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天立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停在地球表面的人造卫星是天体 B. 月球属于行星
C. 星际物质不是天体 D. 恒星发光发热
2. 关于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地月系B. ②太阳系C. ③是河外星系D. ⑤是可观测宇宙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 B. 太阳系中没有彗星
C. 流星发光是因为和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 D. 陨石是天体
4. 不是八大行星绕着太阳转的运动特征的是( )
A. 公转方向一致 B. 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C. 公转轨道基本一个平面内 D. 公转轨道面倾角很大
5. 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一组是( )
A. 金星、地球、火星、水星 B. 水星、地球、木星、土星
C. 金星、地球、火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 2014年4月9日,我国观察到了“火星冲日”奇观。“冲日”指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发生的天文现象。图中正确表示此次“火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比邻星)的故事。如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
A. 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 B. 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 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 D. 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8. 不是地球的普通性表现的是( )
A. 地区的体积质量不特殊 B. 地球的运动特征不特殊
C. 地球的距离远近不特殊 D. 地球大气成分不特殊
9.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A. 星光闪烁的流星 B. 轮廓模糊的行星
C. 一闪即逝的彗星 D. 圆缺多变的月亮
10. 地球上存在生命自身条件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产生适宜温度与日地距离适中有关
B. 液态的水的产生与适宜的温度有关
C. 适宜的大气产生的条件只与地球的体积质量有关
D. 产生适宜温度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当有关
11. 关于太阳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固体球
B. 太阳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C. 主要组成成分是氦和氮
D. 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12.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纬度越高,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
B.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气温越高
C.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
D.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负相关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副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实际上,画中“乌鸦”是什么,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
A. 太阳耀斑;色球层 B. 太阳黑子;光球层
C. 日珥;日冕层 D. 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
14. 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温带乔木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呈正相关 B. 呈负相关 C. 呈正比例 D. 没有相关性
16. 此图反映太阳活动( )
A. 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B. 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高空的电离层
C. 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影响地球气候,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17. 关于岩层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越古老的岩层,化石越高级
B. 同一时代的岩层,化石一般相同或者相似
C. 地质学家可根据岩层中的化石研究地球历史
D. 不是所有岩石都有化石
18. 下列选项不是地质年代表划分依据的是( )
A. 地层顺序B. 生物演化阶段C. 岩石年龄 D. 大气成分
19. 下列不属于前寒武纪时代的是( )
A. 显生宙 B. 冥古宙 C. 太古宙 D. 元古宙
20. 前寒武纪时间范围是( )
A. 距今46亿-5.41亿 B. 距今46亿-4.84亿年
C. 距今46亿-5.21亿 D. 距今46亿-4.91亿
21. 下列是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开始的主要原因的是( )
A. 硬体动物的出现 B. 软体动物的出现 C. 蓝藻的出现 D. 有机质的出现
22. 下列关于前寒武纪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古宙时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B. 冥古宙出现了蓝藻,能够制造氧气
C. 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出现了真核生物D. 主要的成煤期
23.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
A 干燥、冷热多变 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 湿润、森林茂密 D. 寒冷、冰雪广布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地层含有笔石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鱼类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d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且含有煤层,e地层中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组合正确的是( )
A a地层——前寒武纪 B. b——早古生代
C. c地层——晚古生代 D. d——新生代
25. 形成d地层煤层的主要植物类型是(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第Ⅱ卷
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 读太阳系模式图(甲图)和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甲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E行星是________(填名称)。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________和_________。(填名称)
(3)指出乙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4分)
除乙图所述因素外,请说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条件。(4分)
27.中新网北京时间2022年4月13日电,中国研究团队对产自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乡一件化石的最断研究表明,这是广西首次发现的(距今约2.52亿~2.47亿年)大型鱼龙化石,并将其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下图为鱼龙复原图和地质年代图。(10分)
(1)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位于____(填“早三叠纪”或“晚三叠纪”),此时期属于____(填“④”或“③”)。
(2)④时期陆地面积____(填“扩大”或“缩小”)。
(3)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末期,恐龙____(填“灭绝”或“繁盛”),海洋中50%的____(填“无脊椎动物种类”或“裸子植物种类”)灭绝。
28.读地层与化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B、C、D岩层中最老的是 层,最年轻的是 层。
(2)地点3缺失B岩层,试分析可能的原因。(4分)
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若地点2的B岩层含有石油,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4分)
29.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根据图分析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4分)
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多的原因。(4分)
(3)分析丙地夏季太阳辐射能强的原因。(4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CDA 6-10 BBDDC 11-15DCBCA 16-20DADAA 21-25 ACCCD
二、综合题
26、(1) ①. C ②. 土星
(2) ①. 金星 ②. 火星
(3)影响因素:温度条件。理由:“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4)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
27、(1) ①. 早三叠纪 ②. ④
(2)扩大 (3) ①. 灭绝 ②. 无脊椎动物种类
28、(1)A D
(2)可能一:当时地点3为高地,没有发生沉积,不能形成B岩层。
可能二:当时地点3发生沉积形成了B岩层,后又上升为高地,被外力侵蚀掉。
暖湿的陆生环境。温暖的浅海环境。
29、(1)分布不均;青藏高原最多,四川盆地最少;东南向西北递减。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度高,削弱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多;高山气候,晴天多;海拔高,日照时数长;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3)夏季,昼比较长,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