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丰富与拓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经济与社会生活》
纵向通史体例.时序性
横向专题史,中外对比
1.学习内容
职
能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政治生活
政治
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先秦
清
秦
西周
分封制
汉
唐
宋
元
明
清
宗法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三省六部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
中书省制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康:南书房
雍:军机处
地方收权分权
通判
行省
行省
废行省设三司
商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温故知新
隋
州—县
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封建社会:秦(创立)、两汉(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与衰落)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重点:早期国家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形态 时期
原始社会 史前
奴隶社会 夏朝
商朝
西周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东周 春秋
战国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
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君主专制萌芽、郡县制(中央集权萌芽)、官僚政治雏形
(一)夏朝(BC2070—BC1600)
1.建立:
2.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1)继承: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2)特点:国家成私产
(3)实质: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4)认识:血缘政治(父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是权力继承的规范化,但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部落原来
活动的地区
商新征服之地,由原部
落首领帮助管理与统治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如交通通讯落后
1.内外服制:(松散的方国联盟)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间接管理外服。
(二)商朝(BC1600—BC1046)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二)商朝(BC1600—BC1046)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2: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思考: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②神秘色彩浓厚;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权力神化);
武王伐纣(前1046年):牧野之战
利簋[guǐ]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岁星当空日),克昏夙有商(灭了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BC1046—BC771)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杞:夏禹后代;齐:功臣姜尚;
燕:王室召公
分封对象
分封地区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以同姓贵族为主。
除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外的其他地方
服从天子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如随从作战、定期朝觐、缴纳贡赋
权力世袭,享受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如设置官员(行政权),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实行再分封。
(三)西周(BC1046—BC771)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①直接:对殷商遗民的防范,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②根本: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的目的:
(1)内容:授民授疆土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2)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BC1046—BC771)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①明确了周天子权力与诸侯义务,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诸侯国之间的联系。
①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③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④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周文化被同姓子弟带往各地,加强政治文化认同)
⑤促进了民族交融,逐渐形成华夏认同。
⑥地方权力过大,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3)影响:(高考真题)
材料: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
3.基本特征: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BC1046—BC771)
(1)含义
(2)特点
①嫡长子传承为核心,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②周王是天下的大宗,大小宗是相对的。
③族权与王权相结合,家国同构
(3)影响
保障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4.礼乐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材料: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如宗庙数量上,“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有以小为贵者。如饮食上,“天子一食,诸侯再”。贵族们不能如饕餮之徒一样无节制的饮食,而平民则可以随心所欲。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家国一体
礼乐制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天下归周
天下归宗
天下归心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BC1046—BC771)
天子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元士三鼎一簋。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合作探究】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相同 夏朝:对夏后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通过部族间接统治(部落式管理)
商朝: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松散战乱频发)
西周:主要通过宗法制,将王畿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血缘纽带、家国一体)
松散的国家结构;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相比进步的国家结构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血缘与政治相结合,等级体系更严密,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更强
方国联盟体,同盟关系
家国共同体,血缘关系
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四)原始民主遗存(民本思想)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2.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3.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史记·周本纪》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围攻王宫,周厉王出逃,后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彘。【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后,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思考】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层层分封制;统治权力带有垄断性和封闭性,阶层流动性差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受封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西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4)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5)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沿袭,有相对延续性与稳定性。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周天子
“天下共主”
分封制、宗法制
制度牢固
西 周
春 秋
井田制逐渐瓦解
诸侯争霸
分封制、宗法制
逐步瓦解
战 国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分封制、宗法制
郡县制、官僚制
内外服 分封 郡县制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五)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
变动的时代: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从商周的“封建”体制转向秦“大一统”体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五)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
变动的时代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变化:①韩、赵、魏取代了晋国。
②诸侯国数量变少,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局部统一。
③修建了长城,有边防和相互防守的作用
④戎狄范围向北缩小,华夏族范围扩大。
与图1相比,图2有何变化?
