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7 08: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确凿(záo) 绅士(shēn) 啄食(zhuó) 风流倜傥(dǎng)
B. 截然(jié) 感慨(kǎi)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ǎng)
C.惭愧(kuì) 拼凑(còu) 和蔼(ǎi) 人声鼎沸(fèi)
D.省悟(xǐng) 悔恨(huǐ) 笃志(dǔ) 花团锦簇(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轻捷 诲恨 质朴 小心翼翼
B.鉴赏 争执 奥密 不求甚解
C.企盼 渊博 淋漓 浑为一谈
D.盔甲 胳膊 倘若 疲倦不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测绘兵所到之处,大都是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条件极其艰苦。
B.支教的老师再次走进教室,站在黑板前,深情地望着一张张桌凳,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熟悉的脸,不舍之情油然而生。
C.五花海、珍珠滩、诺日朗瀑布…秋天的九寨沟飞瀑洒落,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D.镀金钨钢是一种几可乱真的黄金仿造品,因为钨的密度和外观与黄金截然不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一个你熟悉的人为对象,写一段话。(4分)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4分)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2分)
(2)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分)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蛉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7—10题。(17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⑤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⑨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B.小人长戚戚(经常)
C.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D.君子喻于义(比喻)
8.下列对选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B.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3分)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分)
10.选段④中孔子两次赞赏“贤哉,回也”,他的品格符合孔子的什么观点 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3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 题。(7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1.这首诗写到了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分)
12.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两方面分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9分)
童年絮味
舒 婷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布娃娃,她的塑胶面具很快就损坏剥落,剩下一个光秃秃扁平的布脑袋。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随心所欲描绘裂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口。我怀中的宠物因此面目常新。我还搜遍外婆的针线筐,寻出碎布头,做小帽子做超短裙,甚至做了一件游泳衣。我的妹妹羡慕极了,她也有一个极不成形的小布娃,为央求我也给打扮打扮,主动勤奋地给我的洋娃娃洗澡。结果我的可怜的娇滴滴的小美人,真正成了一袋湿漉滤的细糠,吊在晾衣绳上晃荡。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如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②再记不起有其他玩具了。
③我的小儿子时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地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头朝下问:“妈妈,我今天干什么 ”小时候我若也这样问妈妈,她必定掴我一巴掌。其实我记得我们总是很忙,却不是忙着做作业。作业当然是要做的,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孩子因为做作业而没有时间玩。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捉蝴蝶粘蜻蜓,挖蚯蚓钓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啜,桑树上可以采到紫红的桑葚,甚至钻防空洞。
④连家门口那条有名的九曲巷都是捉迷藏的大好场所。
⑤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大门铁栏内,唱歌般大声读书。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
⑥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⑦我的玩伴很多,不似现在的孩子,总是被封锁在各个单元里苦读书。那时的邻居,常常不打招呼来到厨房撮一匙盐就走,说不定明天突然下雨,回来就见你晾的床单已叠好放在饭桌上。小孩子更是在各家随意走动,扁头啦傻呆啦各种绰号常常一生都蹭不掉。
⑧我最忠实的影子是我的妹妹,虽只比我小两岁,却视我为绝对权威。她生性驯良,常常哭着从学校回来。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⑨有次对方的姐姐邀来一帮高年级同学助拳,我眼见敌不过,抡起书包,呼呼有声,果然全部吓退。从那以后,妹妹学会此招,再不要我护送。
⑩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我的小表妹常来外婆家过周末。夏夜我们贪南风,铺竹席睡长廊。 以一张破藤桌为舞台,一本正经地自己报幕,然后尽丹田之气,鬼叫狼嚎。歌毕,立即“吱呀”一声巨响跳下藤桌,趴在栏杆上往下瞧,数数聚在门口的听众有多少,每次都是我的表妹取胜。她后来考进一家文工团,在真正的舞台上颇出风头,想必与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有关。
呵,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
度完暑假的孩子都晒得黝黑,动作更加机灵,突然长高了许多。
秋天的南方阳光最浓稠,而且不炙人,秋游野餐,秋季运动会陆续举行。
冬天也不错,人人想着过春节,新衣服、压岁钱、放鞭炮,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前头等着,冬日的寒风又算得什么!
