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二10月联合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C2.B3.D4.C5.C6.A7.C8.C9.D10.D11.A12.B13.C14.B
15.D16.C
17.(1)特点:地方行政完全由中央控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有一定任期;行政机构分权色彩
浓厚;行政层级划分严格、缜密。(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有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
了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不同:行政层级增加;实行分级管理和控制;同级机构增多;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6
分,答出三点即可)
18.(1)内容:明确了文官事务委员会的地位;规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录用原则;制定了文官考试
制度的基本要求。(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巩固和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
英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公平竞争考试观念的传播;为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
建立提供了借鉴。(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政局动荡,吏治腐败;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
全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孙中山文官考
试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征:基于中国特定国情建立:借鉴和综合了多方经验:坚持党的集中领导:自我完善能
力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力。(2分)
阐述:“求变”与“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自古以来,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的改革家通过改
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
运动。秦国商鞅通过“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等措施,推动秦国进入强国
行列,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顺应北方各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的历
史趋势,颁布了诸多汉化措施,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为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北魏的经济
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明朝时期,面对日益加深的统治危机,万历年间的内阁首
辅张居正在其主政期间,整顿吏治,裁减开支,改革税制,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
的发展。(8分)
总之,中国古代的改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而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36B+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二10月联合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两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记载:乐器悬挂制度规定,王可以四面悬挂乐器,诸侯只能三面悬挂,卿大夫只能东西
两面悬挂,士只能一面悬挂。这反映出周代
A.礼乐体系完备
B.宗法观念浓厚
C,等级秩序森严
D,贵族文化繁荣
2.清初,皇帝的谕旨一般由内阁草拟,经内阁发六科抄出发送,其内容是公开的,称“明发上谕”。
自雍正帝开始,皇帝谕旨均由军机大臣拟定文书传递,不经由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寄出,称为
“廷寄”。这一调整旨在
A.提高中央决策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防止泄露军政机密
D.精简政府行政人员
3.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
权力。执政官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
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A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B.实行民主集中制
C.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D.注重对权力的监督
4.799年,当一些罗马贵族企图迫害利奥教皇时,查理大帝亲率部属进入罗马解救了教皇。为
了报答查理,800年圣诞节这天,教皇宣布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保护人。据
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欧洲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4-36B
A实行政教合=的制边
B正权商屈牧会权力老上
C教权和王权机勾制
D,些督牧内都发生了分裂
示、德就衣神国1871尔站法规定,国议会通过的决仪狐经过联邦议会北准才他生妆。联邦以
会负资执行帝国立洪所溶要的一般行政布令和惜施,调节各邦间的纠纷。联邦议会议负有权
出席帝国议会的会议。这可川于说明当时德国
A议会影响资任内阁决邻
B议会权力分配机制逐渐完普
C联邦议会抑有较大权力
D.形成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休
6,按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要求,内阁,总现的人逃山总统提名,但总现一经由议院通过后,全
部内阁阁员应由总现自行进选。而首任内阁总现唐绍仪的内阁阁员郴是经过临时大总统袭
世凯指定或同这的。这表明当时
入.政治民主化进程面临挑战
B.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C,三权分立原则遵到了被坏
D.总统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7.裘1所示为1941年上半年华北地区边区政府颁布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表1
晋张我边区青救会号召,“边区优秀青年将政治热此与劣动热忧相提北重,以》动热忧作为测量玫治
热忧的尺度”,“在令年春排中创迪一百个势动英雄”
晋西北行署和扰联火出“为创进二百名势动英雄而奋斗”的口号,晋西北妇联提出要创迹0名女劳
c2
动英雄
太岳区政府作出“创地》动英雄,使村中农民开展生产战线上的光赛”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领有纷
3
动英雄标准,并准备奖刷
A.形显了统一战线的亚要意义
B.解决了边区的物资匮乏问题
C.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
D.培养了德才派备的干部队伍
8.图1所示为1953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选举大会的情况。这可用于研
◇00009:
究,新中国成立初期
A,国家经济秋序的稳定
B,社会主义法恻的确立
C.民主政治捌度的构处
D.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