诸侯争霸,尊王攘夷
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
礼崩乐坏,兼并战争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君主专制萌芽、郡县制(中央集权萌芽)、官僚政治雏形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五)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
政治上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诸侯国实力增强。
经济上大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推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农业发展,出现了私田开垦、公田荒芜的现象,从而使得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根本原因)
思想上大解放:从学在官府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推动思想解放。
民族上大交融:华夏认同,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社会上大转型:
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变动的时代: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从商周的“封建”体制转向秦“大一统”体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重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重点: 皇权强化相权削弱(中央内部权力分配)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明清)
核心概念: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关系: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明清)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BC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皇帝专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以法治国
小农经济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周秦之变”
王权有限
宗法分封
贵族政治
以礼治国
井田制
华夷对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
①皇帝制度:
(1)地位:
(2)内容: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3)特点:
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1.中央
②三公九卿制
诸卿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决策方式:廷议
①以皇权为中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保证皇权。
②家国同治,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1)职责分工
(2)特点: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廷议
廷议有利于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本质上仍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决策过程中的“民主”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推行郡县制
2.地方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
(2)内容:郡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3)影响
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革,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皇帝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2.地方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划分标准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关系划分
地方权力 世袭,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 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传承方式 世袭 皇帝任免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推行郡县制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文书制度(官僚体系规范化的表现)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睡虎地秦墓竹简
书同文字木方
正面以篆书抄写,内容主要是对职官、法律、名物、专属名称的变更,以及文字字形的规范。
材料1: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 内史杂》
材料2: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行书律》
材料3:“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1)文书尊君抑臣,提高了皇权的威信与尊严
(2)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有利于制度传承(汉承秦制)。
(4)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为后世档案管理奠定基础。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纲要上第3课·回顾】秦统一的意义
(1)政局形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初步奠定了祖国的基本疆域,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社会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4)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确立:秦朝(BC221—BC207)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行政
西汉
东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三省六部制
尚书台
中外朝制度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
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州牧)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
路州(府)县三级制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废行省设三司、省府县三级制、巡抚制
省府县三级制、督抚制
(二)汉至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时期:西汉(BC202—8年)、东汉(25—220)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1、中外朝制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皇帝亲信),参与决策,形成一个称为“中朝”或“内朝”的团体,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相对称为“外朝”。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方式:
目的:
强化皇权
用亲信来牵制和架空宰相的权力
2、尚书台
(1)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光武帝刘秀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
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
形成尚书台
成为行政中枢
东汉
进入中朝
地位渐高
西汉
九卿少府属官
地位低下
秦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材料二:(皇帝)要求把政权引渡到自己的卧榻之侧,所以尚书台权力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力就要减低,总理国家庶政的三公便变成“坐而论道”的闲员了。 ——翦伯赞
光武帝刘秀吸取了西汉重臣专权、王莽篡政的历史教训,继续削减了“三公”的权力,执行
权也被架空,尚书台拥有了决策权和行政权,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
(一)两汉时期:西汉(BC202—8年)、东汉(25—220)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二)隋唐时期:隋朝(581—618)、唐朝(618—907)
3、三省六部制
(1)形成与发展过程
汉武帝时形成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职权,既为决策机构又为执行机构,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至曹魏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执掌机要,中书舍人多由寒人担任,西晋又设立门下省以分中书省之权。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都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为沟通三省意见设立政事堂,事先议定然后入奏。唐太宗时期,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即可出席政事堂,来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位低权高
上奏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二)隋唐时期:隋朝(581—618)、唐朝(618—907)
3、三省六部制
(2)职责、运行
(3)特点
①相权三分、相互制约;②职权明确、提高效率
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易错提醒】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它形式上具有民主色彩,但其本质目的是维护皇权统治,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程序性分割
(4)影响
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三分,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三省职责明确,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无法真正制约皇权。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后历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二)隋唐时期:隋朝(581—618)、唐朝(618—907)
3、三省六部制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三)两宋时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4、一参二府三司制
(1)设置:宋朝三省虽置,但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佐天子,执大政”,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2)特点: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3)影响:
①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冗官"局面。
职能性分割(多设机构,分化事权)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
