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7 08: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抹、宜、庭、未”等7个生字,学会“断、楚、至”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中断、开、回、出”等字词,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欣赏诗中的色彩、景色和动词,感知动静结合之美,发展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中断、开、回、出”等字词,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诗中的色彩、景色和动词,感知动静结合之美,发展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作者资料和同类诗句、配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单元导入,比较课题 1.奖励大家一个游戏,看图猜诗,想玩吗?出示多幅山川景色的图片,你想到了哪句古诗? 2.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像图片上这样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可以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出示单元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指名读,今天我们就再来积累三首古诗,感受祖国山川之壮美。 3.出示三首古诗,指名读三首诗题,有什么发现?一山(天门山)、二水(西湖、洞庭湖)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诗文中常常既写山又写水,于是我们就拥有了庞大的文学宝库。 看图猜诗 个别读 个别读诗 齐读 游戏导入,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习生字,初读三诗 老师有几个词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谁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第一行? 1.带读第一行: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楚江 chu jiāng 2.指导生字“楚” 3.带读第二行:总相宜 望洞庭,强调后鼻音 4.带读第三行:淡妆浓抹 镜未磨,区分“未”和“末” 我们已经过了生字关,下面老师让你们来读一读古诗。 5.学生依次读三首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6.哪位小老师谁能读好停顿,读出节奏?指读。(再课件出示画节拍线的全诗)全班读。 小老师领读 自由读古诗 个别读 齐读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三、以读求义,感受景色美 1.这节课,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游览天门山的美景。板书:天门山,看着这个山名,想象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山,谁来读?指读、齐读。 2. 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 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板书:望)怎么看叫望?读出远看的感觉。 3.你觉得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指读注释。大家通过注释可以想象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 4.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望天门山》一句一景。下面我们默读这首诗,结合注释,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学生默读诗,边读边圈。)(指名汇报) 读得细致,找得清楚。“楚江”是哪条江?课件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指导写好“楚”字。 5.“两岸青山”就是“天门山”,“碧水”就是“楚江”,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青、碧、白、红,板书:色彩美、气势美。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呢?默读,思考,想象。 a“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我们一起来看看“断”的小篆写法。(出示“断”的小篆写法,教写“断”字) 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头,一个断字,就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耸立的悬崖峭壁和鬼斧神工。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楚江水)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这“断”“开”二字,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b“碧水东流至此回”“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旋转的漩涡,它在字典里面有三种意思。一回旋,二回转改变方向,三返回。 “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水汹涌磅礴,山很弱吗?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流到这儿改变方向。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吗?老师告诉你们,据记载这两山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 出示:( )被( )冲断开了。 ( )的江水向东流到( )就开始( )。 c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两句。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们分成男、女两组,像武林高手一样来比试一下。先请女同学负责第一句,男同学负责第二句,然后交换。 学生按教师的分配读,谁都不想被比下去,气势很足。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请一四两组起立,假如这两组同学就是两岸的青山,二三两组就是滚滚的江水。你认为一四两组应该怎么站?指学生,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这不明明是相对“立”在这儿吗?李白为什么说相对“出”呢?你们坐过船、坐过车,你想想车在路上开,两边的树、两边的景怎么样?同桌讨论讨论。很高很高把后面的山都挡到了。船行到这儿眼前一亮,啊!这两边的山景又扑入眼中,这就是“相对出”。一个“相对出”把站那儿不动的山写成动的了。 请学生上台贴“孤帆、日”的位置。这一“出”一“来”,画面就动起来了,人和山水相融了。 青山出迎,孤帆来临,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出示: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 6.出示: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这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的流动。配乐,闭上眼想象,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太阳在远处等你。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让我们一起吟诵— 个别读 齐读 个别读 学生回答 默读古诗 圈画 交流汇报 看师范写“楚” 生书空 默读 思考 想象 观看“断”的写法 思考交流 比赛读 交流汇报 个别交流 男女比赛读 同桌合作讨论 一生上台贴板书 思考 交流 集体吟诵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增强理解词语的能力。 结合课文插图,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诗句的能力。
四、总结 作品中,读物中,教材中,无数的山水之作让我们陶醉:山水画卷,奇山异水,山光水色,山容水态,山青水碧,山高水长,山重水复 李白的《望天门山》,有山的奇特,水的浩荡,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探寻古诗中的山水之美。
作业布置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李白 中断开 至此回 色彩美 相对出 气势美 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