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芜湖(wú) 歼灭(qiān) 地窖(jiào) 仄歪(zhè)
B.掠夺(lüè) 簌簌(shù) 烦躁(zhào) 黏性(zhán)
C.荒僻(pì) 塌败(tā) 滞笨(zhì) 噩耗(è)
D.伎俩(1iǎn) 颠沛(bèi) 晨曦(xī) 泅着(qi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锐不可挡 转弯末角 张惶失措 月明风清
B.荡然无存 微不足到 大廷广众 长途跋涉
C.底眉顺眼 穷愁潦到 风尘哭旅 鸡零狗碎
D.绘声绘色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永垂不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
C.全体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关于争创文明班级的报告。
D.我们要无时无刻都牢记交通法规,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4.为了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赞美河南,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我爱河南,爱她气候宜人风雨顺,爱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她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CTV《今日观察》栏目主持人曾经就互联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青少年网瘾问题”与嘉宾进行了探讨,如果你是存场的一名嘉宾.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新闻连线】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扬子晚报11月4日报道前晚6点,一位花季少女直挺着上身跪在江苏兴化安丰镇一家网吧门前,围观市民要拉少女起身,遭到一旁其父的阻拦:“你要发誓再不上网,否则就跪到天亮,或者爬回家。”路人为少女求情。固执的父亲始终不允,最后在少女堂兄的劝说下,少女才被接回了家。
(2)【对联巧对】学生小李初二时因为沉迷网吧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进入初三后,经过家长老师的教育,他决定痛改前非,刻苦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有同学拟出一则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昔日沉迷网吧醉生梦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网瘾少年形成的原因并且为拯救网瘾少年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 一幅漫画,画’面上儿子冲着爸爸说:老爸,你不是也在玩开心网吗
材料二 网瘾孩子有近40%有“多动注意力缺陷”,患有“多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注意力最长为15分钟,其学习效率只是正常人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此学习成绩通常都很差。“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受排斥,家里也遭打骂。他们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材料三 《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明确规定:营业性网吧不得向未成年人开放,但这些营业场所却一直对中小学生敞开大门,有关执法机构却不闻不问。
原因:
建议: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请你从卜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官写上一段60—100字的导读文字。
7.名著知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娘亲
文/六六
①以前,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妈妈叫“娘亲”。现在年纪越大,明白得越多。
②回国前,我给家里人准备礼物。轮到妈妈时,给她打了个电话,说商场里的耐克鞋子正在热卖,问她穿多大的尺码。妈妈干脆地回绝说:“不要买,我什么都不缺。”
③回到家,我把给大家的礼物分发出去,唯独没有母亲的。当时,我穿着短袖空手而归,因为心里有数,妈妈会替我打点一切。果然,母亲从柜子里找出N年前冬天我离开上海时丢下的陈年老裤,一试,大小刚刚好。
④只住一夜,一大早我就要走了,我不让母亲送,天那么冷,又是上班高峰,去的时候我们打车,而回来,以母亲的克勤克俭,是一定要坐公交车的。
⑤母亲说:“我前两天和你爸买票的时候就探好路了,你一个人去不熟悉,找不到地方怎么办 我陪你,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⑥我心头一酸。母亲有的是时间,而我分给她的,却只有一夜。
⑦写电视剧《蜗居》时,我劳累得不行。妈妈来看我,她摸着我的脸说:“你怎么面黄肌瘦的,过得不好吗 上次回来还唇红齿白的。”我说,前段时间太累了,又睡得少。
⑧妈妈撅嘴,过半晌说:“一个女人,这么劳碌做什么 你真的很像你爸,不怕吃苦。”
⑨我于是明白,为什么每次我说要给她买东西,她总是坚决地拒绝。因为她一想到吃的穿的都是我的血汗,会难过得无法安然去享受。我赶紧安慰她:“没关系,虽然有点儿累,但我心情愉快。忙完这一段,我好好补一补。大家都夸我这本书写得很好,我要继续努力。”
⑩妈妈更不乐意了:“努什么力啊 不要写了,伤身体。我才不在意你是否有名有钱,你健康就好。才30多岁,看着就那么老,哪像你18岁的时候,脸光滑得像个剥了皮的煮鸡蛋……”
?在长途汽车站的检票口,检票员把妈妈拦住了。我检过票,回头对妈妈说:“回去吧,我走了。”
?妈妈却转身小跑起来,边跑边说:“我从另一个门溜进去,到车上看你。”
?离发车只有几分钟而已,另一扇门很远,我怕妈妈过来的时候大约只能看见汽车绝尘而去,吓得连忙跑步上车,把行李塞给司机,自己赶紧从里面往外迎。
?两人在另一扇门汇合,我再三催促妈妈回家。妈妈坚持着,她要看着车走。
?妈妈送我上了车,看着时刻表说:“还有一两分钟,等司机上来我就下去。”妈妈一边嘱咐我,一边不时回头看钟,最后说了一句:“时间怎么过得这样快 ”
?车子发动了,妈妈有些笨拙地跳下车去,司机关门急了些,差点儿夹到妈妈的腿。
?在车离开的一刹那,望着母亲略显蹒跚的背影,我掉下泪来。
?还是娘亲。
9、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写了哪几个阶段的哪些事?(3分)
(1)____________:我给家里人准备礼物,妈妈却什么都不要。
(2)回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1)果然,娘亲从柜子里找出N年前冬天我离开上海时丢下的陈年老裤,一试,大小刚刚好。
(2)两人在另一扇门汇合,我再三催促妈妈回家。妈妈坚持着,她要看着车走。
11、文章第⑦-⑩自然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12、联系全文看,题目“娘亲”为题,有何作用?(3分)
13.前后照应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色。请以文章开头和结尾为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14.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下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的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古诗文阅读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采。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臬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解释下列句子句中加点的词。
(1)具答之 具: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_________
(3)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_
(4)各复延至其家 延:______________
(5)乃不知有汉 乃:_____________
(6)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
19.翻译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源人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陋: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4.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妖:___________