(四)元朝(1271—1368):1271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5、一省二院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误区警示】
唐中书省:
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草诏令
元中书省:
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五)明朝(1368—1644)
5、废宰相: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改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中央,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①历史原因:吸取了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相权扩大。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思考: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影响:①加强皇权
②政务繁忙,效率低,易决策失误。
6、设内阁
(1)建立: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明成祖时期正式形成)
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五)明朝(1368—1644)
(2)地位:不断提升,出现内阁首辅专权的现象。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票拟: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批红: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后来,皇帝利用宦官集团来牵制内阁,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3)实质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比较项目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点 不同点 性质
权力来源
职权
与皇权关系
6、设内阁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五)明朝(1368—1644)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制度赋予、法定
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
最高行政长官
内侍机构,政务咨询
决策参与权与行政执行的指挥权
阁臣无决策权,是皇帝的个人顾问,遵旨草拟诏书,不参与执行
一定程度上节制皇权
不能制约皇权,加强君主专制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7、南书房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2)设立:康熙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书写字、赋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3)目的:强化君主专制,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康熙帝
(4)影响: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处、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5)认识:在宫内设南书房的思路,与汉武帝中朝决策相近,含有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之意,同时含有将外朝内阁的部分权力归于内廷之意。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六)清朝前中期(1636—1840)
8、军机处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设立:雍正时期
(2)原因: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3)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
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4)性质: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5)特点:①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
②速:办事效率高
③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6)影响: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
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主线一: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六)清朝前中期(1636—1840)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一)两汉时期:
1、郡国并行制
(1)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2)原因:错误地吸收秦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
(3)影响:造成王国问题(“七国之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解决办法:“推恩令”和剌史监督地方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名为“推恩”,实为软性削藩,虽诸侯国仍长期存在但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一)两汉时期:西汉(BC202—8年)、东汉(25—220)
刺史制度(监察制度)
(1)设置: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区(州),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
(2)职权
刺史代表中央巡行地方,监察郡国高官,“位卑而权重”
(3)演变
东汉末年,州牧(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州成了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4)影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随着刺史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且手握重兵,东汉后期,地方刺史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危及中央集权。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沿袭)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职能异化)
玄宗时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自募军队、任免官吏、自行征税,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755—763年安史之乱,虽最终被平定,但藩镇林立局面延续了到五代十国(实质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后来宋朝从权、兵、钱三方面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
(二)隋唐时期:隋朝(581—618)、唐朝(618—907)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三)两宋时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路、州(府)、县三级制
宋朝改道为路,设置四监司(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又将隋唐时期的军事管理机构“府”变为一级型政府,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纲要上第9课·回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收权) 行政: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财政:设诸路转运司负责地方财政
军事: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分散机构权力 (分权)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设四监司监控各州;州一级增设通判监察知州
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崇文: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纲要上·回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1、积极:
①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实现了相对统一。
②通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权力,抑制武将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
2、消极:
(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2)过分削弱地方,损害了其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地方过分依赖中央,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四)元朝(1271—1368):1271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行省制
(1)含义: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掌管一省的政务。
地方
行省·10个
路、府、州、县、宣慰司
中央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
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四)元朝(1271—1368):1271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行省制
(2)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3)特点: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政区划分方式。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山川形便
犬牙交错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五)明朝(1368—1644)
1、地方行政管理:省、府、县三级制
明初在地方上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俗称“省”(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立提刑按察司(负责地方监察、司法)、设立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政,调兵则由中央),合称“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三司分立,互不统属,可能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
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代的巡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1、地方行政管理:省、府、县三级制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六)清朝前中期(1636—1840)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属中央
清:督抚制度
彼此独立
互相牵制
分属中央
巡抚、巡按
总揽一省之权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
主线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