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课程标准:
通过历代变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族政治制度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目
录
北朝
北宋、明
春秋战国
北宋
商鞅变法
立封建促统一
王安石变法
明
张居正改革
固封建促富强
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行汉化促融合
探究:这些改革在什么情境下发生?怎么改的?成效如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背景、过程(措施)、影响
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
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兼并战争
各国变法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转型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化
决定
(一)社会转型:秦国商鞅变法
1.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战国铁犁铧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思考:请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说明商鞅变法是适应社会变动的一场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铁犁牛耕使用与推广,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形成,要求掌握政权,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改革。
(3)军事: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要求改革变法。
(4)思想: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1.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一)秦国商鞅变法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政治 奖励军功(军功爵制)
普遍推行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社会 强制百姓分家
承认土地私有,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保护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打击旧贵族
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对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
强化基层管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造就个体小农家庭,户数增加有利于增加税收
实质:
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2. 内容措施
(一)社会转型:秦国商鞅变法
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县制,中央集权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世卿世禄制) 专职官僚(官僚政治)
消极影响:赋役沉重,严刑峻法,导致秦朝的暴政和速亡;文化专制,钳制思想,不利于文化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3.影响
材料1: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车裂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
材料2: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一)社会转型: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变法是否成功?
适应时代变局,推动社会转型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1.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西晋江统《徙戎论》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唐人喜穿胡服,长安一带尤盛行;太宗时的“十部乐”有八部来自西域和域外;唐玄宗酷爱打马球;唐代胡饼、胡床流行;安禄山是粟特人……陈寅恪先生说:“唐朝大有胡气”。
胡汉对立
汉化
胡化
(1)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征伐不断。北魏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2)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主要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措施 内容 影响
俸禄制 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作为基层行政组织,直属于州郡,负责检查户口、田亩和征役。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邻 长 里 长 党 长
5家 25家 125家
【知识回顾】均田令与租调制
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当时,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田地大量荒芜,以致“千里无烟”。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有利于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唐中期以后废除。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迁都洛阳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通婚姻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民族交融。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主要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原因:
①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
②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
③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3. 实质与影响:
阅读史料结合教材: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④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李唐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知识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成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庆历新政
加强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藩镇割据
导致分裂的教训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起义不断
边患危机
北宋中期
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宋初
庆历新政触及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失败
“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三)北宋的危机与应对:王安石变法
1. 时代背景: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本朝涤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2)社会危机: “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
(1)国家统一: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割据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这些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边疆危机:北部边境受到西夏、辽游牧民族的袭扰,连年战争,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4)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三)北宋的危机与应对:王安石变法
1. 时代背景: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2.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三)北宋的危机与应对:王安石变法
富国 强兵
措施
作用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
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兵农合一,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
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政府收入。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如青苗法。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3.评价
王安石变法内容:
均输法(合理采办物资)
青苗法(向农民提供贷款)
免役法(出钱代替劳役)
市易法(平抑物价)
方田均税法(清查耕地)
保甲法(训练壮丁)
保马法(民间养马)
改革科举(选拔俊杰)
1.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黄不接时,官府向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 )
A.没有增加政府的收入 B.加强对农民编制管理
C.限制民间高利贷剥削 D.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四)明朝的危机与应对:张居正改革
陛下(嘉靖)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盗贼滋炽,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
——明户部主事海瑞《治安疏》
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政治:考成法(重点)
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经济:一条鞭法
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军事:整饬武备
实施边防新政策,内修防备
简称“条鞭法”,又称类编法、总编法,内容:并为一条、量地计丁、赋役征银。
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逝,神宗万历帝大权回归,冯保遭贬,张居正被追夺官阶,籍没其家。改革除一条鞭法外,多遭罢废。——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小结: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诸侯纷争,社会变革 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内忧外患 统治危机
内容 经济、军事、政治、思想、风俗 实行三制(俸、均、三); 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整肃吏治,管理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性质 影响
结果
封建性质的改革
富国强兵,奠定秦统一基础
促进北魏发展;加快民族交融;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富国未强兵
暂缓危机,几乎废止
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变法
少数民族的汉化
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调整
成效显著,但商鞅被车裂而死
遭到鲜卑贵族反对
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多数被废
失败,王安石被罢职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失败的政治运动、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戊戌维新
1、背景
①政治:《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干涉还辽,清政府向欧洲大借款、列强在话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③思想:西方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④个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
以孔子名义宣传变法,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
创学会、办报刊、建学堂,宣传维新思想;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
托古
改制
2、过程
①开始: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②内容: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18课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①序幕:
公车上书(1895年)
(一)失败的政治运动、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戊戌维新
2、过程
③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维新派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没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人缺乏经验,准备不足。
(3)策略失误,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失败的政治运动、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戊戌维新
3、评价
(1)进步性
(2)局限性
(3)启示
①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③具有爱国性、进步性与启蒙性。
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
思想启蒙,促进了国人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时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坎坷。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失败的政治运动、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戊戌维新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庚子国难”
1901年1月,慈禧默许实行新政,下诏变法;
1907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5月,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至此结束。
(1)
清末新政
的背景
③中体西用思想发展
①《辛丑条约》后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建,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
②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2)
清末新政
的内容
①文化教育:
改革教育,废除科举(1905)、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②军事方面: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③经济方面:
编练新军
(3)
清末新政
的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
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具有背离性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关系
训练新兵
奖励实业
新式教育
预备立宪
培养一批革命新军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有利于自由平等革命思想的传播,培养了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倡导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摘编自叶明华《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预备立宪(1906—1911)
(1)预备立宪的背景
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1904-1905);革命运动的高涨
(2)
预备立宪的过程
(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3)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立宪骗局暴露。
《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宪法大纲》
内阁大臣共计13人,其中汉族4人,满族9人,满族9人中,皇族又占7人,因而这个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3)
预备立宪的作用
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加剧了中央地方、满汉和社会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1、不同点:
(1)目的不同: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清末新政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性质不同: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清末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2、相同点:
(1)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下清政府做出的调整;
(2)都有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增强军事的举措;
(3)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都因触及君主专制政体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却没有进行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而失败;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适得其反、自掘坟墓:清末新政(1901—1911)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1、背景
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诞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2、内容
角度 中华民国改革
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评价
结果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1935年法币政策;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28年6月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
促进了民主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实行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
筹建军校,编练现代化军队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探究: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救亡图存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1、主题:
2、局限性
(失败的原因)
3、意义:
4、启示: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特点: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特点:曲折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特点:严重破坏)
4、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
(特点:停滞不前)
5、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现在
(特点:改革开放)
★建国以来的历史分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2)内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3)目的: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4)结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
经济改革: 1953年到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通过“三大改造”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民主改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探索时期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召开中共八大
1、标志: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论十大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 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材料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当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目的:突破苏联的弊端,总结我国经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1)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
(2)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3)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成就:
3、失误: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工业“大跃进”运动
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探索时期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论十大关系
大跃进运动
中共八大
人民公社化运动
反右派斗争
文革
八字方针
1956年
1978年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及深化
1、改革开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及深化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3、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及深化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影响
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及深化
三、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取消农业税
三权分置
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2021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农村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城市改革
01搞好国营企业
02发展私营经济
03深化国企改革
0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1982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1978
1992
1984
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设立4个经济特区:深、珠、汕、厦
1980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
1985
开放了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
1990
海南
上海浦东
2001
加入WTO
十二大
南方谈话
十四大
1987
十三大
“引进来”
“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