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海滨小城》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7 08: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海滨小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注意前后鼻音,准确认读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3、了解海上和沙滩的特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景色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注意前后鼻音,准确认读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教学难点:
了解海上和沙滩的特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景色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课文围绕课题“海滨小城”,先介绍了大海和沙滩,这两者都属于“海滨”的景色;再介绍了“小城”里的庭院、公园、街道,结构清晰明了。本文篇幅不长,但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尤其是在描写海滨之美时,作者抓住了“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等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军舰、机帆船、海鸥、贝壳、海螺”等一系列海滨特有景物的词语,用大量短语呈现,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海滨的景色写得极具画面感,读起来镜头感十足。
2、学生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对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体验。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题引入,理解课题 1、师谈话引入:今天,我们要去一座海滨小城看一看。 2、指读,正音“滨”。 3、理解“海滨” 4、再来读读课题。 5、关于这座海滨小城,你想知道什么吗? 读准字音 生提问,随机介绍地点 新课伊始,先理解“海滨”,再出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阅读建议: ①读准字音,读能句子。 ②想一想:作者写了海滨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了怎么的印象? 2、读词语。 ①后鼻音。 ②多音字。 3、反馈问题1 板书:海上 沙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4、反馈问题2 预设1:①板书:美丽 整洁 ②文中就有一句话概括了小城的这两个特点,你找到了吗? ③出示句子,读。 预设2:①出示句子 ②你找到了这句话,那从这句话,你知道了小城什么特点? ③板书:美丽 整洁 5、师:像这样,高度概括了文章大意的句子,我们叫它中心句。再来读读这句中心句。 自读 学词语 交流问题 学生整体感知,理解中心句。
三、小组学习课文,感悟美丽 1、师: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海滨小城,先去感受一下海上和沙滩的美丽吧!先来任务单: 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用喜欢的方式轻声读。 交流: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 2、随机学习第1自然段 (1)浩瀚的大海:出示图片 (2)天是蓝的,……:天和海蓝得那样清透,海天一色,真好看! (3)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来来往往就是指—— (4)天空飞翔着……:白色、灰色的海鸥与云朵点缀在蓝天与大海之间,这样的景色多美啊! (5)师: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色彩把景物写美的。(板书:色彩多) 3、随机学习第2自然段: (1)这样的画面想看吗 ——强调“镀”。 (2)师:同样的景色,却在朝阳的映衬下,由一种美变换成另一种美。男女生分别读一读。 4、随机学习第3自然段 (1)远处的大海是那样多彩,近处的沙滩有什么特点呢?(继续交流) (2)沙滩上遍地……:体会贝壳颜色之美和数量之多。 突出这几个词,读一读贝壳的美。 (3)读第一句。 (4)师引读下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安静) (5)海上满载着……:体会数量多,不同颜色。 突出这些词,来读一读。 (6)引读下一句。(板书:喧闹)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安静与喧闹的不同来。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 在合作中感悟海上和沙滩的美。
四、小结 作者站在街道尽头,从远处的大海,写到近处的沙滩,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海滨之美。那小城的美丽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去感受。
板书设计 大海 色彩多 19 海滨小城 沙滩 安静、喧闹 美丽 庭院 整洁 公园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