我害怕春天的梅雨,因为买不起一双雨鞋。上学路上我的小布鞋就灌满了水,泡着我的脚整整一天。次日上学,鞋子仍是湿的,把脚伸进去时我总是咬着牙噙着泪。后来改成塑料凉鞋,仍是又湿又冷。
这么多年了,我一到冬末就开始病态地数着日子等梅雨。毛衣被褥洗了又晒了,梅雨还不来我就焦灼不安。就像小时丢了东西,回家等妈妈发火,可妈妈脸上却不见动静,害得我做不下作业,眼睛跟着妈妈在屋子里乱转。
所以,无论我那赶时髦的儿子怎样啜嘴跺脚抗议,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我都要给他买一双结实的小雨鞋。
(选自《舒婷文集》)
1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题目“童年絮味”是指“我”对童年零碎小趣事的回味。
B.从第⑧段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护妹妹、看重亲情的人。
C.“我”的表妹能考进文工团就是因为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
D.童年的经历让现在的“我”在梅雨季前都要给儿子买双小雨鞋。
15.根据文章第①至第 段的内容,将下面情节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6个字)(6分)
→ →初学识字→ →和表妹比唱歌……
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扁头啦傻呆啦各种绰号常常一生都蹭不掉。(赏析加点字)(3分)
(2)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17.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15分)
〈论语〉的温度
于 丹
①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②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③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④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⑤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⑥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⑦古有“ ”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⑧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 ”,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 ”,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
⑨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⑩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选自《论语心得》,有删改)
18.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 (请用第⑥段中的原话回答)(3分)
19.读第⑦段,根据画线句子的提示,在空白处填写一句俗语。(3分)
20.请仔细揣摩文章,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⑧段的横线上。(填序号)(6分)
A.儒教 B.儒术 C.儒学
21.如果第⑩段中“《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 (3分)
四、名著阅读(6分)
22.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其中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下面句子写的是谁 请任选一个写出人名并对该人物的形象予以评价。(6分)
①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②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五、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 6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1、A 2、D 3、D 4. A
5.示例:他是一个生命临近终点的老人,灰白的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瘦弱的身子努力地提到最直,眼睛下有着厚重的眼袋。痛苦虽然牵动着他每一根神经,但他的笑是那么自然,那么温暖人心,使人对这个慈祥、刚强的老人生出无限的敬意。(包括肖像描写和对人物品格的评价两个方面)
6.(1)活动内容:示例:知识竞赛。基本思路: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2)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蜕;又偷偷地去拔墙角的那株何鸟首;睡觉前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忧愤激昂的中国青年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二、(一)7. D 8. A
(1)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3)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示例:颜回的品格符合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他认为颜回是一个真正的君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从中感受快乐,符合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观点。
(二)11.重阳节。从“登高”“送酒”“菊”可以看出来。
12.诗人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三)13.(1)影入平羌江水流 (2)正是江南好风景(3)一夜征人尽望乡 (4)逝者如斯夫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夬不可夺志也
三、(一)14. C
15.装扮布娃娃 自扎小辫子 帮妹妹退敌(帮妹妹打架)
16.(1)“蹭”是磨、擦的意思,(1分)准确、传神地写出孩童时期的绰号会跟随孩子一生的事实,(1分)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孩子恣意快乐的童年。(1分)
(2)通过神态或者动作描写(神态和动作写一个即可得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生性驯良的妹妹学会了姐姐的招数,赢得与小伙伴打架的胜利,(1分)表现出妹妹骄傲自得和开心愉快的心情。(1分)
17.第③段将小儿子百无聊赖的童年与“我”趣味横生的童年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我”童年的自由快乐,(1分)也为下文“我”多姿多味的童年做铺垫,(1分)表达“我”对童年的怀念。(1分)
(二)18.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
19.半部《论语》治天下。
20. B A C
21.《论语》的道理既不艰深,也不浅显。(意对即可)
四、22.示例:①衍太太,阴险虚伪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在大人面前装好人;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②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修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和女人裹脚——严谨钻研学术;关心中国学生的学习——没有偏见。
五、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