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7 09: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经常使用铵态氮肥会造成土壤酸化
B.小麦收割机的发动机工作时,包含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农民伯伯收割小麦会流出大量汗液,汗液属于电解质
D.小麦保存时常常采用低温冷冻技术,原因之一是温度低,腐烂速率会减慢
2.下列诗词中,包含、的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C.日薯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可乐有大量泡沫溢出
B.高炉炼铁时,将焦炭和铁矿石预先粉碎
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丙是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装置,则从a口通入的气体为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涉及图乙所示操作
C.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制备氯气,用装置甲作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随关随停
D.检验装置丁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水能持续顺利流下,则表示装置气密性不好
5.一定温度下,和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浓度为,同时生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比为6:5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为60%
6.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脱除和的工艺,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
向容积一定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含、的模拟烟气和,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后体系中和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可能为平衡状态点
B.反应Ⅱ的逆反应活化能
C.时,的转化率远高于,其可能原因是小于
D.其他条件不变,仅扩大反应器的容积可以降低和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
7.某同学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盐酸与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从而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只需要测定并记录2次温度
B.搅拌器宜采用纯铜材质,耐腐蚀
C.为了实验的严谨性,与必须相同
D.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会偏大
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6:3:1
B.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再次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比第一次平衡时低
C.时,的体积分数约为31.4%
D.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初始压强的比值为11:13
9.将甲烷直接氧化为液态甲醇已被认为是将甲烷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增值化学品的有前途的技术之一,铁氧簇上甲烷到甲醇转化的催化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方程式为
B.过程Ⅱ铁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C.催化剂能降低总反应的焓变,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D→E→A包含了的形成和催化剂的再生
10.下列用来表示可逆反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一定温度下,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相同温度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0.40 0.20 0.20 0.60
0.60 0.60 0.10 0.40
0 1.20 0.40 0
A.平衡时的体积分数:①=② B.③中:
C.④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50% D.该温度下,③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12.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推动或拉伸注射器活塞得到的混合气体透光率变化曲线如图2,整个过程均在恒温体系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a→b为拉伸活塞的过程 B.b→c为平衡逆向移动的过程
C.c→d为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 D.a、b、c、d的平衡常数相同
13.反应经历两步:①;②。反应体系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随的变化曲线 B.时,
C.时,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 D.时,
14.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复燃 反应生成了
B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棕黄色 稀硝酸将氧化为
C 往密闭容器中通入,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 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压缩体积,有利于反应往生成的方向进行
D 酸性溶液与溶液充分混合 混合溶液呈粉红色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1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该反应的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浓度平衡常数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的浓度,和均增大
B.加入更多的固体酸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C.由图像可知
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其中、、的物质的量均为,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乙醇()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乙醛、乙烯等。某同学用弹式热量计(结构如图所示)按以下实验步骤来测量的摩尔燃烧焓。
a.用电子天平称量1400.00g纯水,倒入内筒中;
b.用电子天平称量1.00g苯甲酸,置于氧弹内的坩埚上,与点火丝保持微小距离;
c.将试样装入氧弹内,用氧气排空气再注满高纯氧气;
d.打开搅拌器开关,读取纯水温度,当温度不再改变时,记为初始温度;
e.当纯水温度保持不变时,打开引燃电极,读取并记录内筒最高水温;
f.重复实验4次,所得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初始温度/℃ 最高水温/℃
① 25.00 28.01
② 24.50 27.49
③ 25.55 28.55
④ 24.00 28.42
g.用电子天平称量替换苯甲酸,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内筒温度改变的平均值为,
已知:①苯甲酸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②查阅资料得知常温常压时,的燃烧热。
(1)搅拌器适宜的材质为__________(填标号);氧弹的材质为不锈钢,原因是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氧弹内注满过量高纯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
A.铜 B.银 C.陶瓷 D.玻璃纤维
(2)苯甲酸完全燃烧,弹式热量计内筒升高的温度平均为_________,该热量绝热套内水温升高需要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可换算出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精确至0.1),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的有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
a.点燃乙醇时,引燃电阻丝工作时间比引燃苯甲酸的时间更长
b.乙醇未完全燃烧
c.苯甲酸实际质量大于
d.苯甲酸未完全燃烧
17.(12分)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2)表示硫化氢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共放出的热量。
①混合气体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②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若用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18.(14分)优化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1)某实验小组设计以与的反应()来探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温度/℃
浓度/()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体积/mL
I 0.1 1.5 0.1 1.5 10 20
II 0.1 2.5 0.1 1.5 9 a
III 0.1 b 0.1 1.5 9 30
①表中,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实验Ⅲ的反应速率最快,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速率方程,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为反应级数。已知,的瞬时生成速率。一定温度下,控制起始浓度为,改变的起始浓度,进行上述反应,得到的瞬时生成速率和起始浓度呈如图所示的直线关系。
①_____,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___。
②速率常数________。
③当的起始浓度为,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测得的浓度为,此时的瞬时生成速率________。
④该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b.在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增大的浓度
c.在时,容器内的转化率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19.(15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既能减少污染,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煤气化过程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①a=_______。
②反应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图(TS表示过渡态,*表示吸附态),历程中决速步的方程式为____;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a的值。
(2)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容器中充入和,仅发生反应: 。
①下列情况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D.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②该反应能在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自发。
(3)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欲提高的平衡转化率且加快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能有效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并及时分离出产物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并分离出产物
c.再向容器中充入
d.适当降低温度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②时,反应经过20min达到平衡,用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用分数表示);该温度下,改变投料,某时刻容器内、、,则此时________(填“>”、“<”或“=”)。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B 6.B 7.D 8.B 9.C 10.C 11.D 12.D 13.C 14.A 15.C
16.(1)CD(2分);热传导的速率快(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确保可燃物完全燃烧(2分)
(2)3.00(2分);8.8(2分)
(3)1335.8(2分);bc(2分)
17.(1)①③(2分)
(2)(2分)
(3)①1:1(2分)
②841.8(2分);1.5(2分);3(2分)
18.(1)①20(2分);2.5(2分)
②实验Ⅲ中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最短(或产生气泡的速率最快,1分)
(2)①1(1分);2(2分)②15(2分)
③0.45(2分)④b(2分)
19.(1)①-41(1分)
②或(2分);不能(1分)
(2)①BC(2分)
②低温(1分)
(3)①bd(2分)
②0.005(2分);(2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