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夏朝的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出现了公共权力2.商朝的政治制度:(1)内容:内外服制度(2)政治特点:a.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b.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属于各附属国管辖。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情境三:印象西周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京遗址。西周政治制度的总设计师 周公 周公的困境与智慧 疆域空前扩大,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材料: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公旦辅佐,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分封制(1)背景目的:
(2)概念: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国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篇》(1)背景:
(2)概念:
(3)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功臣,姻亲,殷商的降族,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
(4)分封的内容:
(5)分封制的评价: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国土地、物资、武装、人口。势力范围
天下共主
等级序列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国2.宗法制(1)目的:
(2)特点:
(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宗法制的影响:
皇后朱宜修:“皇上已经娶了姐姐为福晋,连臣妾的孩子也要被迫成为庶子,永远摆脱不了庶出的身份,庶出的女子有多痛苦啊,臣妾与臣妾的额娘很少受到重视!”宗法制的
特点及评价材料: 商代,王位的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传子者中,又有传长子与传幼子等多种。……商代中期的九世之乱,其根源在于此。
问题:材料说明上述继承制度造成了什么危害?吸取这一教训,周王朝实行了怎样的制度?继承人混乱???→???统治混乱???→?宗法制实行由来目的:解决继承权问题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长子长子长子长子长子表示其余嫡子及庶子等降一级 宗法制度的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小结趣味题: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
“四海之内皆 兄弟 ” ;“光 宗 耀 祖 ” ; “法官”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家 法处置”
“一人有罪,株连 九族 ”
手艺“传 男 不传 女 ”
“宗堂—族谱—族田”
“任人唯亲” ;打虎 亲兄弟 ,上阵 父子兵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点拨思路
判断宗法制的标准
(1)看题干中的材料内容是否与“血缘”“亲情”“宗族”有关,如有便是宗法制。
(2)判断大小宗的标准:关键看其所在范围。如:在周朝内,周王是大宗,其他诸侯是小宗;在各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
(3)判断谁继承王位、财产和土地的标准:嫡长子继承,即正妻长子继承。知识梳理 精讲点拨案例:如果你是“包青天”,请你来断案: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角色体验回味历史,切近现实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全球华人西安祭祖祭拜黄帝连战祭祖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答案提示:
1、 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自主探究:辩证、全面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国2.宗法制(1)目的:巩固 解决
(2)特点:
(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宗法制的影响:
【宗法制】
1.?2007年,多家华人网络媒体发起《全球华人网上共祭炎帝》活动。有近3万人成功地在网上献花、进香、祭酒、点烛。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我国古代的
A.井田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
2.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l%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DA3.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B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国2.宗法制3.礼乐制主要内容: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如何称呼“死”呢?天子
诸侯
大夫
士
平民崩、驾崩卒薨(hong)不禄去世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嘉礼五 礼吉礼:多用于奴隶主祭祀上天和鬼神;
凶礼:多用于丧葬凶荒之事;
宾礼:多用于朝聘往来;
军礼:多用于出兵征伐;
嘉礼:多用于宴饮嫁娶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礼乐制度是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维护工具,但礼乐文明凸现了西周文明高贵、典雅和精致的一面,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试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基础和实施法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解决了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礼乐制度: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探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家族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礼崩乐坏诸侯争雄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