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同步练习:第三课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同步练习:第三课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5 20:27:06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学习重点 1.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2.体会正确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意义。3.培养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汉字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 
答案 汉字结构复杂讲究,多用合体字,而每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有形有音有义,因而围绕汉字的结构可创造出无数妙趣横生的典故。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汉字的偏旁部首有何作用?
答: 
答案 汉字的偏旁部首,除了表示意义外,有些还能使人联想到相应的形象。因此,同偏旁字的集中使用,每每使字句排列与内容相映成趣,给人以“见字如面”的感觉。
2.“能产的五行偏旁”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创造了世界万物,因而与“五行”相关的事物、思想、观念等异常丰富,所以“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下收的字特别多。
汉字大多是形声字,而形声字一般是由声旁和形旁两个部件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所以,由同类偏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大多与其偏旁义有关。除五行偏旁,又如由提手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挂、拭、拉、捏、挡、抬、挑、指、捉、捞等大多跟手的动作有关;由王字旁(斜玉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瑶、瑜、理、琅、琥、璐等大多跟玉石有关。
3.阅读“多变的五行位置”,思考:汉字的构造有何特点?
答: 
答案 “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首在汉字结构中位置多变,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内可外,而且在不同位置,在写法上有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位置不一而形态各异,与其他部件组合差不多包括了汉字合体字组合模式的全部四大类十三小类,可谓形式多样。
汉字的构造是灵活多样的,同一部件在不同汉字中出现时,其位置不一,形态不一,且与其他部件的搭配方式也大不一样。
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十四种:
(1)左右结构 如:挣、伟、休
(2)上下结构 如:忘、苗、字
(3)上中下结构 如:煎、黍
(4)左中右结构 如:湖、椭
(5)上右包围结构 如:句、式
(6)上左包围结构 如:庙、病、尼
(7)下左包围结构 如:建、连、毯
(8)下右包围结构 如:斗、头
(9)上三包围结构 如:同、问、周
(10)下三包围结构 如:击、凶、画
(11)左三包围结构 如:区、巨、匠
(12)全包围结构 如:囚、团、国
(13)框架结构 如:爽、坐、夹
(14)单体结构 如:丈、甲、且
1.汉字有几种常见的“笔画”?笔画的组合位置有几种?
答: 
答案 笔画是“汉字房屋”的最小构件,最基本的、较为常见的笔画有5种,即“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笔画的组合位置有三种:一是笔画彼此分离,二是笔画和笔画相连接,三是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2.什么是汉字的“部件”?什么是汉字的“偏旁”?
答: 
答案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有的笔画就是一个部件,有的不管笔画多么复杂,如果串联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还有的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做是部件。
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3.笔顺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答: 
答案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等等。
4.“拆字”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答: 
答案 从大到小,层层剥离,直到最小的部件为止。①要考虑分出来的部件能否再作为其他字的部件。②对于复杂的汉字,不止一个结构层次,不能一下子拆到最小结构,而要分级拆分。
1.下列关于对“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能够和其他部件构成数量众多的汉字。
B.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的汉字的意义大多数与五行有关。
C.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了缤纷的世界万物,于是在为那些“五行相生”所产之物造字时,也多采用它所属的五行做偏旁。这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下收字多的原因。
D.“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还能以固定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答案 D
解析 五行偏旁在不同位置上的形态是不固定的。
2.下列关于汉字结构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组合模式有四大类十三小类。
B.同一部首出现在汉字的不同位置时,其形态大小可以不同。
C.“坐”“巫”从结构上看,是两个并列结构的汉字。
D.汉字的部件在汉字里所占比例的大小,主要看部件笔画数的繁简。笔画繁的,宽度和高度就大些;相反就小些。
答案 C
解析 “坐”“巫”是框架结构的汉字。
3.下列关于汉字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偏旁是比汉字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
