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地震(教学课件)(共22张PPT)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冀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地震(教学课件)(共22张PPT)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冀人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7 10: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复习
1.地壳平均厚度为( )。
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温度达( )左右,厚度约( )。
3.地核温度达( ),地心处温度高达( ),厚度约( )。
第十一课
地震
1
2
3
情景与问题
探究与发现
应用与拓展
目录
CONTENTS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特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地震伴随着房屋倒塌、岩石崩落、大树折断、地面出现裂缝等,使原本秀美的城区和农村瞬间变为废墟。这次地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情景与问题
你知道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吗?通过一段录像,我们来感受一下地震的猛烈。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猜一猜,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情景与问题
地壳运动会挤压岩层,当这种挤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层可能会断裂,岩层断裂时会怎样呢?
假设:我认为,地震是                 。
地壳运动挤压形成
探究与发现
实验材料:长 30厘米,宽1.5厘米,厚分别为 0.3厘米、0.5厘米、1 厘米的木板 3 块。
实验方法:
从最薄的木板开始实验,双手握住木板的两端,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观察三种不同的木板断裂时的现象。
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探究与发现
大家想,一个木板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思考:根据实验结果,推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现象:木板断裂时,手感到震动,木板越厚,手感觉震动越大。
探究与发现
地壳运动对岩层产生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
探究与发现
那么,地震有什么危害呢?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可能会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
探究与发现
还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煤气泄漏、水灾、滑坡、泥石流
探究与发现
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探究与发现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如果来得及的情况下,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火,切断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
探究与发现
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观察下图中不同场所的人们是怎样避震的?
探究与发现
学校避震:
首先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侧面,不要乱跑。震后应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顺序地撤离教室,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撤离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拥挤。如果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家庭避震:
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桌下或床边,也可以赶快跑到空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不要到阳台、窗户边有玻璃的地方,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和颈部。
商场等公共场所避震:
选择结实的柜台、柱子边、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物品护住头部,离商场门近的,可迅速逃离商场,到空旷的地方蹲下,注意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和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和吊灯等悬挂物。
探究与发现
户外避震:
可就近躲避,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抱头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注意避开高压线或高大建筑物。
练习:
1.正在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
A.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 地带避震
C.迅速冲出教室,跳楼逃生
D.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地撤离
2.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B)造成的。
A.火山喷发 B.岩层断裂 C.山洪爆发 D.泥石流
3.绝大多数地震是由(A)活动引起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