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08: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央行政机构和赋税制度的基本演变情况。
2.运用史料对比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两税法去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
3.利用时间轴,将选官制度的变革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下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
4.通过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学习,得出制度创新是大一统王朝绚烂辉煌的重要保障。
二、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难点: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特点、评价。
三、教学过程——基础感知
知识点一:选官制度
阅读教材第一目正文内容明确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阅读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并结合材料,分析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一: 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选举权被地方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副实,桓帝时有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3、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学思之窗”并结合下列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东晋至此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选读)材料二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知识学习被限制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
——摘编自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两问完成下表填写。
时代 选官制度 措施 标准
夏商周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春秋战国、秦 养士、军功、客卿
汉代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 才学
发展趋势 (可从选官标准、选拔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等方面进行总结)
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
1、阅读教材第二目的内容,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及中央机构名称和权力运行情况,并概括其异同点
2、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材料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
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阅读教材第二目的内容,根据材料试着画出三省六部制运行流程图,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下的民主”。(此问题等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两问,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中枢机构设置 权力配置与运作
秦、西汉初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汉武帝及以后
东汉 三公与尚书台 三公徒有虚名,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佐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
知识点三:赋税制度
1、阅读教材第三目,理解租庸调制的概念。
2、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结合材料,分析唐代中期后赋税制度暴露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材料一: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
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杨炎“请作两税法”疏
3、阅读教材第三目,结合第三目“史料阅读”,完成下表。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调整后作用
征税标准 以人丁为主
征税项目 田租、户调、力役、杂税
征税对象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征税次数 一次 征税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
征收形势 实物、劳役 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阅读教材课后“问题探究”并结合材料,请你评价陆贽对两税法的看法。从研究两税法的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重赋》的史料价值。
材料: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
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
——摘编自张菱《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