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壹 选材
立国之基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贰 治吏
治国之本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中国古代在官吏的选拔、任免、考课、监察、奖惩、回避、俸禄、退休等环节,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制度体系。每一次制度的变化,都是为克服前一种制度的流弊,这种改进的过程,蕴含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朝代 制度 标准 途径 影响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清 世官制
荐举功劳制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科举制
蒙古传统和
科举制
科举制
血缘
才能、军功
明习法律
品德、才能等
家世、道德、才能
考试成绩(才学)
血缘、军功、才学
考试成绩(才学)
考试成绩(才学)
世袭(世卿世禄)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
“取士不问家世”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贵族政治形成)
打破贵族特权垄断;
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一)选官制度概况
结合课本内容填写。
材料1: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2:(魏文侯变法)“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材料3: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思考: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何种选官制度,有何标准?
世官制
客卿制
军功制
概念: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高官世代相袭,官位与血缘结合,与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相适应。
变化原因:
①世官制自身的局限性(重血缘,阶层固化);
②世官制受到冲击: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需要尚贤任能。
世官制为何会被后两者取代?
荐举功劳制
血缘
功劳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二)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从世官到尚贤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特点: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家国同构,与宗法制分封制相适应)
重血缘、轻才能
3.影响:
2.标准: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重血缘、轻才能,导致阶层固化,阻碍社会发展。
共享政权,保证垄断,维护统治
(二)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从世官到尚贤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1.背景: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变法运动。
2.标准:
才能或军功
3.方式:
4.影响:
打破贵族特权垄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背景:
4.目的: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始皇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标准与途径:
明习法律,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含义: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秦统一六国
汉惩秦弊,休养生息
汉惩秦弊,休养生息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察举制。(公元前134年)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先考察后举荐,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孝”: 孝敬父母;“廉”: 清廉勤政。
智略出众
公正无私,直言极谏
品德文才兼备,经学底蕴深厚
通晓儒学
通晓律令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汉朝:察举制
1.产生:
2.含义:
3.内容:
(1)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2)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
(4)特点:
①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
②指导思想:儒家(开儒学取士之先河)
③标准:品德与才能并重。
④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思考:察举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荐举功劳制度有何变化?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汉朝: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
积极:①适应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③利于推行孝道和廉洁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
消极:
①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滋生腐败,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5)影响:
更为健全完善
概念:征辟(bi)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是对察举制的补充。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6)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
“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汉书·周仁传》
“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后汉书.蔡玄传》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汉朝:察举制
材料: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思考:察举制在汉末遭遇了哪些困境?为何会被新制度取代?
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
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不实;
人员流动大,失去社会基础
1.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4.标准:
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
吏部授官
3.内容:
材料1: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5.影响:
(积极)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随着门阀士族实力发展,只注重家世,忽略道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逐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产生于隋,发展于唐,进一步发展完善于北宋;元朝:断断续续;明清:由盛到衰;清末:废除(1905年)
1.背景:
①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②为加强中央集权。
③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④北朝后期,已有考试取士的传统。
2.过程:
4.标准:
考试选官制度。因为有多种报名科目,“分科举人”,故称科举。
3.含义:
才学
隋唐时期,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概况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隋唐:创立与发展
1.内容:
材料: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州县考试
京城省试
吏部铨选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隋唐:创立与发展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2.发展过程:
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①士人可自由报考,以考试结果决定去留
② 公开考试,有具体科目和具体程式
③ 择优录取,公平公正。
【思考】唐代科举的特点
朝代 录取进士总数 朝代总年数 年平均录取进士数
唐 6546 289 23
北宋 18523 167 111
南宋 23649 152 155
1.具体表现: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1)“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商人可以参加)
(2)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3)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注重真才实学。
材料1: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2:唐代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两宋:完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仁宗时恢复科举,后时断时续
材料1: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材料2: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
——据《元史》整理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推举)。
(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元朝科举制以其为科举考试标准,理学确立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元朝:时断时续
1.具体表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形式:
(2)生源:
(3)内容: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4)考试形式:
八股取士
材料:“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第266页。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明清:由盛转衰
1.具体表现:三级考试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
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思考:你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地域)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 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
世借鉴(沿用)。
③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士人之间的竞争。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明清:由盛转衰
2.南北分卷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材料:“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
(1)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
(2)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明清:由盛转衰
3.晚清:废除科举制(1905)
进步性:录取人数更多,组织管理更严密和系统,南北卷有利于地域平衡。
局限性:八股文进一步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科学技术长期不受读书人重视,阻碍了社会的转型。
明清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4: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1: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日衰,此实为社会上一大变革也。——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
材料2: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矣!”。
材料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材料5: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剑桥中国史》
1、抑制了门阀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2、选拔了大量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推动儒学教育发展,有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6、对西方选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发展成现代文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七)隋唐至清:科举制影响
演变趋势
①选拔方式:
②选拔标准:
③选官范围:
④选官原则:
⑤逐渐模式化:
⑥启示:
选拔制度在不断丰富完善,反映出统治阶级不同时期的统治需求,总体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举荐→中央公开考试选拔
品行家世→学识才能
不断扩大,推动阶层流动,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逐步体系化、制度化,日益严密,公开化、公平化、客观化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机构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朝
清朝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31-33,完成以下表格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尚书省吏部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
三年(朝觐考察)
六年(京察)
三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外地官员
京官
京官
外省文官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考核标准/内容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品德与才能
贪、酷与不作为
特点:
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品德与政绩并重
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
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称职与否
1、概念:秦汉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境内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
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中央
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
县、侯国
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御史府
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江苏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具体反映了西汉晚期社会形态的各个层面,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2、作用:
①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及时了解各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等状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②能够提供各级地方管理的政绩信息,成为考核官员的依据,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拓展延伸·一、秦汉:上计制
(一)秦汉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1、秦朝:(1)中央监察以御史大夫为首(2)地方监察为监御史。
2、汉朝:(1)中央监察沿袭秦制(御史大夫);
(2)地方:设剌史。
①目的:
监察地方官吏与豪强,加强中央集权。
②特点:
①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司法;
②没有固定的治所(以巡视方式监察)
③位卑权重、以小制大;
发展概况: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东汉末年州牧已发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二)隋唐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1、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
2、地方:十道监察区,派监察御史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威慑地方。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三)宋朝的监察制度
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2.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本质上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四)元明清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监察机构严密
中央
地方
(省)
纠察百官,巡按各省
监察六部。
“封还驳正”
“言谏弹劾”
“部分司法权”
清代沿袭明代,仍设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督察院仍监察百);停止御史巡按各省(奏折)。
朝代 监察官职或主要部门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特点
御史大夫(中央)、监御史(地方)
御史台(中央)、监察御史(地方);
御史大夫(中央)、刺史(地方)、司隶校尉(京畿)
御史台(中央)、四监司和通判(地方);台谏合一
御史台(中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地方)
督察院和六科(中央)、提刑按察使司(地方);清:科道合一。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1、为专制皇权服务。监察的对象是各级管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监督的。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监察官秩卑、位卑、权重。
4、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监察机构,又有巡视监察。
评价
(1)积极:
(1)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2)有利于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察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有利于整顿吏治。
(2)消极:
(1)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本质上仍是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重点探究:分析监察制度作用?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集权的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选官
世官制
举荐制
军功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南北分卷
考核
上计制
吏部考核
遣使巡察
明:考满、考察清:京察、大计
监察
御史大夫
刺史巡察
御史台
道监察区
督察院、六科
厂卫制度
本课小结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认识:中国古代官僚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