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什么是“共和 Republic”?
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近现代共和政治
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
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
现代共和主义
分权制衡
自由人权
宪政
民主
代议制民主
政党
政治
人民主权
6大发展
一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南京
临时政府
1912.1-3
北洋政府
1912-1928
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949.4
1911
10.10
武昌
起义
1911
12
南北
议和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
革命根据地
1937-1945
全面抗战
抗日根据地
1946-1949
解放战争
解放区
中华人民
共和国
缔造共和
破坏共和
探
索
共
和
确立、完善共和
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12年3月)
①创建共和政体: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1912年2月12日,
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政权建设
国旗:五色旗为国旗
历法:改用阳历
纪年:民国纪年法(民国年+1911)
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电》(摘录)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诏书意义:宣告宣统帝正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结束了封建帝制,确立立宪共和政体;和平过渡,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民国确立统治提供法理依据。
“妥协的产物”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
概括《临时约法》内容所体现出的原则和评价。
条目 内容 原则 作用
主权归属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民权设置 平等: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自由: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 权利: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政权结构 立法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司法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 总统命令需要国务员副署才可生效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
分权制衡,
防止专制独裁
防止总统专制
目的:限制袁独裁,维护共和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6月)
材料: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
评价:
(1)积极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局限性:
(2)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
(3)总统府和国务院职权不明,无法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
(4)二元化政体格局,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6月)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国务员副署总统颁布的命令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6月)
①政党政治
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样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
——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一种形式。狭义上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上还包括了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以及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政党为实现其党纲而作出的一切活动。
党派 发起人 议会中所占席位 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背景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②《临时约法》确立责任内阁制;
③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复杂。
(2)过程:
宋教仁案
(1913.3)
二次革命(1913.7)
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复辟帝制
(1915.12.12)
军阀割据
(1916—1928)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6月)
①政党政治
国民党成立
(1912.8)
选举获胜,组阁
(1912.8)
(3)评价:
积极意义:
①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②奠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基础。
③促进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消极影响:造成党派纷争、政局动态甚至国家分裂。
频繁的战乱,又造成了政局的动荡。控制中央政权的军阀头目,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变换。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内阁变更了47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实质: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分而治之的结果
失败原因
P15思考点: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①成立的政党、社团数量众多,但大都存在时间较短,真正有影响的较少;
②各党派大体是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政党之间斗争激烈且非理性。
③组织政党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但中国政权掌握在旧势力手中,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思考2:分析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①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阶级基础和民众基础(国民缺乏参政素养)
③中国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政治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政治文化基础;
④民国初年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6月)
①政党政治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
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
革命程序 内容
“军政”时期 是指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军政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促进国家之统一”。军政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构建设之类的工作。
“训政”时期 是指“军政”统一全国后,需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施行约法,以“训政”来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
“宪政”时期 指宪法政治,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与统一。
纲要上p126: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随后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标志着训政开始。
国民大会
国民政府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代表
指导、监督
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
总揽五项治权
胡汉民:一切权力皆由党集中,由党发施。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
1.国民党的训政(1928—1948)
①开始标志: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国家的统一,颁布《训政纲领》。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
1.国民党的训政(1928—1948)
②实质: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训政纲领》(1928)
思考1:对比阅读两个纲领,该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
VS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
1928年,规定“训政”时间为六年,结束为1935年
1948年,国民党提出“行宪”
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结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2.国民党的宪政(1948—1949)
材料:此次“国大”(“行宪国大”)未能解决国民党面临的急迫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反而因副总统“选举”之争而使党内派系斗争激化。
——马工程教材《中国近代史》
“1946年南京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揭露国民党搞独裁统治。
民盟和中共采取一致行动,拒绝参加“国民大会”,图为民盟与中共代表的合影。
思考: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具有不稳定性。在短短的38年间,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统治阶段。
2、政治体制复杂多变,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等政体。
3、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专制独裁。
思考:民国时期的宪政为何如此艰难?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沉重;
3、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4、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5、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
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政治制度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农村革命根据地:指1927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为“苏区”。
2、敌后抗日根据地:指1937至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1.背景: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
2.探索: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主要内容:
①制定宪法大纲: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通过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鲜明阶级性)。
②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③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工农民主专政
3.意义: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共和国的摇篮)
材料: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材料:苏维埃政权在政治上推行各级代表会议制度,大量吸收工农群众参加政权并管理自己的国家。从地方到中央各级,由下而上选举产生,乡村苏维埃政权,是最基层的组织,中共可以轻而易举地宣传、动员和组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
政治上:①工农民主专政
