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政治文明历程中国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BC2070年——BC221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时期)(BC221年——1912年)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文明历程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一课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禅”始不能“禅”终
材料一:“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材料二:“夏后芒三十六年作圜土……”(注:圜土即圆形的土牢)
——《竹书纪年》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约公元前2070年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禅”始不能“禅”终(2)出现了公共权力;(意味着国家产生)(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 换“汤”没有换“药”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殷复兴,诸侯归之。”内 服 外服与王的关系-同盟外 服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释文
丁酉卜,亘,贞 叶王事。 贞,王曰: 来。(“叶王事”即“勤王事”)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3. 祭“图”不如祭“祖”钻凿卜骨的工具1.“禅”始不能“禅”终 (夏) (2)出现了公共权力2. 换“汤”没有换“药” (商) 内外服制度,控制力有限 弥漫神权色彩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 祭“图”不如祭“祖” (商)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京遗址。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材料四:据史料记载,周初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分封制 —— 封邦建国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 封邦建国(1)内容分什么土地、人口等(授民授疆土)。需承担义务同姓亲族、异姓功臣、前代贵族分给谁怎么分层层分封(2)特点 ① 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 ② 规定了周王与诸侯的君臣关系;(3)作用积极 ① 扩大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② 加强了周王的统治地位。消极: 诸侯国权力过大,王权衰落,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思考:分封制与内外服制度有什么异同?
相似:
统治区域划分;附属国都有臣服义务
差异:
血缘关系;控制程度。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公平会不会出现你争我夺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长子(宗子)由嫡长子继承权力和财产的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假如作为刚即位的周王,你将给你的兄弟们什么待遇?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反映了宗法制的什么特点?待遇:封为诸侯
关系:我是大宗,他们是小宗。我们两者既是家庭成员,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特点:血缘关系色彩浓厚2.宗法制 ——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小宗小宗小宗天子《》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家族等级关系
+
政治隶属关系2.宗法制 ——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1)内容(2)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影响 ① 保障贵族的“世卿世禄”制特权; ② 凝聚宗族,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④强调家庭本位,重人情,裙带意识浓,不利民主法制意识的培育和民主法治建设。③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利于提高家族、民族凝聚力。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1、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把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政治等级
制度。
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是分封制
实行的主体,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礼节民心,乐和民性,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3、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主要内容: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
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礼--典章、礼节、规范等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试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基础和实施法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解决了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礼乐制度: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崩乐坏诸侯争雄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材料:(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探讨:
思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
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
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
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探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课堂小结1.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真题检测BA真题检测C4.《红楼梦》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5.“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真题检测CC真题检测分封制与当时经济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大的状况是相适应的。
分封制的实行,缓和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也缓和了西周与商代贵族的矛盾,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王朝。
分封制存在隐患,到后期,地方势力强大起来后,会直接威胁中央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遭破坏。
对分封制的作用问题,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一种认为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