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度 第一学期
高二学年 物理学科 第一次考试(学考)
班级: 姓名:
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过程中,可将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飞船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站是静止的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2、如图所示,一只篮球从离地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后反弹至离地的高度处。以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在该过程中,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2.3m,0.5m
B.2.3m,-0.5m
C.3.1m,0.5m
D.3.1m,-0.5m
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甲和乙 C.只有甲、乙、丙 D.甲、乙、丙、丁
4、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扫地机器人在水平地板上行驶,地板对扫地机器人的支持力为,扫地机器人对地板的压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扫地机器人加速行驶时,大于
B.当扫地机器人减速行驶时,大于
C.当扫地机器人匀速行驶时,G与是一对平衡力
D.无论扫地机器人如何运动,的大小和的大小总相等
5、如图所示,物体甲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再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C;同时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A点运动到C。甲、乙所用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位移相同
B.甲、乙的路程相同
C.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
D.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时刻相同
6、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C.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D.牛顿用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
7、下列各电场中,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8、在超高压带电作业中,电工所穿的高压工作服是用铜丝编织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
B.铜丝电阻小,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C.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场强为零
D.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
9、将带正电荷的小球靠近绝缘柱上不带电的导体,导体表面感应电荷分布大致为( )
A. B.
C. D.
10、如图,油罐车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热量导入大地,避免因过热引起爆炸
D.把静电导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11、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图中和c点电势φ的关系为( )
A.
B.
C.
D.
12、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测量。闭合开关S后,多用电表直接测出的是( )
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B.灯泡L的电阻
C.通过灯泡L的电流
D.灯泡L两端的电压
13、下列实验器材中是多用电表的是( )
A. B.
C. D.
14、每分钟有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电子电荷量为,则该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是( )
A.2μA B.4μA C.8mA D.80mA
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的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7、在电场中的某点P放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所受静电力为F,则P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若把此电荷q移走,则P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18、(1)如图所示,可以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细绳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里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C.保持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D.保持不变,减小Q,则θ变大,说明F与Q成反比
(2)上述完成实验的方法是( )
A.假设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1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均匀金属圆柱体的电阻率ρ,完成下列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其长度为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旋紧图乙中的部件______(填“A”“B”“C”或“D”),从图乙中可知其直径为______。
答题卡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多选题(每题5分,共10分。)
15 16
三、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7、则P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则P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18、(1)( )
(2)上述完成实验的方法是( )
1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均匀金属圆柱体的电阻率ρ,完成下列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其长度为______。
(2)读数前应旋紧图乙中的部件______(填“A”“B”“C”或“D”),直径为______。
计算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东为速度v坐标轴的正方向。
(1)请说出物体在第1 s、第2 s、第3 s时间内的运动方向。在3 s时间内的速度大小怎样变化
(2)请说出物体在第1 s、第2 s、第3 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1、如图所示,用一绝缘轻质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40g的带电小球,空间有水平向右,大小为的匀强电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
(1)分析小球的带电性质;
(2)小球带的电荷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D.当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为质点,在对接过程,不能忽略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的形状与大小,此时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不能视为质点。在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时,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的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此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A错误,D正确;BC.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飞船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站是运动的,BC错误。故选D。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则在图像中应体现为斜率不变,即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甲丙符合题意,丁不符合题意;
在图像中,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像为抛物线,故乙符合;综上所示,甲乙丙符合,丁不符合,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扫地机器人在水平地板上行驶,地板对扫地机器人的支持力和扫地机器人对地板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地板与扫地机器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扫地机器人如何运动无关;当扫地机器人匀速行驶时,G与是一对平衡力,故A、B、C错误,D正确.
5、答案:A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甲的路程是线段与线段的长度之和,而物体乙的路程是线段的长度,显然甲、乙两物体的路程不同;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甲、乙两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故A正确,B错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由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性质未知,故无法确定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关系,C、D错误。
6、答案:D
解析: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选项A正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正确;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选项C正确;卡文迪什用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选项D错误。
7、答案:A
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方向。
A.该电场为匀强电场,则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故A正确;
B.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相同,故B错误;
C.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故C错误;
D.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屏蔽服的作用是在穿用后,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等电位说明电势相等而不是等于0,等电势时电势差为0,电场强度为0.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带正电荷的小球靠近绝缘柱上不带电的导体,在小球电场力的作用下,导体内部负电荷向左移动,导致导体左端集聚负电荷而带负电,右端因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油罐车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运输途中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则图中和c点电势φ的关系为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闭合开关后,多用电表是串联到电路中,题目说接法正确,故选择的是电流挡,即测量的是电流,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13、答案:A
解析:A.图A是多用电表,故A正确;
B.图B是滑动变阻器,故B错误;
C.图C是电流表,故C错误;
D.图D是干电池,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该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是,故选B。
15、答案:BD
解析:本题只给了速度的大小没给速度的方向,所以或,由可得或,故选BD.
16、答案:BCD
解析:由题图知,乙从原点出发,乙开始运动时,甲的位置坐标大于20 m,则两物体相距大于20 m,A错误;在0~10 s这段时间内,乙静止在原点,甲沿正方向运动,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B正确;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差值变小,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C正确;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当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D正确.
17、答案: ;
解析:
18、答案:(1)BC/CB
(2)C
解析:(1)[1]对带电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G、库仑力F和绳的拉力T,小球受力平衡,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
AB.保持不变,由库仑定律可得
增大减小,则θ变小,说明F与d有关;减小d,F增大,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A错误,B正确;
C.保持不变,由库仑定律可得
减小减小,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C正确;
D.保持不变,由库仑定律可得
减小减小,则θ变小,只有θ变小,说明F随Q的减小而减小,不能确定成正比关系,更不是成反比关系,D错误。
故选BC。
(2)本实验涉及的可变化的物理量比较多,在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先确定一个变量可变,其余的变量不变,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随这个确定的可变化量是怎样变化的,因此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探究,AB错误,C正确。
故选C。
19、答案:(1)42.35(2)B;0.410(3)
解析:(1)由图甲所示可知,游标卡尺主尺示数为42mm,游标尺示数为,游标卡尺示数为;
(2)读数前应先旋紧B,使读数固定不变,由图乙所示可知,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示数为0.0mm,游标尺示数为,螺旋测微器示数为;
(3)由电阻定义式得圆柱体的电阻为:①,由电阻定律得:②又③
①②③联立解得:。
20、
(1)答案:解:第1 s内,物体向东运动,速度由0逐渐增大到1 m/s;第2 s内,物体向东运动,速度由1 m/s逐渐减小到0;第3 s内,物体向西运动,速度大小由0逐渐增大到1 m/s。
(2)答案: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1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东;第2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
解析:
21、答案:(1)见解析(2)
解析:(1)由图可知带电小球向右偏,说明小球受到向右的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同,故小球带正电;
(2)绳子偏转45°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受力平衡有
代入数据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