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7 09: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一类生字,会认二类生字。重点学习“严”、“库”、“视”三个生字,区分竖撇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是“总分总”结构,并能找出概括小兴安岭的两大特点的词语“美丽的大花园”以及“巨大的宝库”。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是“总分总”结构,并能找出概括小兴安岭的两大特点的词语“美丽的大花园”以及“巨大的宝库”。
教学准备:PPT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1.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小兴安岭。 2.出示小兴安岭的相关资料,指名读。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指导“兴”的读音 生交流介绍 个别读 齐读课题 出示美丽的图画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要求: (1)圈出文中的生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 (2)勾画新词及喜爱的词句,在不理解的词句旁打上“?”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欣”、“临”、“浸”是前鼻音 “脑袋”的“袋”读轻声 “兴”和“舍” 是多音字 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名评价 自由读课文 圈画 个别读词语 分段读课文 评价 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整体感知 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提示:可以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概括)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思考 交流 齐读 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树多) 3.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兴安岭的树多?学生圈画关键词(数不清、几百里连城一片、绿色的海洋以及省略号) 出示小兴安岭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 指名读,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 齐读第一自然段 总结: 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我们对小兴安岭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那课文的2-5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指名回答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自由读第1自然段 交流 个别读 齐读 思考交流
五、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指名读 生自行按照生字结构分类 重点分析“严”、“库”、“视”三个生字,区分竖撇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师范写 生练习,师巡视 指导评价 个别读 交流 看师范写 练习 评价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第 2 教时
教学内容: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能借助第6自然段中“美丽的大花园”以及“巨大的宝库”两个词语来理解2-5自然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难点:借助第6自然段中“美丽的大花园”以及“巨大的宝库”两个词语来理解2-5自然段。
教学准备:PPT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花坛、宝库) 2.投影展示正确听写内容,请学生核对 3.根据听写内容回忆小兴安岭“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两大特点(随机板贴“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4.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 5.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指名回答,并随机板书“春夏秋冬” 6.如果你到小兴安岭旅游,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写词语 核对 齐读 交流 思考交流 听写词语,既复习了本课的关键内容,又能借助词语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感受四季的小兴安岭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 (1)春天 ①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回答为什么选择春天。 ②给出参考句式再次回答 我会选择 去小兴安岭,因为这个季节让我感受到小兴安岭是一个 ,因为这个季节里 、 等景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圈画出春天的景物(树木、小溪、小鹿) ④联系第1自然段,引出:树木 ⑤感受春天的“树木” A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将“抽出”标红) B引导学生品味“抽出”一词 C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此类动作,并做一做 D指名说说这里的“抽出”给你什么感觉?(树木长得快,很有生命力) E指导学生读出树木生长中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⑥引导学生读完有关“小溪”、“小鹿”的语句。 ⑦追问小鹿还有的……指名续说。 ⑧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2)夏天 ①指名交流选择夏天的理由,根据格式回答。 ②圈画出夏天的景物(树木、雾、太阳、野花) ③再次出示第一自然段,强调小兴安岭树多。 ④感受夏天的树木 A比较春夏的树,指名回答夏天树木的特点 B引导学生找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几个叠词 C指导朗读三个叠词,感受夏天树木的茂盛 D有感情朗读描写树木的语句 ⑤理解“浸” A出示描写雾的句子,将“浸”加点 B让学生用“浸”组词,并联想生活中的此类情况 C思考:那森林浸在浓雾中,说明了雾怎么样?(雾很大) G齐读 ⑥指名读有关太阳和野花的语句(1人1句) (3)秋天 ①出示第4自然段,按照句式汇报 ②相机指导: A“白桦、栎树、松柏、落叶”等景物体现了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 “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等体现了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 (随机板贴“物产”) B根据学生提到的景物,强调秋天也写到了树木。 ③齐读 (4)冬天 ①出示第5自然段,按照句式汇报 ②相机指导: A“树木、雪花、西北风”等景物体现了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 B“紫貂、黑熊、松鼠”等体现了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随机板贴“动物”) 自由读2-5自然段 思考交流 圈画 读词语 动作表演 交流 有感情朗读 个别读 交流 齐读 个别读 圈画 有感情朗读 个别读 齐读 交流 思考交流 齐读 个别读 交流汇报 读词语 有感情朗读 齐读 交流汇报 齐读 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三、归纳总结 1.出示整篇课文,将2-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标红,请学生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写树木的)(板贴“树木”) 2.其实正是因为小兴安岭树多,我们才能看见四季诱人的景色,小兴安岭才能成为美丽的大花园;正是因为小兴安岭树多,它才能有丰富的物产和珍惜动物,小兴安岭才能成为巨大的宝库。那你现在知道,小兴安岭最大的宝贝是什么了吗? 自由读 思考交流 汇报
作业布置 选做作业 1.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2.老师指导:先选定一个季节,再想一想这个季节有什么特色景物。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加习作的生动性。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美丽的大花园 树木 夏 巨大的宝库 物产 秋 动物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