B.汉字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C.汉字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有偏旁。
D.汉字中的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以上,但只有其中表意的那个才是偏旁。
答案 D
解析 表音的也叫偏旁。
4.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前途。
答: 
答案 诗句中的“或”字加上“囗”成为“國”,“園”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得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地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这些情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副“拆合字”的对联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拆字和合字方法。
5.下面两个字谜,猜猜各是什么字。
(1)说不叫说,拿不叫拿。
答: 
答案 最。
解析 “最”的上面为“曰”,是“说”的意思;下面为“取”,是“拿”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却既不是“说”也不是“拿”。
(2)视而不见,听而不言。
答: 
答案 祈。
解析 “视”去掉“见”为“礻”;“听”不言,去掉“口”为“斤”。二个部件合为“祈”。
题型一 理解变形汉字在图标(徽)中的含义
例题1 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这幅图,写一段话,概述它的象征意义。
答: 
答案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明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描述说明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看清图片中的构成元素;其次,要注意图片的含意;最后,注意题目的要求。
例题2 (2009·全国Ⅰ)右
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答案 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观察标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辨别标识中的各个部分,思考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二要紧密结合题干中的介绍(“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将图形和“沈阳”“读书”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三要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将思考分析的内容表述出来,字数要符合要求。
解题技巧 (1)全面准确地认读图表内容。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对认读结果的要求,要注意两点:①结果与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②结果与源信息的一致性,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保持一致。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达也各异。因此,要根据要求,规范作答。
题型二 猜字谜
例题1 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答: 
(2)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答: 
答案 (1)梳 (2)夕
解析 (1)用“增损法”去猜,“森”砍去“林”剩下“木”,“流”失去“水”是“”,组合在一起,可知为“梳”。
(2)“夕”加一笔为“歹”,加一倍为“多”。根据字义、字形猜测。
例题2 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计的,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形特点。
(1)野径无人草丛生
(2)雨余山色浑如睡
(3)无角牛登上无峰山
(4)东南西北无弯路
答: 
答案 (1)茎(“径”去双人旁加“艹”)
(2)雪(“雨”加倒“山”)
(3)击(“牛”去撇加“凵”)
(4)置(“四”加“直”)
解析 本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来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则。
解题技巧 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最多的是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来交待谜底。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用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
②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提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测者自己判断。
③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1.仿照示例,概括说出下列漫画的寓意。(除第一幅外,任选两幅作答)
例:天——节能减排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1) 
(2) 
答案 (1)源——生命之泉需珍惜
(2)沙——乱砍滥伐酿悲剧
(3)污——害人害己的恶魔
(任选其二即可)
解析 先分析各个字的组成,再根据组成的偏旁形象地说出寓意。
2.下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什么?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 
答案 “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3.下图是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的会徽,请从构形角度说明会徽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答案 (示例)会徽采用大鼓和青花瓷鼓两大元素进行设计。鼓形的翻转显现出13个搏击项目,七巧板组图围合在鼓围之上,侧视的鼓面上置入武搏会的标志。
解析 要准确全面地解读武搏会的会徽,首先明确它由大鼓、青花瓷鼓、13个搏击项目、七巧板、武搏会的标志几部分组成,然后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叙述。
