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燕然山铭》石刻
汉击匈奴,勒石记功
“汉倭奴国王金印”
东汉光武帝赐倭国使臣金印
“茶马互市金牌信符”
明代茶马贸易官方凭证
日本遣唐使
井真成墓志拓片
活动:请为这些文物设计一个展览的主题
《礼宾图》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鎏金铜像
清驻藏大臣令牌
对外交往
民族关系
鸿胪寺官员
东罗马使节
高丽使节
东北少数民族使节
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所绘《坤舆万国全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宋辽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大交流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关键词:
“民族”
“民族关系”
“民族国家”
“国家关系”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 唐朝《礼宾图》壁画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先秦时期:华夏认同
材料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
材料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夫余
乌桓
氐
①设立官职:
东北:夫余、乌桓
北方:匈奴
西北:羌、氐
南方:夷、越
典客、典属国(中央官职)
北逐匈奴筑长城
南抚夷越设三郡
周边
民族分布
②边疆管理: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三)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设官: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
①军事打击:
北面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东汉: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北匈奴西迁远方(至欧洲)
西面 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设西域都护府:
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河西走廊:
“河西四郡”
西北:“西域都护府”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边疆:
屯戍政策;
设置田官,
戍卒屯田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三)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边疆管理:
②行政管辖:
③屯戍政策:开发边疆,移民屯田;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屯
戍
农耕经济模式的移植
材料:(西域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定),安辑之,可击,击之。 ——《汉书·西域传》
材料: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材料:“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晁错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三)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屯 田 戍 边
含义:“屯田戍边”的意思是我国防守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指汉代以来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戍边顾名思义就是在边疆守卫的意思。
(2)影响
①经济上:开垦了西北的土地,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到了西北地区,促进了西北边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西北地区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②政治上:降低了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为汉朝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以及管辖西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汉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③文化上:推动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④对后世:为曹魏时期屯田制发展,为军屯、民屯并行制奠定了基础。
三国、东晋、南朝 南方的开发
西晋 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
十六国 内迁各族不断交融
思考:根据图片和P63的【历史纵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途径:
民族迁徙;
战争冲突;
汉化政策;
江南开发;
民族交融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五)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吐谷浑
党项
★中央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1、隋朝时期的民族与边疆管理:
周边民族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
岭南 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流求 加强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边疆政策 主要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流求
战争
册封
加强联系
设置机构
因俗而治
突厥:
武力征服
设置机构
回纥:
册封首领
南诏
册封首领
靺鞨:
册封首领
吐蕃:
和亲、会盟友好
(2)设置边疆管理机构:
民族交融 开明包容
(1)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五)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唐朝时期的民族与边疆管理:
中央政府
大都护府
都督府
羁縻州
长官为各民族首领
北:安北、单于
西北:安西、北庭
东北:安东都护府
南:安南都护府
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并未中断
1.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绍兴和议
榷场贸易
榷场贸易
南北面官
仿宋建制
猛安谋克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六)辽宋夏金元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七)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1 、元朝:结束多民族政权并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蒙古族))
★中央机构:宣政院(负责宗教与西藏)
★民族政策:(1)行汉法
(2)差别对待(四等人制)
★边疆管理:
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倾向
云南东北:设行省,征发赋役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西藏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汉唐王朝将于辽阔,对内陆边疆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七)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2、明朝:元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
★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
★边疆管理:
(1)北方:
①修筑长城,布置“九边”军镇
②开放马市,开展贸易
九边重镇:不仅是明政府同蒙古族的战场,也是汉族人民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互市贸易的场所。
材料:通过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的供给,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杜君立《历史的慰藉》
茶
马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
(北方有元朝残余势力)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七)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2、明朝:元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
★边疆管理:
(2)东北:设都司、卫、所,加强对女真等族的管理。
(3)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等卫。
西北
(5)西南:设土司。(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置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接受朝廷征调军兵,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4)西藏:
①敕封“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③经济交流:贡赐、茶马贸易
土司
西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卫所分布集中的区域主要有四类:都城、元朝残余势力附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遭受外来侵略的边疆地区。
一类:明朝的都城附近。两个都城中的一个(南京或者北京)附近。理由:是皇宫所在地,也是政治经济中心,当然也是国防要地;
二类:北部与蒙古族交界地带(大约长城一带),应该是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的要害地带。理由:明朝是灭亡了元朝(蒙古政权)才建立的,设立卫所有利于保护北部边境安全;保护我国的农耕经济;
三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区域。理由: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会设置集中分布的卫所;
四类:容易遭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理由:这是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明朝曾遭受过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安全,会设立集中分布的卫所。
明朝的卫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特别是边疆卫所的设立,有利于边防的巩固稳定和边疆的开发;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卫所制度逐渐瓦解。
理藩院
(中央机构)
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满蒙联姻,控制漠南蒙古
新疆:1757年彻底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东归
册封达赖和班禅;
1727年起派驻藏大臣;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改土归流
内地18省:总督—巡抚
将军辖区
办事大臣辖区
3、清朝:明末农民起义,清军于1644年入关,迁都北京,满族入主中原。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七)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3、清朝:明末农民起义,清军于1644年入关,迁都北京,满族入主中原。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七)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归纳:清朝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方式:设置机构;联姻;军事斗争;册封宗教领袖;颁布法律;改土归流
特点:继承发展、形式多样、设立机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重视法律、剿抚并用
意义:推动了边疆开发,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民族交融,增强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促进了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
朝代 表现 影响
先秦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
海路交流活跃:常骏出航到赤土国;日本派遣唐使。
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渐趋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
以中原为核心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交往交流
郑和下西洋;海禁
朝贡体制和
朝贡贸易体系
《尼布楚条约》、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与外部世界交往扩大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
海陆都很通畅
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海路渐趋发达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四)明清时期:走向封闭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①“海禁”政策:严禁民间海外贸易。
“寸板不许下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敕马戛尔尼谕》
郑和下西洋与“海禁政策是否矛盾”?
不矛盾,郑和下西洋是官方推行的朝贡贸易,“海禁”针对的是民间私人贸易。
进步性: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领先于新航路开辟;增进了文明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局限性: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阅读材料,想一想: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学思之窗(P68)
(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 ——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梁廷枏(nán)《粤海关志》卷25《行商》
局部开放沿海地区
允许私人海外贸易
征收海外贸易税
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只许“十三行”对外贸易
政策从鼓励对外贸易到限制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走向封闭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2)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朝贡体系受冲击,转向闭关锁国。
条约体系 朝贡体制
平等外交 VS 宗藩关系
开拓市场 闭关锁国
自由贸易 VS 朝贡贸易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明清时期:走向封闭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知识拓展:朝贡体系
阅读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
①政府垄断、控制
②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
③“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
④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④以儒家价值为基础
⑤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
⑥结构稳定,维系千年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发生了全面的碰撞 。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