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一个粗瓷大碗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赵一曼为什么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 )
A.她不喜欢吃高粱米饭。 B.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赵一曼想的是别人。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一个粗瓷大碗》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讲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她关心同志胜于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结合文中“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可知,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赵一曼想的是别人。故选B。
2.“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是对赵一曼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赵一曼( )的高尚情操。
A.无私奉献 B.勤劳刻苦 C.以身作则 D.舍己为人
【答案】C
【详解】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出自课文《一个粗瓷大碗》,结合“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可知赵一曼和普通战士一样,不愿意因为自己是政委而吃高粱饭,这表现赵一曼以身作则的高尚情操。故选C。
3.课文《一个粗瓷大碗》中,为什么老战士都能认出来这个粗瓷大碗( )
A.颜色鲜艳 B.大家都用过 C.碗有着一段故事
【答案】C
【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一个粗瓷大碗》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艰苦的革命生活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歌颂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老战士都能认出来这个粗瓷大碗,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联军(lián) 玻璃缸(gāng) B.没有(méi) 还回去(huán)
C.盛米饭(chéng) 倒(dào)进锅里 D.高粱(liáng) 得留给病号吃(déi)
【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D.高粱(liáng)——liang:一种粮食作物,茎细,含干髓,圆锥花序直立、散开,种子小、白色或棕色。主要栽培于中国(尤其在东北),谷粒用作粮食,茎秆作饲料、燃料之用。
得留给病号吃(déi)——děi:需要留给病号吃。
5.本文《一个粗瓷大碗》的线索是( )
A.一个粗瓷大碗
B.小通讯员
C.抗联艰苦的生活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一个粗瓷大碗》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故选A。
二、填空题
6.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填一填。
课文讲述了通讯员给赵一曼找来 ,为了让她吃上一顿饱饭,从病号灶的锅里盛了 ,却被赵一曼偷偷换成了 。第二天赵一曼又一次把 的故事。
【答案】 粗瓷大碗 病号灶的高粱米饭 半碗野菜粥 碗弄“丢”了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课文理解与填空。
《一个粗瓷大碗》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
这篇课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7.按课文《一个粗瓷大碗》内容填动词。
赵一曼( )着碗轻轻( )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 )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 )了半碗野菜粥。
【答案】 端 走进 倒 盛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按课文内容填动词。
根据句子“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完成填空。
《一个粗瓷大碗》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8.比一比,再组词。
陈( ) 粱( ) 顿( ) 侦( )
阵( ) 梁( ) 吨( ) 锁( )
【答案】 陈述 高粱 一顿 侦探 一阵 木梁 一吨 开锁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陈”可以组词:陈设、陈皮、陈粮、陈酒、新陈代谢。
“粱”可以组词:高粱、黄粱梦、粱菽。
“顿”可以组词:顿时、劳顿、牛顿、顿号。
“侦”可以组词:侦察、侦探、侦查、侦听。
“阵”可以组词:阵地、助阵、上阵、一阵。
“梁”可以组词:顶梁柱、悬梁刺股、大梁、栋梁。
“锁”可以组词:锁链、连锁、锁骨、反锁、锁孔。
9.搜集资料。
(1)搜集赵一曼的相关资料。
(2)搜集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资料。
【答案】 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 字淑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化名赵一曼。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做女工工作。同年秋,党又派她到哈尔滨,先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 年10月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曾参与领导哈尔滨市电车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详解】本题考查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法有:阅读书刊、上网搜集、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查阅相关资料、向他人请教等。
到图书馆里搜集资料时,可以根据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找的内容。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在请教别人时,要想好问题,再去请教合适的人。
(1)搜集赵一曼的相关资料。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如:中共淮南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策划,依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撰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中有关赵一曼的介绍: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 字淑宁。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上海、江西等地做党的工作。
