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年级:小学三年级
内容:第三课歌曲教学《噢!苏珊娜》}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流传很广的歌曲,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表现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和向往。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切分节奏的运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了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望高,模仿能力很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才刚刚起步,还应该以感性的认识为主。对于本课中反复出现的弱起节奏、X . X附点节奏及其反复记号等知识我均采用感受、体验和模仿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再配以简单、大方的体态律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动”中感悟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噢!苏珊娜》,培养学生用活泼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的能力,并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
2、通过旋律听辨、模唱、肢体动作、乐句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活泼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2.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及弱起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 电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谈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紧张情绪。
师生随着《噢!苏珊娜》的伴奏音乐跳集体舞,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旋律。
3、音乐课堂常规姿态教育。(提醒学生漂亮自信的坐姿及美好灿烂的微笑)
感受学习歌曲的旋律
认识“1”和“2”,并运用柯尔文手势在句尾唱“1”或“2”。
旋律听辨练习
听辨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
引导学生唱一唱旋律。
教师弹琴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
学习歌曲《噢,苏珊娜》
(一)学习歌词
1、由上一环节谈话导入:提问:刚才唱到的旋律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师:其实这是歌曲《噢,苏珊娜》中的旋律,(课件出示课题)它还有一段非常美好的歌词,课件出示歌词。
2、分析歌词,引导按节奏读准歌词。
附点节奏
弱起节奏
(二)完整体验歌曲
1、听歌曲范唱,请学生谈听后感受。
提问:你听出歌词是歌唱家乡的还是歌颂友谊的?
2、课件出示大歌片,教师简介歌曲的意境:浸染学生心灵,懂得友谊的珍贵。
师:《噢!苏珊娜!》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1847年写的一首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整首歌几乎只是一个乐句在重复,但却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同时又歌颂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3、再次范唱,并请学生随着打拍子。
(三)学唱歌曲
1、随着老师轻声学唱歌词。
2、接龙学唱歌曲。
3、完整唱。
歌曲表现
1、加入“啦啦啦”伴唱。
(1)、教师演唱,请学生听辨有什么不同。
(2)、学习加入“啦啦啦”伴唱。
(3)、让学生找一找都应该在哪里加入伴唱。
(4)、分组合作演唱,通过伴唱的加入,使学生感受到歌唱的美好。
2、在结尾处加入“嗨”演唱
(1)、语言启发好朋友终于重逢,互相击掌时该发出怎样的喊声。
(2)、想一想应该加在歌曲的什么地方?
(3)、在结尾处加入“嗨”随伴奏演唱。
带领学生模仿西部牛仔的样子边弹吉他边演唱,体会歌曲活泼乐观的情绪。
用动作启发学生背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感谢同学们陪我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的表现非常棒。最后我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都能够互相帮助,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应该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