
【答案】D
5、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D
6、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 )
A.集气瓶中装入的水1/4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A.A B.B C.C D.D
【答案】B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如下操作步骤:①连接装置②加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⑤装大理石;⑥验满.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D。
8、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
A 木炭 B 硫 C 红磷 D 铁丝
【答案】B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答案】D
10、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2.5 mL或5 mL B.5 mL或10 mL
C.10 mL或15 mL D.10 mL或2.5 mL
【答案】D
1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发现小木条能够在空气样品中正常燃烧一段时间,而在人体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则很快熄灭,这说明(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答案】B
12、区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
A.用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B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A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答案】B
15、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答案】D
16、某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
【答案】向水中供给氧气 可以溶于水 供给呼吸
18、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中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别是:
①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试管 集气瓶  (2)B C
(3)A 生成物中有NH3,使制得的CO2不纯
19、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① 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同学发现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铁架台;漏斗;烧杯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3)滤纸可能破损;液面可能高于滤纸边缘
20、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这是因为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   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在桌上。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这是因为    。
【答案】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入水中;玻璃片;
集气瓶中没有放少量水。
21、如图所示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不正确之处:
(1)错误的地方有:   
    。
(2)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制得的二氧化碳如何检验和验满?
检验:    。
验满:    。
【答案】(1)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面;锥形瓶中的导管口露出胶塞太长;集气瓶中的导管口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集气瓶口没有放上玻璃片。
(2)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白色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把带火焰的木条伸到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22、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答案】A--氧气 B--铁 C---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23、如图所示,A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B瓶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烧杯内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名称是 ;
(2)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
(3)A处出现的现象: ,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4)B处出现的现象: ;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请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解释该现象 ;
(5)C处出现的现象: ;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
【答案】(1)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CaCO3+HCl→CaCl2+H2O+CO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4)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O2+H2O→H2CO3;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H2CO3→H2O+CO2;
(5)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四、综合应用题。
24、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持续发展”。
Ⅰ、水的组成:
(1)用上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还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Ⅱ、水的净化:
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3)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操作①是___________。
(5)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__。
(6)上述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操作①”、“操作②”或“操作③”)
(7)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8)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虚线框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答案】(1) 氢气##H2 水氢气+氧气 (2)AC
(3)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4)过滤 (5)硬水
(6)操作③ (7)②④ (8)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