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7 08:40:57

文档简介

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
地理试卷 答案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我国二十四节气已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为极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经线OM的经度为15°W、地方时为0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7:00 B.8:00 C.9:00 D.19:00
2.图中反映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家庄昼短夜长 B.淮河出现结冰现象
C.北京昼长大于上海 D.海口正午树影长度一年中最短
【答案】
1、答案:1.C;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时间的判断。根据题意,经线OM的经度为15°W、地方时为0时。北京时间指120°E地方时,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两地相差135°,相差9个小时,且北京位于东侧,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时间为9:00,C对,ABD错。故选C。
2.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读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是南半球的光照图,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夏至节气,B对。若是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AC错;若是冬至,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D错。故选B。
3.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夏至节气,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石家庄昼长夜短,北京昼长大于上海,A错误,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海口正午树影最短是太阳直射海口时,D错误;淮河夏至节气不可能结冰,B错误。故选C。
读下图判断4-6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 B.(0°,60°E ) C.(30°E,30°W) D.(0°,120°E)
5.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6.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答案】:4.A;5.D; 6.D
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赤道,图示晨线与60°W经线重合,即时间为6时,太阳直射的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计算为30°E。
2.日期分界线为日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结合上题计算,0时经线的经度为150°W。
3.根据60°W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8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落时间均为18时。
读下图,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日期为5日,阴影部分的日期4日,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M地地方时为6:00
C.此时北京时间为4日12时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答案】
3、答案:7.D; 8.D
7读图,图示为极点图,根据自转方向,为南极点。P、Q、M位于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与O不在同一纬线上,线速度不同,O纬度高,线速度小于N,A错。所在半球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河流左岸侵蚀严重,B错。MON表示晨昏线,所以过O点的经线时刻为0点或正午12点,应位于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间,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不同,P、Q必有一为0点时间的经线,结合前面分析,只能是P点的经线。即MPN为夜半球,根据自转方向,MO为昏线,NO为晨线,C错,D对。
8结合前面分析,P点为0点或24点,与Q点相隔120°,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Q点的地方时为16:00,A错。N地与P地间隔大于90°,N地地方时不是6:00,B错。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C错。再过8小时180°经线时刻是0点,全球为同一日期,D对。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完成下题。
9.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强劲的太阳风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
10.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9.A 10 D
四川盐源苹果主产区位于海拔2300—2600米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因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苹果表皮粗糙,色泽不均,被称为“丑苹果”。其外表虽丑,却香甜多汁。苹果为了抵御寒冷会将淀粉类物质转化成糖分,并不断积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丑苹果”外表颜色不均,色泽厚重,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品种 C.温差 D.土质
12、“丑苹果”多在10月上旬霜降以后采摘,主要是为了( )
A.错峰上市 B.保证品质 C.方便储藏 D.增加产量
【答案】
11、答案:A
解析:植物果实的颜色主要受光照强度的控制,“丑苹果”外表颜色不均,色泽厚重,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苹果为了抵御寒冷会将淀粉类物质转化成糖分”,多在10月上旬霜降以后采摘主要是为了提高苹果的糖分含量,保证品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由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攀升,设计速度80km/h,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左图为雅西高速某段公路示意图。右图为拍摄的雅西高速某一路面车道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雅西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km/h,主要是因为沿线( )
A.城镇密行人多 B.气候干风沙多 C.地势险雨雾多 D.旅游景点多
14、在某一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桥隧相连 B.道路弯又窄 C.路面凹凸不平 D.坡道长又陡
13、答案:C
解析:雅西高速公路途经山区,城镇少,人口稀疏,A错误。读图分析,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风沙较小,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西高速沿线地势陡峭,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多阴雨天气,所以该高速公路设计时速较小,C正确。读图分析,雅西高速沿线景点较少,且景点数量对高速公路时速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14、答案:D
