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问题:何为近代民族国家?有哪些基本要素?
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民族组建了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权力不受任何外国政府的干涉和制约,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中央集权,并有足够的力量控制疆土以内的任何地方政府。——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民族国家是一个拥有国家主权的政治实体……拥有比较稳定的疆域,能够为发展现代经济提供基本的保障,其政权的合法性得到了全体国民的认同,国民也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表明这种认同。
——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确定的领土和疆域
独立主权
主权在民(民族、人民)
共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
中央集权政府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二、国际关系:国际法与外交制度
民族国家推动了国际法的产生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一)神权国家:中世纪
广大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或者生长于斯的地方集团的忠诚,要么是对基督教的顶礼膜拜……人民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图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政治分裂,民族和国家意识淡薄
11c卡诺莎之行
1、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带来的分裂割据;教会权威至上,王权削弱
2、经济上: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相对封闭。
3、文化上:基督教普世主义思想掩盖了民族特性。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二)王权国家:15世纪前后,王权得到加强
材料一:1455年至1485年,英国爆发了红白玫瑰战争。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为结束,也结束了法国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开启了都铎王朝的统治。在这场战争中,两大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如恩格斯所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材料二:1346-1350年黑死病大规模袭击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全欧人口损失了近30%。这场黑死病严重削弱了封建与教会势力。
材料三: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材料四: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 ——李堃
1、背景/原因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二)王权国家:15世纪前后,王权得到加强
1、背景/原因
①政治: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促进了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传播。
②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各国世俗权力(教随国定),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③民族: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④经济: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王权与市民联盟。(根本原因)
进入16世纪,阻碍国家统一与社会进步的因素:封建神权、封建领主。而此时的王权便成为时代进步的力量与象征。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英王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议会的支持下,他宣布脱离教皇管辖。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民族教会——英国国教。至此,英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
①英国王权专制统治建立
“朕即国家”,自称太阳王。严厉镇压反叛贵族;建造凡尔赛宫,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王室。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要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推行重商主义。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法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②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扩展: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国王既是世俗领袖,也是宗教领袖。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二)王权国家:15世纪前后,王权得到加强
2、表现/代表国家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三)公民国家:
1、背景/原因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入手,认为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在这个“祖国”中,所有成员都是独立的公民,都享有自由和权利,并将获得利益和幸福。因此,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便成为民族国家的两大基石和终极目标。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专制之下无祖国”——启蒙思想家重新考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专制王权国家 民族国家
主权归属
国民身份
政体
国王(个人)
臣民
专制
民族(共同体)
公民
民主
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
——1789《人权宣言》
专制王权国家
民族国家
≠
“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 ——陈文海《法国史》
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三)公民国家:
1、背景/原因总结
(1)经济:
(2)政治:
(3)文化:
专制王权国家形成;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推动;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法国的民族英雄:
圣女贞德
1795年7月14日法国督政府宣布定此曲为国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过的三部共和国宪法皆定马赛曲为共和国国歌。
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节,直至今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在法国,每年国庆节的阅兵式是庆典活动的重头戏。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
通过上述图片材料,谈谈民族国家产生的表现?
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由对个人的认同变成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②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
③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
(三)公民国家: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2、表现
(三)公民国家:
一、民族国家:神权国家—王权国家—公民国家
3、影响
进步性:
①政治: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②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③思想:通过国家政策制造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文化。
④国际关系: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开启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消极性:①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会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
②民族主义带有扩张性,会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年全国1卷第41题)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017年全国1卷第41题)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材料: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
——王铁崖《国际法》
比较项目 国内法 国际法
法律关系主体 一国境内自然人、法人 国家、部分政府间国际组织
调整对象 自然人、法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关系
立法方式 国内立法机关制定 国家间协议制定
强制力依据 政府意志 各国共同意志
强制方式 通过司法、执法机构强制执行 依赖于个别惩罚或集体行动
(一)国际法含义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二)国际法背景
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之初,各国以强调各自之主权、扩大本国利益为务,使得武力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仲裁者,由此而使整个欧洲成为一个你争我斗的决斗场,国对国正如狼对狼的自然状态……呼唤最基本的、普遍的道德戒律与普遍适用的处理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显得尤为迫切。
——高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
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三)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①奠定基础: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条约的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格劳秀斯
(1583—1645)
材料:17世纪,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
①反对掠夺战争,拥护和平
③各国主权平等
②国际法高于国内法
①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的危害;
②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②确立原则: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三)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材料:(三十年战争)战争的爆发与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诸侯争权和王朝争霸有密切联系,交战的一方是神圣罗马帝国福音教邦国等级、诸侯以及与之结盟的丹麦、瑞典和法国,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另一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其支持者主要有教皇和波兰。……这些战争都不仅仅是为了某一所谓神圣原则而进行的战斗,而是具有明确整治目的的宗教战争,或者说是打着宗教旗号的政治战争。 ——孙立新《德国通史》
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患、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
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
②确立原则: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三)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意义:
第一次以条约形式确定了国家主权与主权平等(平等和主权)原则
①开创了用国家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②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618——1625—————1648
三十年战争
国际法形成
国际法奠基
1789——————1815
大革命到拿破仑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维也纳体系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三)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③范围扩大:
1815年,欧洲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1815维也纳会议,英、俄、奥、普、葡、法、瑞典七国签署《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概念补充】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反法同盟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由俄、英、普、法四大国操纵,最后决定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19世纪初,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如何评价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积极: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一战。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四)外交制度的建立
第一等级
大使和教皇使节
或教廷大使
第二等级
特使
第三等级
常驻公使
第四等级
代办
【历史纵横】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中国近代外交的艰难转型
1793年马嘎尔尼使华事件,当时的中国是有皇朝无外交,坚守天下观而无世界观。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外交事务,该机构的设置是旧式外交体制应对外来挑战的反应,也表明中国在外交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丁韪(wěi)良
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国际法原理》一书翻译成中文,名为《万国公法》,清政府拨款将其刊印发行,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1876年,郭嵩焘率随员出使英国,在伦敦设立使馆,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郭嵩焘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五)中国近代外交的艰难转型
十月 革命后
一战后
二战后
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联盟成立
①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②“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
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评价
1928年《非战公约》,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①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②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①国联“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
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②联合国更具有普遍性,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
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比较国联和联合国
对国际法影响的异同
相
同
不同
三、二十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十月 革命后
一战后
二战后
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1928年《非战公约》,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国际联盟成立
①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②“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评价
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评价
积极:国际法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平和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国际和平。
三、二十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过程
16世纪
《战争与和平法》
维也纳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国联
《联合国宪章》
非战公约
二战后国际法发展
国际法院
1625
1648
1815
1920
1928
1945
1946
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16-19世纪,西方
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
1917
十月革命开辟国际法新阶段
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独立,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小结
时空坐标: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2、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