②各级代表会议制度,具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始形态,中共取得了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苏维埃割据的存在及发展需要:(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利于作战的地形,(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毛泽东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九一八事变1931.9.18
七七事变
1937.7.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9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
2.目的:抗日民族根据地不断扩大,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3.代表:陕甘宁、晋察冀(1937.11 第一个)、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4.措施:
(1)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2)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1937年,陕甘宁边区按照“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原则,民主选举了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计划,并有组织地开展文化建设。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施政纲领中
第三条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十八岁, 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及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阶级矛盾变为次要矛盾,民族矛盾变成主要矛盾。
4.措施:
(3)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次参议会中,完全遵循三三制原则,选举了新的参议院和政府委员,在选出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只有6人,完全符合“三三制”的原则。“三三制”原则把很多开明人士真正团结到一起。(政权人员构成)
评价:
①性质:三三制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
②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扩大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③三三制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此后政协制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经验。
(4)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在农村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1942年),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
【合作探究】比较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
比较项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不同点 斗争对象
分布地区
政权性质
最终结果
相同点 国民党反动派
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
主要在江南地区
主要在华北地区
人民革命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丧失
抗击大部分日寇,根据地发展
①发动群众:着眼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力量,
②根据地建设:都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武装民众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启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巩固、发展和建设根据地。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采取何种政权模式是由政党的性质和时代任务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3)革命主要任务的变化:由推翻国民政府变为团结一切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
(3)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的深化: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理论和政权建设理论也不断深化。前者政权建设受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影响较大;后者反映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政权建设模式。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行政区的建立——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背景:(2)目的:(3)措施:
(4)意义:
材料: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大行政区)这样一级的有力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中央和地方的适当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毛泽东
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在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建设解放区人民政权
六大行政区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1949年建立,至1954年撤销。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建设解放区人民政权
2.《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1)内容: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对于人们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农村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
解放区
设置行政区
1931.11
1946
1937
政权性质
政权形式
主要矛盾
指导思想
工农民主专政
工农兵苏维埃大会
人大制度雏形
国共矛盾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
民族统一战线
参议会(三三制)
政协制度雏形
民族矛盾
毛泽东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
理论基础
人民代表会议
实践经验
国共矛盾
毛泽东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概念: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2.发展过程: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初步形成
“五四宪法”颁布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正式建立的标志。
正式建立
反右斗争扩大化
左倾指导思想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动荡
受挫削弱
“八二宪法”颁布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进入新阶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思考1:结合【史料阅读】谈一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如何体现?
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有利于民族团结,集中力量办大事
核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思考2:结合材料,概述1982年宪法的地位和影响?
“1954年到1982年,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制定一部符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新宪法,是完全必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八二宪法’注定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新宪法。”——西南政法大学张震教授
①地位: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②影响: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发展过程:
1949年
1956年
改革开放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正式确立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多党合作基本格局
进一步完善,并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
写入宪法,制度化
2.主要内容
思考:速读P19,请指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什么样的关系?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合作探究】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比较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职能
产生 方式
相同点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在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物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结合教材P20页,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
时间 发展历程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设立
1949年 《共同纲领》的规定
1954年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1984年 《民族区域自治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首先发育于城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013
2019
1.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
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本质:
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3.特点:四个坚持
4.评价: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创建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政府:
政党政治的尝试和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训政、宪政下的专制独裁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立苏维埃政权
敌后抗日根据地:
边区政府、参议、“三三制”原则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文革”时期政治制度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政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
新时代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
照搬西方民主制度
不符合中国国情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适合
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
在根据地和
解放区的制
度探索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2年—1949年)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年1月-1912年3月)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912-192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48)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政党政治开始出现
转折:“宋案”
结果:袁世凯复辟始末
“训政”时期:颁布《训政纲领》
“宪政”时期披着“宪政”外衣的“独裁”
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国共对峙时期(1927-1937)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实践:行政区的建立
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缔造
共和
破坏共和
探索
共和
确立
完善
共和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