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4 21: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试卷是蔚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在横线上准确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千里之行,       。(《老子》)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4)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5)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8)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9)海内存知己, 。(杜牧《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10)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5分)
春来了,阳光明媚。绿意一直màn延到窗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坪,每一株嫩茎都迎风伸展。再细看那花朵,一簇簇、一团团地盛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透亮,如水晶般晶yíng,折射着不一样的光彩。阳光撒在花瓣上,给花瓣镀上了一层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嫩茎 一簇簇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màn延 晶yíng
(3)上面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改为   (1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尽管他这次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B、学校将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菲同学代表班级参赛。
C、对你的处境,大家都很同情,但你在国外,我们实在鞭长莫及。
D、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B、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C、中国愿同欧洲加深相互信任和了解,深化和扩大各领域的合作。
D、通过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阅读下面的材料。(4分)
中新社北京2014年12月13日电(记者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燕)“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用两千多年前中国智者管子的语录告诉世界中国以史为鉴、维护和平的决心。
77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人惨遭杀戮,成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让国人为之悲痛。
77年后的今天,站立起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首次用举国同祭的形式,缅怀一个民族的深重苦难。现场拉响防空警报、宣读和平宣言、揭幕国家公祭鼎、放飞和平鸽……13亿中国人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团结一心,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简述这次国家公祭活动的意义。(2分)
6、阅读名著节选,回答问题。(5分)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     》,该书中主人公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1 ( http: / / www.21cnjy.com )2岁的时候就被迫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分)
(2)所选文段是写主人公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 的性格。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 。(2分)
7、走进汉字。(6分)
(1)观察右侧的图画,完成相关题目。
①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2分)
                    
                    
                    
②写出你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升温,目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 57% 83% 79%
结论: (2分)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品读古诗,完成8—9两题。(5分)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得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字,试作简要分析。(2分)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上章②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②章:奏章。③谢:谢罪。④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⑤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⑥诮:qiào,责备。⑦大司马:官名。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故虽有名马(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③自以久在外( ) ④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
12、【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2分)
13、【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2分)
1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
(三)阅读《列车上》,完成15—18题。(11分)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 ”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5、 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2分)
16、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2分)
第一次:失望; 第二次: ; 第三次:尴尬; 第四次: 。
17、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针对小说中 “我”的几次遭遇,你有何感想?(3分)
18、联系全文,试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4分)
(四)阅读琦君的《外祖父的白胡须》(节选),完成19—23题。(15分)
①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小帮工阿根说财神爷就是这个样儿,他听一个小偷亲口讲给他听的。
②那个小偷有一夜来我家偷东西,在谷仓里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担谷子,刚挑到后门口,却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站在门边,拿手一指,他那担谷子就重得的再也挑不动了。他吓得把扁担丢下,拔腿想跑,老公公却开口了:“站住不要跑。告诉你,我是这家的财神爷,你想偷东西是偷不走的。你没有钱,我给你两块洋钱,你以后不要再做贼了。”他就摸出两块亮晃晃的银元给他,叫他快走。小偷从此不敢到我家偷东西了。所以地方上人人都知道我家的财神爷最灵、最管事。外祖父却摸着胡子笑眯眯地说:“哪一家都有个财神爷,就看这一家做事待人怎么样。”
③冬天,他最喜欢叫我端两张竹椅,并排儿坐在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矮墙边晒太阳。夏天就坐在那儿乘凉,听他讲那讲不完的故事。妈妈怕他累,叫我换张靠背藤椅给他,他都不要。那时他七十多岁,腰杆挺得直直的,没有一点佝偻的老态。
④坐在后门口的一件有趣的工作,就是编小竹笼。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祖父用小刀把竹签削成细细的,教我编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笼子。笼子里面放圆卵石,编好了扔着玩。有一次,我捉了一只金龟子塞在里面,外祖父一定要我把它放走,他说虫子也不可随便虐待的。他指着墙角边正在排着队伍搬运食物的蚂蚁说:“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地把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才回家的。”他常常故意丢一点糕饼在墙边,坐在那儿守着蚂蚁搬运,嘴角一直挂着微笑。妈妈说外祖父会长寿,就是因为他看世上什么都是好玩的。
⑤要饭的看见他坐在后门口,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伸手向他讨钱。他就掏出枚铜钱给他。一会儿,又来一个,他再掏一枚给他。一直到铜钱掏完为止,摇摇手说:“今天没有了,明天我换了铜子你们再来。”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女乞丐向外祖父讨了一枚铜钱,不到两个钟头,她又背了个孩子再来讨。我告诉外祖父说:“她已经来过了。”他像听也没听见,又给她一枚。我问他:“您为什么不看看清楚,她明明是欺骗。”他说:“孩子,天底下的事就这样,她来骗你,你只要不被她骗就是了。一枚铜钱,在她眼里比斗笠还大,多给她一枚,她多高兴?这么多讨饭的,有的人确是好吃懒做,但有的真是因为贫穷。我有多的,就给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从前自己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钱的的功效就很大了。”他喷了口烟,问我:“你懂不懂?”
⑥“懂是懂,不过我不大赞成拿钱给骗子。”我说。
⑦“骗人的人也可以感化的……”
⑧他忽然轻声轻气地问我:“你知不知道那一次财神爷吓走了小偷是怎么回事?”“不知道。”
⑨“你别告诉别人,那个白胡子财神爷就是我呀!”
⑩“外公,您真好玩,那个小偷一定不知道。”
“他知道,他不好意思说,故意那么告诉人的。我给他两块银元,劝说他一顿,他以后就去学手艺,没有再做小偷了。”
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使我一直不会忘记。“施比受更为有福。”这是中外古今不变的真理。外祖父就是一位专门赐予快乐给人们的仁慈老人。
记得那一年腊月廿八,乡下演庙戏,天下着大雪,冻得手脚都僵硬了。外祖父点起灯笼,穿着钉鞋,对我和小帮工阿喜说:“走,我们看戏去。”
“我不去,外公,太冷了。”“公公都不怕冷,你怕冷?走。”
他一手牵着我,一手提着灯笼,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背着长板凳,外祖父的钉鞋踩在雪地里,发出沙沙的清脆声音。戏开锣了,正殿里冷冷清清不到三十个人。台上演的是我看厌了的“投军别窑”,一男一女哑着嗓子不知在唱什么,武生旧兮兮的长靠后背,旗子都只剩下两根,没精打采地垂下来。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就拼命拍手叫好,并给台上递去一块银元。
回家的路上,我埋怨道:“什么破戏,看它干什么?”
“你不懂,戏班子怪可怜的,台下没人看,叫他们怎么演下去。所以我们得捧场。”
“你还给他一块大洋呢。”
“让他们打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
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
如今外祖父已仙逝多年。每当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
1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的标题有何作用。(3分)
                                        
