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4 09: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关天培
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4.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①南昌起义 ②井岗山会师 ③长征会师 ④中共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6.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
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7.解放战争中,千年古都北平极有可能毁于炮火。为保护民族遗产,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主要是争取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8.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
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9.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三大战役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双十协定》的签订
10.“图像是可视的历史。”右面这幅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1949年4月23日,它标志着
  A、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部队被基本消灭
  D、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杨鸿年
12.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使君临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中国近代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读书出版社 D、三联书社
14.中国近代有一部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此书是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15.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A、《棠棣之花》 B、《屈原》 C、《虎符》 D、《孔雀胆》
Ⅱ(主观卷)45分
二、简答题(12分)
21.历史对对碰:(共4分)
  A、魏 源 ①宣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严 复 ②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
  C、詹天佑 ③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纯碱的垄断
  D、侯德榜 ④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2.请写出下列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共4分)
  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23.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发动了四次著名战役,写出相应战役名称。(共4分)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解放南京——
三、材料解析题(8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2分)
(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四、分析说明题(1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2分)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各是什么?(8分)

五、探究题(1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 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仔细阅读上述四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2分)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2分)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2分)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2分)
  (4)与材料四相关的是哪次战役?(2分)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二、21、①—B ②—C ③—D ④—A
22、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三、24、(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深受鼓舞,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五、26、(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重庆谈判 (4)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