(3)香远益清 益:___________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7.选文第1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28.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简述理由。
29.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0.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 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_ 的形象。
3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五)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写________的自然环境,实则写________的社会状况。
33.自选角度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4.《望岳》与《春望》同样写望,但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八(上)(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拱桥(gǒng) 河堤(dí) 着重(zhuó) 镂空(1òu)
B.簌簌(sù) 潮汐(xī) 萌发(méng) 胚胎(pēi)
C.劫难(qié) 追溯(shù) 河蚌(bàng) 殷红(yīn)
D.张鷟(zhuó) 阑干(1án) 击磬(qìng) 攒在(cuá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迥然不同 惟妙惟肖 前瞻后顾 因地治宜
B.草长莺飞 相安无是 风雪载途 五彩斑斓
C.无动于衷 啸聚山林 变化多端 气息奄奄
D.添衣无缝 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 雅俗之别
3.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______的报国志,也有_________的故乡情;有________的江南春景,也有________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独上西楼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独上西楼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独上西楼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独上西楼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都德·《最后一课》)
B.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历时三年写成的。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塑造的。
材料二 湖北宜昌市城郊,有这样一位重度肢体残疾的“无腿”老师向新。小时候的一场医疗事故损伤了他的坐骨神经,让他永远无法站立起来。身体残疾,家境贫寒,但他一直笑对人生。通过自身努力。他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在自家门前开办了“农民工子女补习班”。
(1)请你分别写出材料一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
作者:___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6.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
提示:香甜的瓜汁、可口的果茶、清爽的冷饮……随着夏天的来临,各种自制饮料的销售开始火爆。但是,经检验,部分自制饮料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1)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上图的内容。
(2)概括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
(3)据报载,记者在果茶店里询问加了哪些添加剂,有位老板理直气壮地说:“加什么样的添加剂,是我们的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对这样的老板,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劝告的话?
7.、古诗文默写
l.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_。
3.白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4.《望岳》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充分体现其作品“诗中有画”特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鸟语花香往往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然而在《春望》中,杜甫却语出惊人,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8.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境相似。
(11)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把月光描绘得精妙,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①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②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疏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③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惠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④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 我们处在什么位置 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⑤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选自《天文爱好者}2011年第6期,略有删改)
8.选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各有什么作用
10.选文第④段引述马斯格雷夫的言论有什么作用
11.第③段中加点的“以外”能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
12.联系全文来看,本文以“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为题有血好处
三.古诗文阅读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__________(2)晴初霜旦 旦:__________
14.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故:故渔者歌曰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15.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6.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二)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2)遂至承天寺 遂: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三)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从首联和颔联中知道诗人出使边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使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从色彩角度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佳句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