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从1949年7月至次年3月,仅河南的部分县市,122名妇女被夫家杀害或被逼自杀。早在1948年9月,刘少奇就提出“新中国不能没有一部婚姻法!”
土地改革已开始,解放生产力是其重要任务,而“妇女能顶半边天”。
邓颖超主持,历经41次修改;1956年《刘巧儿》, “自己找婆家”风靡全国。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指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都有法律和制度。法制下的法令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
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表现: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
只存在于民主政治的社会形态中。
基础、前提条件
立足点、归宿、发展前途
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概念解析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启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从此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1.成就:
(2)1954年,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等。
2.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二)初创:20世纪50年代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三)重创:“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院内经受了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坐喷气式飞机”的残酷批斗之后,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
教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通过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四)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成就:
(1)1978.12,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2.成就:
(2)1982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思考】结合材料找到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不同,谈谈你对“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理解。
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
(四)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五)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至2010
1.背景:
2.措施: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制
法治
(2)1999年和2004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十五大报告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五)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至2010
3.成就:
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意义:
①是里程碑,是中特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建设实现有法可依。
②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届数 时间 制定、修订的法律
第五届 1978-1982 18部
第六届 1983-1987 7部
第七届 1988-1992 13部
第八届 1993-1997 10部
第九届 1998-2002 73部
第十届 2003-2008 115部
【思考】为什么要不断修改宪法?
材料:宪法不是天衣无缝,总是会有缺点的。“天衣无缝”,书上是这样说过。“天衣”——我没有看见过,我看到的衣服都是有缝的,比如我穿的这件衣服就是有缝的。
——毛泽东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六)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①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
历史纵横(P56) 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自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
立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六)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四章 肖像权
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三分编 用益物权
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十五章 地役权
第六编 继承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民法典》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物权
第三编 合同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六编 继承
第七编 侵权责任
附则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思考: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有何特点?
结合教材,归纳这部民法典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法典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对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历程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完善。
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一、从“法制”走向“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3.意义:
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六)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阶段 内容 意义
1949年 《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开始法治建设历程
20世纪50年代 《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宪法》、《组织法》 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基础
20世纪80年代 修改《宪法》、《刑法》、《诉讼法》、《经济合同法》 法治建设进入新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 ——2010年 “依法治国”、“尊保人权”入宪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八大以来 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宪法修正案》、《民法典》 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思考】结合表格分析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注重实践
继承发展
宪法主体
有一定的曲折性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解放军好战士
全国劳动模范
党的好干部
铁人
全国劳动模范
李四光
华罗庚
孟泰
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
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掏粪工人时传祥
宁肯一人脏
换来万户净
铁人王进喜
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焦裕禄
“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
雷锋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李四光
用科学知识回报祖国的地质学家
华罗庚
最迷糊的店铺伙计,最优秀的数学家
①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②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1994年
2001年
“五讲四美三热爱”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行业
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加以推进
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颁布
《公民道德建设
实施纲要》
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21世纪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是国家的建设目标,居最高层次,起统领作用
社会层面: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个人层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价道德行为的基本标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21世纪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善洲
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 “改革先锋”称号
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21世纪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敏(1926.8.16-2019.1.16):著名核物理学家,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
申纪兰(1929.12.29-2020.6.28):全国劳动模范,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入宪
孙家栋(1929.4.8至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李延年(1928.11至今):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特等功1次
张富清(1924.12至今):解放战争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袁隆平(1930.9.7-2021.5.22):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黄旭华(1924.2.24至今):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屠呦呦(1930.12.30至今):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奖获得者
钟南山(1936.10.20至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学家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的
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代
中国
的法
治和
精神
文明
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创
改革开放后:新的发展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强
21世纪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命与建设时期:英勇奋斗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精神
改革开放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949年9月:开端
进程
特征与意义
进程
作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