(2)搜集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资料。可以运用网络搜集,在浏览器中输入关键词“抗日战争”,即可获得相关资料。如:抗日战争中的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10.把下面音节补充完整
陈ch 曼m 联 l 缸g
粱 áng 顿 ùn 侦 ēn
【答案】 én àn ián āng li d zh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音节。
陈,读音:chén。安放;摆设;排列。
曼,读音:màn,柔美;细腻。
联,读作:lián,会意字,由耳和表示接连不断的丝两部分组成(在繁体字中),今简化为联。联本意表示连接,引申指互相结合,也指对联。
缸,读音:gāng,本义:陶瓦制容器。
粱,读作:liáng,形声字,最早见于殷周时期叔家父匡上的金文(铭文)。本义为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是细粮的一种;后引申指脱壳后的黄小米,即“黄粱”;又引申为精美的主食(与糟糠相对应)等。
顿,读作:dùn,一般是很短时间的停止的意思。
侦曼,读音:zhēn,本义:探听,暗中察看。
三、现代文阅读
语段理解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11.小通讯员说的“丢”是指赵一曼真的把碗弄丢了吗?碗到底哪去了?写一写你的想法。
12.小通讯员说这句话的语气是( )。
A.责备 B.无可奈何 C.敬佩
13.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一曼( )的崇高品质。
A.无私奉献,关心同志胜过爱惜自己
B.宽宏大量、坚强勇敢
【答案】11.不是指赵一曼真的把碗弄丢了,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12.B 13.A
【分析】11.本题考查语段的理解。
文中写了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联系上下文可知“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赵一曼又将这只瓷碗送给了没有碗的小战士。不是指赵一曼真的把碗弄丢了,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12.本题考查朗读句子的语气。
文中的这句话“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表现出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毫无办法的心情。读这句话可用无可奈何的口气来读。
13.本题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通过阅读与理解短文内容可知,赵一曼一次次把碗送给了急需的同志,而自己却没有碗用。碗虽然普通,经历却非常感人,它珍藏的是一位革命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
重点段落赏析。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4.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 )来的。
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 B.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15.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卷子,说:“ ”
16.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答案】14.A 15.这是今天考的吗?快拿给我看看! 16.赵一曼是一个关心战士、以身作则的人,我应当向她学习。
【分析】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语段选自 《一个粗瓷大碗》,文章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故选A。
1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例句是感叹句,表达人物的强烈情感,学生据此仿写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6.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语段选自 《一个粗瓷大碗》,文章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可从向赵一曼学习等方面作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7.一个粗瓷大碗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赵一曼为什么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 )
A.她不喜欢吃高粱米饭。B.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赵一曼想的是别人。
2.“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是对赵一曼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赵一曼( )的高尚情操。
A.无私奉献 B.勤劳刻苦 C.以身作则 D.舍己为人
3.课文《一个粗瓷大碗》中,为什么老战士都能认出来这个粗瓷大碗( )
A.颜色鲜艳 B.大家都用过 C.碗有着一段故事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联军(lián) 玻璃缸(gāng) B.没有(méi) 还回去(huán)
C.盛米饭(chéng) 倒(dào)进锅里 D.高粱(liáng) 得留给病号吃(déi)
5.本文《一个粗瓷大碗》的线索是( )
A.一个粗瓷大碗
B.小通讯员
C.抗联艰苦的生活
二、填空题
6.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填一填。
课文讲述了通讯员给赵一曼找来 ,为了让她吃上一顿饱饭,从病号灶的锅里盛了 ,却被赵一曼偷偷换成了 。第二天赵一曼又一次把 的故事。
7.按课文《一个粗瓷大碗》内容填动词。
赵一曼( )着碗轻轻( )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 )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 )了半碗野菜粥。
8.比一比,再组词。
陈( ) 粱( ) 顿( ) 侦( )
阵( ) 梁( ) 吨( ) 锁( )
9.搜集资料。
(1)搜集赵一曼的相关资料。
(2)搜集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资料。
10.把下面音节补充完整
陈ch 曼m 联 l 缸g
粱 áng 顿 ùn 侦 ēn
三、现代文阅读
语段理解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11.小通讯员说的“丢”是指赵一曼真的把碗弄丢了吗?碗到底哪去了?写一写你的想法。
12.小通讯员说这句话的语气是( )。
A.责备 B.无可奈何 C.敬佩
13.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一曼( )的崇高品质。
A.无私奉献,关心同志胜过爱惜自己
B.宽宏大量、坚强勇敢
重点段落赏析。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4.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 )来的。
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 B.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15.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卷子,说:“ ”
16.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