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23:12:42

文档简介

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D 6.B 7.B 8.D 9.A 10.C 11.D 12.C 13.D 14.D
15.(1) BC ABC (2) 不变 增大 减小 减小
(3) 0.08 0.18 40%
16.(1) 除去中的HCl,控制和空气的
流速(或其他合理答案)
(2)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3)0.2 mol (4)
(5)饱和氯水中,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饱和氯水中加入,与发生反应生成,使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或其他合理答案)
(6)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滴加滤液的有色布条褪色更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17.(1) 环形玻璃搅拌器 减少热量损失 多 3
(2)PCl5(g)=PCl3(g)+Cl2(g) H=+93kJ·mol-1
(3)132.6 (4)CH3OH(l)+O2(g)=CO2(g)+2H2O(l) ΔH=-1366.8kJ·mol-1 (5)ACD
18.(1)碳碳双键 (2) 正四面体 3
(3)⑦ (4) ④⑥ 2CH3CH2OH+O22CH3CHO+2H2O
(5) CH3CH2OH+3O2+4KOH=2K2CO3+5H2O
(6)分液漏斗
19.(1) D 难挥发性和酸性
(2)
(3)
(4) 作助熔剂,降低混合物的熔点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5) 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德尔塔(Delta),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传播性更强,其成分含有蛋白质
B.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或碱性较强的液体洗涤
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中芯国际是我国生产芯片的龙头企业,所生产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2CO(g)=2C(s)+O2(g)已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
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3.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求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B.0.1mol/L盐酸与某强碱稀溶液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反应反应热不变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盐酸的量热计的内筒中
D.玻璃搅拌器沿内筒壁顺时针移动,使酸碱溶液混合
4.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①WO2(s)+ 2H2(g) = W(s)+ 2H2O(g) △H= + 66.0kJ/mol
②WO2(g)+ 2H2(g) = W(s)+ 2H2O(g) △H= -137.9kJ/mol
则WO2(s)= WO2(g)的△H
A.△H=-285.8kJ/mol B.△H=+571.6 kJ/mol
C.△H= +203.9kJ/mol D.△H=-285.8kJ/mol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H+)水=1×10-12mol·L-1的溶液: Al3+、Fe3+、Cl-、
B.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Mg2+、 Cu2+、 、
C.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K+ 、、 、
D. mol·L-1的溶液:、 Ca2+、C1-、
6.如图所示物质是蜂胶里的活性成分,关于此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加成,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结构除了碳碳双键还有苯环
D.该物质与NaOH反应和与金属Na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7.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ΔH=-92.4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kJ/mol B.945.6kJ/mol C.649k/mol D.869 kJ/mol
8.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aQ(g)。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8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υ(Y)=0.6 mol·(L·min)-1
9.恒温下,反应aX(g)bY(g)+cZ(s)达到平衡状态,把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从0.1 mol/L增大到0.19 mol/L。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 B.a>b+c C.a=b+c D.a<b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
B.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C.在铁片上镀铜时,X是纯铜
D.制取金属镁时,Z是氯化镁溶液
11.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刻,反应逆向进行 B.时刻,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C.时刻,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化率最大 D.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12.取一支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再加入约15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倒转过来充分振荡,然后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
B.溴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C.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顶部塞子,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用另一个烧杯,紧接着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D.该实验表明,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层中,使溴得以富集
1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 Δ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改变的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图Ⅱ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 D.图Ⅲ是升高温度
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平衡常数K=
C.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5~19题,共5题)
15.(10分)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900℃时发生反应:CH4(g)+H2O(g)CH3OH(g)+H2(g) △H=-QKJ/mol(Q>0)。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L)变化如下:(在900℃其化学平衡常数K=1.0)
时间/min CH4 H2O CH3OH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1)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若在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v正(H2)=v逆(CH4)
C.混合气体中CH3OH的浓度不变 D.c(CH3OH)=c(CH4)
(2)若在90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H4的转化率为 ,H2O的转化率为 ;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K值 。
(3)上表中:c1= mol/L,H2O的c2= mol/L,H2O的转化率为 。
16.(11分)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某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次氯酸溶液。
实验一:与水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为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并用水吸收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极易溶于水,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和。

(1)该实验用浓盐酸和漂白粉制备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A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2)反应过程中,装置B须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 。
(3)若装置B中反应生成8.7 g ,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4)装置C中应使用棕色圆底烧瓶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
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滤液即为较浓的HClO溶液。
(5)反应能得到较浓的HClO溶液的原因是 。
(6)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实验所得滤液中HClO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 。
17.(12分)按要求填空
(1)取0.55 mol L-1的NaOH溶液50 mL与0.25 mol L-1的硫酸50 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如图实验装置可知,缺少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
③若改用60 mL 0.25 mol L-1 H2SO4和50 mL 0.55 mol 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则比上述实验所放出的热量 (填“多”或“少”),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最少需要测定 次温度。
(2)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则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o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 Si3N4(s)+6CO(g) ΔH=-1591.2kJ/mol,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 e-,可放出的热量为 kJ。
(4)已知甲醇的燃烧热为-1366.8kJ/mol,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s)+3B(g) 2C(g)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 的A的同时生成4nmol的C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18.(12分)A、B、C、D、E、F、G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②醛基在氧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 。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其空间构型为 ;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 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反应 。
(4)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的有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以B物质和空气、KOH溶液可以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
(6)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制备物质E,将试管B中的物质E分离出来,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 。

19.(13分)以萤石(主要成分为CaF2),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MgO、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冰晶石(Na3AlF6)、铝,易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萤石与浓硫酸共热制备的氢氟酸通常保存在 (填字母)。
A.玻璃容器 B.陶瓷容器 C.石英容器 D.塑料容器
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强氧化性”或“难挥发性和酸性”)。
(2)提取包括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沉铝、过滤与洗涤等。“沉铝”时需通入过量的气体X,气体X是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制备冰晶石的反应中,副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电解氧化铝制备铝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氯化铝的熔点远低于氧化铝,但是工业上不选择氯化铝制备铝的原因是 。
(5)13.5g铝粉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19kJ。写出表示铝粉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