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20: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字词,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品味词句,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
3、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并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还记得哪些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聪明而有智慧的孩子——杨氏之子。齐读课题,课题什么意思?你能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题明白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大声得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谁起来读一下,大家一起读课文。
4、再请学生读,力求读出节奏。
5、书会读了,那课文的意思我们能不能都明白呢?课文是通过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指导疏通文意,指名说故事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读出杨氏子的“甚聪惠”
1、文中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杨氏之子到底怎样的甚聪慧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体会杨氏之的甚聪惠。
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相机点拨,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有意义的停顿能为你们的朗读增光添彩,而适当的重读,可以更好的展现你们的阅读收获。杨氏之的智慧体现在哪里?
预设: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儿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很快,思维敏捷。(2)杨氏之子姓杨,这个水果叫杨梅,孔君平拿他的姓氏做文章,说,此是君家果。孔君平姓孔,杨氏之子就想到了孔雀,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用别人的话来回应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将计就计。这个杨氏之子真是--甚聪慧。(3)“未闻”两个字中有智慧,直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会没礼貌,加上一个未闻,语气就变得委婉,这样即反驳了对方,有不失礼貌。想到策略、反应快,说明孩子聪明,但能够不失礼貌的回应,这才是孩子有智慧的表现!
四、总结提升
1、司马光砸缸,第一时间救出伙伴,是他的智慧;曹冲解决了称象的难题,是他的智慧,王戎会观察善分析,不取道旁苦李,是他的智慧。而幽默的回应孔君平的调侃,就是杨氏之子的智慧。
2、推荐《世说新语》
3、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山海文化,品如山,慧如海,就是希望我们有山一样的品格,坚定,果敢,刚毅;要有海一样的智慧,包容、博大、纳百川。怎样能获得这样的智慧呢?多读书,遇到问题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所有新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积淀。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方法、与智慧,都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品有慧有担当的人。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阅读《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