4.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体会汉字的构造规则。
(1)一口咬去多半截 (2)空山之中一亩田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牛角上边来一刀 (5)晕头转向 (6)千言万语
答: 
答案 (1)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
(2)画(“一”+“田”+“凵”)
(3)踵(“千”+“里”+“足”)
(4)解(“角”+“牛”+“刀”)
(5)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
(6)够(“句”子“多”了)
第三课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浮想联翩 故技重施 拾人牙惠 出尔反尔
B.穷兵黩武 绵里藏针 黄粱一梦 耳儒目染
C.沿木求鱼 光怪陆离 惟妙惟肖 拭目以待
D.墨守成规 厉行节约 闲情逸致 鳞次栉比
答案 D
解析 A项惠—慧。B项儒—濡。C项沿—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善长 寒暄 条分缕析 先礼后兵
B.轻佻 修葺 不稂不莠 川流不息
C.渡假 暴躁 涸辙之鲋 涣然一新
D.徜徉 荟萃 走头无路 潸然泪下
答案 B
解析 A项善—擅;C项渡—度,涣—焕;D项头—投。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利害 慰藉 不足挂齿 不辨妍媸
B.放诞 暮霭 游目骋怀 俩败俱伤
C.蹉跎 福祉 耿耿于怀 宛然可现
D.鉴诫 翰墨 数见不鲜 随行就市
答案 A
解析 B项俩—两。C项现—见。D项诫—戒。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铤而走险 管窥里测 煞废心机 恰如其份
B.深负众望 出奇致胜 崭露头脚 额首称庆
C.天翻地覆 插科打浑 称心如意 循规蹈矩
D.改弦更章 自顾不暇 当仁不让 励行节约
答案 D
解析 A项“里”应为“蠡”,“废”应为“费”,“份”应为“分”;B项“负”应为“孚”,“致”应为“制”,“脚”应为“角”,“首”应为“手”;C项“浑”应为“诨”;D项“章”应为“张”,“励”应为“厉”。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绿草如荫 开源节流 思忖 翻然悔悟
B.和衷共济 统购统销 绝招 百喙莫辩
C.貌合神离 提纲挈领 倨傲 精兵减政
D.曲意逢迎 最后通牒 堆砌 计日成功
答案 B
解析 A项荫—茵。C项减—简。D项成—程。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克隆 龃龉 潘多拉 纰漏百出
B.融资 饿殍 敲边鼓 通货膨涨
C.攀升 报负 敲竹杠 世外桃源
D.淡薄 藩蓠 双刃剑 款式新颍
答案 D
解析 A项没有错别字;B项“涨”应为“胀”;C项“报”应为“抱”;D项“蓠”应为“篱”,“颍”应为“颖”。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题纲 参与 披肝沥胆 发祥地  徇私舞敝
B.渎职 沉湎 美轮美奂 亲和力 招然若揭
C.忖度 融资 荒诞不经 造假账 牵强附会
D.蜂涌 塑象 满目疮痍 沤心沥血 轻歌曼舞
答案 C
解析 A项题—提,敝—弊;B项招—昭;D项涌—拥,象—像,沤—呕。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渲染 高潮跌起 废弛 心旷神怡
B.混沌 繁文缛节 嗽口 打架斗殴
C.赔偿 读书札记 销赃 三令五申
D.摄像 手不失卷 怄气 全神贯注
答案 C
解析 A项跌—迭。B项嗽—漱。D项失—释。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答案 A
解析 B项“利”应为“俐”。C项“违”应为“韪”。D项“谍”应为“牒”。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帐篷 跚跚来迟 对簿公堂 恃强凌弱
B.肤浅 出神入化 衣衫烂褛 韦编三绝
C.赐予 耳鬓厮磨 切中肯綮 蛛丝马迹
D.逡巡 裨官野史 方枘圆凿 戛然而止
答案 C
解析 A项“跚跚”应为“姗姗”。B项“烂”应为“褴”。D项“裨”应为“稗”。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谋取 牟取暴利 源流 渊远流长
B.黯淡 暗然无光 焕然 云蒸霞蔚
C.直言 仗义执言 棘手 痛心疾首
D.壁画 金璧辉煌 餐具 与时俱进
答案 C
解析 A项“渊”应为“源”。B项“暗”应为“黯”。D项“璧”应为“碧”。
12.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5)____________,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答案 (1)流水不腐 (2)不亦乐乎 (3)心有灵犀一点通
(4)不以规矩 (5)满招损
13.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1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抒发对生死的感慨,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谈到对生死的看法,这句是: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答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檠弓弩,________________,给其衣食。(班固《苏武传》)
(2)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________________,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答案 (1)武能网纺缴 於靬王爱之 (2)青枫浦上不胜愁
何处相思明月楼 (3)乘醉听箫鼓 异日图将好景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名句。(1)本题给出后句,要求写前句,难度较大。“缴”为易混字,“於”“靬”为难写字。(2)“枫”“浦”两字易错。(3)“乘”字易写成同音字“成”;“箫”为名词,是一种乐器,如“洞箫”,易写成“萧”字。
16.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下》)
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 (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荣辱之境 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 乱花渐欲迷人眼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外名句和课内重点句子。(1)“沮”“辩”“晓”“沧”“缘”等字易错。(2)“畔”“陆离”“昭质”等字易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