解析:桥隧相连与设置避险车道没有必然因果关系,A错误。高速公路路面较宽,B错误。高速公路地面平整,不会凹凸不平,C错误。读图分析,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地势陡峭,坡道较多,且坡道长而陡,容易导致刹车失灵,所以要设置避险车道,D正确。故选D。
下图为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老龄化比重与劳均GDP(劳动人口的平均GDP)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东北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迁移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 D.经济发展水平
16、上海与四川劳均GDP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上海自然条件优越 B.四川老龄化程度高 C.上海产业水平较高 D.四川迁出人口多
【答案】
15、答案:D
解析:2010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10.06%,比城市地区高出2.26个百分点,造成我国农村早于城市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化,所以D正确。
16、答案:C
解析:四川、重庆两省市2010年的老龄化水平分别居全国前两位,与沿海省份相比,两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出生率较高,迁出人口多,所以C正确。
锐齿栎林作为秦岭山地森林群落主要构谱成分之一,在秦岭林区森林生态系和森林植被资源中具有重要位置。2012年3~4月,陕西省宁东林业局在沙沟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和林分特点基本相同的地段,设置12块锐齿栎林研究固定样地,按照0%、5%、10%、15%、20%和25%分别进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点伐去部分林木)处理,并长期观测研究。下表为秦岭林区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的生长状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7、间伐促进树木生长的原因有( )
①改善了光照与水分条件 ②促进树下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扩大了单棵树木生长空间 ④减少蒸腾作用对地下水的消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高间伐强度对森林总蓄积量促进作用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蒸发量大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有机质减少 D.树木株数减少
【答案】
17、答案:B
解析:间伐后树木增长量均比未间伐时大,主要是因为间伐后树木稀疏,光照增加,土壤和水分更充分,改善了树木的生长环境,使树木生长更快。①③正确,树下杂草生长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不是为了促进树下杂草生长;减少蒸腾作用对地下水的消耗不是主要原因,②④错误,故选B。
18、答案:D
解析:由于间伐强度较大,砍伐树木多,树木数量少,树木株数减少,因此总增长量少,D正确。地面蒸发量大、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减少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19、2018年7月,专家在某块琥珀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0.99亿年,生活在爬行动物繁盛的年代——缅甸晓蛇。下图为该琥珀及缅甸晓蛇骨骼复原图。琥珀中的缅甸晓蛇生活在(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
【答案】
19、答案:B
解析: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非常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蛇属于爬行动物,故缅甸晓蛇繁盛于中生代,B正确。故选:B。
读“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完成下题。
20、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1、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是(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答案】
2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质作用。魔鬼城是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与气候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所以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故D正确,ABC错误。
2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的自然原因。魔鬼城的地貌是风蚀地貌,风力作用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照充足,多大风天气,故C正确,ABD错误。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②
23、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5、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有( )
A.甲、乙 B.丙、丁C.乙、丙 D.甲、丁
【答案】
24、答案:A
解析: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和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图中属于寒流的有②③⑤。
25、答案:C
解析:乙海域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丙海域深层海水上涌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故两海域饵料均充足,渔业资源丰富,故选C项。
C.图1经线为90°W D.图2纬线为23°26′N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北极圈上出现极昼 B.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C.次日图2纬线昼长夜短 D.次日南京日出东北方向
二、材料分析题
26.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8分)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受到 作用,形成B 岩。(4分)
(2)A和B岩石,在 ,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4分)
(3)有化石的岩层是 岩(2分)
(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2分)
(5)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3分)
(6)地壳物质的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3分)
31.(1) 冷却凝固1分 岩浆1分 外力 1分 沉积1分
(2) 高温、高压(2分) 变质1分 变质1分
(3) 沉积岩 2分
(4) 重熔再生1分 岩浆1分
(5)岩浆 岩石 岩浆
(6)①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自然环境不断演化。
