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故宫博物院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词语解释
矫 健
强壮有力;英勇威武,身手敏捷。
攒 动
拥挤在一起晃动。
缭 绕
回环旋转。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肃 穆
严丝合缝
缝隙密合,比喻言行周密,没有一点漏洞。
井然有序
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完整—— 精美——
统一—— 笔直——
明显——朦胧
破损
粗陋
分散
弯曲
反义词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它的地位是怎样的?
北京,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故宫规模多大?
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
(1-2)
第二部分
(3—15)
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各大建筑。
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第三部分
(16)
初读感知
课文解析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故宫的建筑的?重点介绍了哪些建筑?
课文是按游览顺序(空间方位顺序),由南向北介绍故宫的。
重点介绍了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花。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映衬,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列数字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太和殿色彩鲜明
课文解析
观察顺序:从下到上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盘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设计装饰大多选用龙的图案
介绍故宫建筑布局时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前三殿是“前朝”,是皇帝处理国事的主要场所,是故宫的主要建筑,代表着故宫的建筑风格,这些内容是详写。
后三宫是“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所以这些内容是略写。
在详写的部分中,课文同样注意了内容的主与次,“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所以详写;而其他两殿则略写。
可以。在旅游解说词中,既要有建筑物的详细介绍,方便游客对建筑物有明晰的印象,又要有故事类的介绍,增加解说的生动形象性,吸引游客的注意。
材料二”这部分内容能否作为旅游解说词?
结合课文内容,为你的家人设计一份“故宫一日游”路线图。
午门 武英殿 文华殿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养心殿
西六宫区 御花园 东六宫区
奉先殿 宁寿宫区 神武门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太和殿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随堂思考
“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有哪些方位词?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
正中
上面
背后
两旁
中央
周围
下面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主要介绍景山并记述在景山高处回望故宫的景象,再一次赞叹故宫宏伟的建筑与和谐统一的布局。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呼应前文,结构完整。
课文主旨
本课四则材料,分别从建筑特点、建筑逸事、参观路线和平面示意图等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故宫的完整的介绍,突出了故宫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赞扬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1.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
3.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课堂演练
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缩句: 。
(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成肯定句:
改成反问句:
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