                                        
20、试概括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来刻画人物的,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试加以分析。(3分)
                                        
                                        
21、“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的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才回家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2、看戏回家途中“红灯笼的光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请你体会此处描写的作用?(3分)
                                        
                                        
23、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每当我抬头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请你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三、思考与写作(40分)
24. 作为一名初中生,家长、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心、呵护和帮助,其实,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时候更需要理解,有时候更需要信任,有时我更需要独立……
请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字数600字左右;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书写分3分(包含在40分内)。
200
400
600
800
2014/2015学年度盐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嫩茎 jīng 一簇簇 cù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màn延 蔓 晶yíng 莹
(3)上面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撒 改为 洒
3、(D)(2分)
4、(A)(2分)
5、阅读新闻和图片,答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我 国 举 行 南 京 大 屠 杀 死 难 者 国 家 公 祭 仪 式
(2)简述这次国家公祭活动的意义。(2分)
这次国家公祭仪式旨在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意思对即可)
6、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补考时,他把烟末撒在神父家的面团里(与神父闹矛盾或反抗神父对他的不公正待遇) 朱赫来(3分)
(2)乐观(其他如“顽强”“不向命运屈服”“永不言败”等也可) 从事文学创作(或“写作”) (2分)
7、(1)①书写工具经历了毛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钢笔、电脑的鼠标书写的发展变化过程,工整美观的“汉字”变成歪斜难看的“汉字”。(2分)②科技虽能满足人类需求,给生活带来便利,为人类造福,具有正面价值;但它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书写工具虽然不断进步,但人们书写的汉字却越来越不规范,对电脑的过分依赖,忽略了汉字的书写练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担忧。(2分)
(2)全球掀起汉语热, 国内汉语素养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降,民族语言发展堪忧。或全球(世界各地)“汉语热”迅速升温,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却在下降。(意思对即可,不超过规定的字数)(2分)
二 、阅读与理解(46分)
8、“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我军将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饱满,严阵以待,昂扬的斗志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或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2分)
9、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1分),歌颂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分),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1分)。(3分)
10、即使 尚且 认为 全,都(4分)
11、①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2分)
②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2分)
12、有人提醒光武帝冯异有谋反之心(1分),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1分)
13、【甲】文:埋没、摧残人才(1分);【乙】文:信任、保护人才。(1分)
14、言之成理即可(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认为一匹马只要能尽力展示出自己的才能那么即使没有伯乐也不会被埋没;反之,如果有伯乐而千里马不把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试问伯乐能发现它是千里马吗?所以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要像千里马那样等着别人去发现。 “伯乐相马”虽是一种选择人才的方法,但“毛遂自荐”则是一种更加有利于展示才能的方法。)。(3分)
15、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引出下文“我”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2分)
16、苦笑 呆滞(2分)
17、对“我”怀有戒备之心,不愿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交流(1分) 感想:①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②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2分)
18、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2分)。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分)。
19、标题“外祖父的白胡须”,既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外祖父鲜明的特征,交代了文章叙写的对象,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出读者阅读的兴趣。(3分,写出两点即可)
20、主要写了四件事:给小偷银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劝他改过;教我编小笼子;给要饭的铜钱;看戏,给戏班子捧场。(2分)表现了外祖父是一个宽容而又慈祥、淳朴富有童心、朴实而又大方、乐善好施,对生活充满爱心积极而又乐观的人。(1分)(意思对即可)
21、既表现了蚂蚁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不自私的团队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也表现了外祖父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善于引导教育“我”,培养“我”健全的人格,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良师益友。(3分)
22、渲染出一种美好祥和气氛,烘托出外祖父的美好形象,表达了我对外祖父的崇敬(热爱、赞美)之情。(3分)
23、内容上突出我对外祖父思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外祖父对我、对生活、对世界的爱,点明了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照应开头,呼应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的精妙的构思。(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