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7 10:26:27

文档简介

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一)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非选择题)第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2小题,每小题2.5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成功进入预定轨道,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天体的是
A.成功对接核心舱的飞船 B.刚发射的飞船
C.待发射的飞船 D.着陆后的飞船
2.下列不属于“神舟十四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所属天体系统的是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再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是地球流浪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第二步弹射出太阳系过程中,地球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C.金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
4.地球抵达新家园后,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2019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6.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材料中“宜居带”与“T-1”的距离最有可能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
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
C.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当行星和太阳都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且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叫作行星合日。2021年10月9日16时19分,天空中可见水星合日景观。下图为“水星合日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行星中,能出现合日景观的是
A.火星 B.金星
C.木星 D.天王星
8.水星上没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距日太近
B.大气太薄
C.质量太小
D.水域太广
“太阳暗条”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上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据此回答9~10题。
9.产生太阳暗条的日珥出现在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
10.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
A.航天航空企业 B.物流公司
C.煤炭开采企业 D.钢铁公司
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第24个和第25个太阳周期之间的太阳最小值,即太阳最不活跃的时期(太阳活动极小年),发生在2019年12月,黑子数降至1.8个。下图是“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第25个太阳周期中,太阳黑子数将在某一年达到最高峰,大约为115个太阳黑子,推测该年(太阳活动极大年)是
A.2030年 B.2025年
C.2014年 D.2020年
12.在太阳活动最活跃时,带来的影响是
A.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B.会减少对人造卫星的破坏
C.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有线通信
D.成都能看到极光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减少
B.分布较均衡
C.东多西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生长 B.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 D.大气的运动
15.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拉萨、②新疆、③哈尔滨、④成都,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 920 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16~17题。
16.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人口少 B.气温高
C.纬度低 D.海拔高
17.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_____羊群的活动空间,_____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A.减少,减少 B.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少 D.减少,增大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借助古生物学研究,利用测年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探讨地球生命发展的规律。据此完成18~19题。
18.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9.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是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  ②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③确定地壳运动的类型  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穗花杉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为12~19℃,年降水量为500~2 000 mm,年相对湿度大于85%的地区。科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道虎沟村的某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距今1.6亿年的穗花杉植物化石。下图为穗花杉化石,下表为“地质年代表(部分)”。据此完成20~22题。
显 生 宙 新生代 第四纪 距今260万年~今天
新近纪 距今2 300万年~260万年
古近纪 距今6 600万年~2 300万年
中生代 白垩纪 距今1.45亿年~0.66亿年
侏罗纪 距今2.01亿年~1.45亿年
三叠纪 距今2.52亿年~2.01亿年
20.穗花杉繁盛的地质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的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暖干燥 D.温凉潮湿
21.若博物馆要给穗花杉化石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
A.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 B.太古宙—泥盆纪—中生代
C.元古宙—中生代—白垩纪 D.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
22.下列关于上表中各地质时期生物化石特点的描述,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第四纪地层含有表中时期最低级、最简单的生物化石
B.新生代和侏罗纪的地层中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化石
C.新近纪地层含有比白垩纪更高级、更复杂的生物化石
D.三叠纪地层含有比古近纪更高级、更复杂的生物化石
2019年,在墨西哥某古代人工陷阱的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如图为猛犸象复原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科学家研究认为,猛犸象身披黑色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据此推测猛犸象生存的气候条件是
A.寒冷 B.炎热
C.多雨 D.干旱
24.推测该批猛犸象可能生存于
A.侏罗纪
B.白垩纪
C.古近纪
D.第四纪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5.59°N,102.08°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多地震感明显。预警系统在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第4秒发出预警,给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据此完成25~26题。
25.此次泸定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地壳 D.下地幔
26.此次地震提前发布预警主要依据是纵波和横波的
A.通过物质不同 B.传播速度不同
C.传播方向不同 D.持续时间不同
2017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壳下部 B.地幔 C.地壳上部 D.地表
28.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右图为“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大气圈
3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演化的 B.地球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C.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 D.地球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右图所示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比例。读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关于各字母代表的成分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32.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主要还有
A.氨气(NH3) B.臭氧(O3)
C.甲烷(CH4) D.水汽和杂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共20分。)
33.阅读下面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1为“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
(1)依据图1,A界面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2分),说明横波在B处消失的原因。(2分)
(2)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不连续面字母)。(2分)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那么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2分)
(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当时_________动物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该时期是重要的_________时期。(2分)
34.阅读下面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表是地球和火星的相关材料。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赤道半径 (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 1 1
火星 227.9 3 396 约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1)地球所处的四级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___________;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火星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位于第_________(填数字)轨道上;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填“长”或“短”)。(3分)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_______(填“高”或“低”)。(2分)
(3)某Z同学认为火星上不会有高级智慧生命,根据上表数据为其观点成立分析说明。(5分)列五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一)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3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80分)
1~5:ACADB 6~10:CBDBA 11~15:BADCA
16~20:DCBBD 21~25:ACADC 26~30:BBCAD 31~32:CD
二、非选择题(2个小题,共20分)
33.(10分)
(1)明显(1分)加快(1分);物质形态发生改变,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分)
(2)地壳(1分) B(1分)
(3)色球(1分) 太阳黑子(1分)
(4)爬行(1分) 成煤(1分)
34.(10分)
(1)地月系(1分);四(1分);长(1分)
(2)自转周期(1分);低(1分)
(3)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1分),温度条件比地球差(1分);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2分),吸引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1分),不具备孕育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