【分析】本题以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涉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读图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冷却凝固)过程,形成A(岩浆岩);据下题问题可知,C类岩石是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应为变质岩,则倒推B为沉积岩。是A(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而形成。
(2)各类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据上题可知:A(岩浆岩)和B(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③(变质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C(变质岩)。
(3)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
(4)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重熔再生作用;所以图中④为重熔再生作用;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从岩浆到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
(5)据上题可知: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6)地壳物质的循环地理意义有:地壳物质的循环产生了三大类岩石,其中花岗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沉积岩里面含有煤炭、石油等资源,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岩浆活动喷出地表,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岩浆的产生,涉及到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
(1)描述草海湿地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2)指出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4分)
(3)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6分)
【答案】
27、答案:(1)特征:由东南、西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南部、西部地势较高,西北较低);(2分)依据:湖泊地处湿地西北,溪流从东南、西南方向汇入湖泊。(2分)
(2)西部地形抬升,导致草海面积萎缩;(2分)湖泊中心位置向东南(东)方向移动。(2分)
(3)现代草海处气候干凉期,湖泊面积较小;(2分)水温低,动物生长较慢,适宜生存的动物种类较少;(2分)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2分)
解析:(1)河流总是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因此河流的流向对地势具有指示作用。由图可知,图中溪流从东南、西南方向汇入草海湖泊,说明草海湿地区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南、西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南部、西部地势较高,西北较低)。
(2)湖泊是地形低洼的地方积水形成的,西部地势的抬升,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并且引起湖泊中心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
(3)根据材料中“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可知,现在草海流域正处于干凉期,气温较低,气候较干旱,湖泊面积较小。藻类、微生物和植物等生长缓慢,动物食物较少;气温低,造成动物生长繁殖较慢,并且适宜低温环境的动物种类较少。故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木兰溪流经福建省莆田市,其上游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267米,下游平原海拔仅6到7米,受潮汐影响巨大,淤泥层松软深厚,极易造成洪、涝、潮灾。左下图为木兰溪流域简图。
材料二 兴化平原是莆田最主要的农耕区。宋代的木兰陂水利工程,使莆田从泽卤之地逐渐成为沃野良田,却仍未彻底摆脱洪水袭扰。当代莆田人经多方论证、科学模拟,采取裁弯取直、修筑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治理了木兰溪的水患。右下图为木兰陂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木兰溪流域内分布4万多家畜禽养殖户、20多家高污染企业,导致水质恶化,蓝藻爆发。莆田积极开展污水治理,建设湿地公园,筑蓄水池、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等。
(1)分析木兰溪下游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木兰陂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3)简析当代治理木兰溪洪水过程中实施工程措施所面临的困难。8分
【答案】28、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河流落差大,汇流快;支流多,汇水量大;(2分)下游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2分)海水沿溪上溯,顶托作用强。(2分)
(2)减少洪涝灾害,保障农业产量;(2分)南北灌渠引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稳定灌溉水源);(2分)阻挡枯水期海水倒灌,改善灌溉水质;(2分)缓解土壤盐碱化,改良土壤。(2分)(最多得6分)
(3)曲流多,裁弯取直工程量大:(2分)淤泥层松软,防洪堤易坍塌,技术要求高:(2分)工程沿线聚落众多,移民量大;(2分)资金投入大。(2分)
解析:
(1)结合材料,水患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多台风等影响,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流水量较大;木兰溪其上游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267米,下游平原海拔仅6到7米,河流落差大,汇流快;从图中可以看出,木兰溪支流众多,汇水量大;下游地势低洼,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海水沿溪上溯,洪水排泄受阻,洪灾多发。
(2)木兰陂水利工程,使莆田从泽卤之地逐渐成为沃野良田,减少了洪涝灾害,保障农业产量;南北灌渠引水灌溉,农产品种植获得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扩大灌溉面积;木兰陂水利工程抬高了枯水期河流水位,阻挡枯水期海水倒灌,改善灌溉水质;由于到湘海水减少,缓解了土壤盐碱化,改良土壤的肥力。
(3)当代莆田人治理木兰溪洪水过程中实施工程措施主要由截弯取直,修筑防洪堤等。木兰溪下游地势低洼,河道迂回曲折,曲流多,裁弯取直工程量大;受潮汐影响,淤泥层松软深厚,防洪堤易坍塌,技术要求高;兴化平原是莆田最主要的农耕区,工程沿线聚落众多,移民量大;由于困难众多,实施工程措施的资金投入大。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
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二十四节气已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经线OM的经度为15°W、地方时为0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7:00 B.8:00 C.9:00 D.19:00
2.图中反映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家庄昼短夜长 B.淮河出现结冰现象
C.北京昼长大于上海 D.海口正午树影长度一年中最短
读下图判断4-6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 B.(0°,60°E )
C.(30°E,30°W) D.(0°,120°E)
5.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6.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读下图,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日期为5日,阴影部分的日期4日,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M地地方时为6:00
C.此时北京时间为4日12时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四川盐源苹果主产区位于海拔2300—2600米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因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苹果表皮粗糙,色泽不均,被称为“丑苹果”。其外表虽丑,却香甜多汁。苹果为了抵御寒冷会将淀粉类物质转化成糖分,并不断积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完成下题。
9.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强劲的太阳风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
10.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丑苹果”外表颜色不均,色泽厚重,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品种 C.温差 D.土质
12、“丑苹果”多在10月上旬霜降以后采摘,主要是为了( )
A.错峰上市 B.保证品质 C.方便储藏 D.增加产量
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由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攀升,设计速度80km/h,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左图为雅西高速某段公路示意图。右图为拍摄的雅西高速某一路面车道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雅西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km/h,主要是因为沿线( )
A.城镇密行人多
B.气候干风沙多
C.地势险雨雾多
D.旅游景点多
14、在某一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桥隧相连 B.道路弯又窄
C.路面凹凸不平 D.坡道长又陡
下图为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老龄化比重与劳均GDP(劳动人口的平均GDP)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东北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迁移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 D.经济发展水平
16、上海与四川劳均GDP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上海自然条件优越 B.四川老龄化程度高
C.上海产业水平较高 D.四川迁出人口多
锐齿栎林作为秦岭山地森林群落主要构谱成分之一,在秦岭林区森林生态系和森林植被资源中具有重要位置。2012年3~4月,陕西省宁东林业局在沙沟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和林分特点基本相同的地段,设置12块锐齿栎林研究固定样地,按照0%、5%、10%、15%、20%和25%分别进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点伐去部分林木)处理,并长期观测研究。下表为秦岭林区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的生长状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7、间伐促进树木生长的原因有( )
①改善了光照与水分条件
②促进树下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扩大了单棵树木生长空间
④减少蒸腾作用对地下水的消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高间伐强度对森林总蓄积量促进作用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蒸发量大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有机质减少 D.树木株数减少
19、2018年7月,专家在某块琥珀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0.99亿年,生活在爬行动物繁盛的年代——缅甸晓蛇。下图为该琥珀及缅甸晓蛇骨骼复原图。琥珀中的缅甸晓蛇生活在(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
读“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完成下题。
20、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1、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是(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②
23、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5、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二、材料分析题
26.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8分)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受到 作用,形成 岩(4分)
(2)A和B岩石,在 、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4分)
(3)有化石的岩层是 岩(2分)
(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2分)
(5)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3分)
(6)地壳物质的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贵州省西部的草海(下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
描述草海湿地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指出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4分)
(3)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请分析原因。(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木兰溪流经福建省莆田市,其上游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267米,下游平原海拔仅6到7米,受潮汐影响巨大,淤泥层松软深厚,极易造成洪、涝、潮灾。左下图为木兰溪流域简图。
材料二 兴化平原是莆田最主要的农耕区。宋代的木兰陂水利工程,使莆田从泽卤之地逐渐成为沃野良田,却仍未彻底摆脱洪水袭扰。当代莆田人经多方论证、科学模拟,采取裁弯取直、修筑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治理了木兰溪的水患。右下图为木兰陂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木兰溪流域内分布4万多家畜禽养殖户、20多家高污染企业,导致水质恶化,蓝藻爆发。莆田积极开展污水治理,建设湿地公园,筑蓄水池、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等。
分析木兰溪下游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4分)
说明木兰陂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简析当代治理木兰溪洪水过程中实施工程措施所面临的困难。(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