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学习重点 1.认识错别字类型。2.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归纳常见的易写错的字。3.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引子引用皇帝写的错别字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 写错别字是常见的事,稍不注意就可能写错,写错字的根本原因是不理解或曲解了字的意思。汉字,形态复杂,含义又多,很难分得清清楚楚,因此要多下工夫,不能一知半解,含糊其辞。
近些年来,社会用语不规范现象很严重,各种媒体、出版物的错别字特别多,用词不当现象也相当严重。因而人人都应当把“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当做自己的职责。
阅读“给城市洗把脸”,完成下表。
内 容
用 意
“错”字招牌
错字“百出”
写错别字也违法
答案
内 容
用 意
“错”字招牌
错别字严重影响形象,大煞风景。
错字“百出”
语言文字被“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乱造简化字,如“鸡旦(蛋)”。
②滥用外文字,如“E(异)想天开”。
③生造网络字,如“小mm(妹妹)”。
写错别字也违法
不能把写错别字当儿戏。
1.错别字是怎样产生的?
答:
答案 写错别字包括写“错字”和写“别字”两种错误。写“错字”主要是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来的“字”不成字。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另外,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也属于错别字。
2.怎样消灭错别字?
答:
答案 (1)音辨法
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如:“缀学”,此处将“辍学”(音chuò)误写成“缀学”(音zhuì)。
(2)形辨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潦”与“缭”形近音同,但形旁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意义不同。
(3)义辨法
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一愁莫展”的“愁”应改写为“筹”。“筹”的本义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或方法”,“一筹莫展”即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4)结构辨析法
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词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当然,要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仅靠上述方法还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多练多记,培养语感。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
B.剽窃 未雨绸缪 故计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贸然 向隅而泣 炙手可热 在地愿为连理枝
D.联袂 毋用置疑 摩肩接踵 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 C
解析 A项“慧”应为“惠”。B项“计”应为“技”。D项“用”应为“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深邃 隔阂 两全齐美 休戚相关
B.白皙 缱绻 荒芜人烟 猝不及防
C.气韵 端详 硕大无朋 枉口拨舌
D.遴选 商榷 供认不讳 投笔从戎
答案 D
解析 A项“齐”应为“其”。B项“芜”应为“无”。C项“拨”应为“拔”。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答案 D
解析 A项“决”应为“绝”。B项“急”应为“疾”。C项“计”应为“济”。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筹划 家具 百废待新
B.翔实 瞭望 暴燥 斐然成章
C.肖像 赢弱 修葺 搬师回朝
D.迁徙 戳穿 针砭 如愿以尝
答案 C
解析 A项“百废待新”应为“百废待兴”。B项“暴燥”应为“暴躁”。C项“赢弱”应为“羸弱”,“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D项“如愿以尝”应为“如愿以偿”。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 D
解析 A项“精络”中的“精”应为“经”。B项“同甘共苦,祸福予共”中的“予”应为“与”。C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中的“即”应为“既”。
题型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例题1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⑤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⑤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加点的字,因音同或音近而易写错。“愿”易误写作“怨”,“幽”易误写作“忧”,“报”易误写作“抱”,“近”易误写作“劲”,“僮”易误写作“童”,“渚”易误写作“诸”,“萧萧”易误写作“潇潇”。应结合语境识记,如第①题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分析,“愿”字则不易写错。)
解析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名句中大量存在,命题者常借此“刁难”考生。
例题2 ①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②为有牺牲多壮志,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答案 ①小人长戚戚 ②敢教日月换新天(其中加点的“长”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常”,“教”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叫”。可结合字形加以识记。)
解析 义近而形迥异的字在名句中也时有出现,加之读音相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
解题技巧 ①熟记初、高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和文章。
②扩大阅读面,对广泛流传的诗文、名句也要熟记。
③学习时既动脑又动手,避免书写上的错误。
④养成背诵习惯,学会巧记诗词曲文等名句名篇。
题型二 识记并正确书写汉字
例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想往 再接再励 装潢 金碧辉煌
B.疏浚 湮没无闻 寒喧 蜂涌而上
C.松弛 形将就木 神采 惹是生非
D.熨帖 真知卓见 折中 大才小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C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以下括号中是正确的写法):形(行)将就木(“行”是“将要”的意思)。虽然有“惹事”的说法,但是在“惹是生非”中要用“是”,“是”与“非”相对。A项中有两个错别字:“想(向)往”“再接再励(厉)”(“励”是“劝勉”的意思,“厉”有“磨、使锋利”的意思,“再接再厉”意为“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用的是“厉”的这个意思)。B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寒喧(暄)”“蜂涌(拥)而上”(“蜂拥而上”的“拥”是“聚集、拥挤”的意思)。D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大才(材)小用”“真知卓(灼)见”(“灼”是“明亮、透彻”的意思,“卓”是“高明、高超”的意思,“卓见”指“高深的见解”,也可以说“灼见”,意为“明白透彻的见解”,但是“真知灼见”一词的固定用法是“灼见”)。
例题2 (2013·山东)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 C
解析 A项胜—圣。B项故—固。D项箭—剑。
解题技巧 很多同学很少查字典、词典,即使查,也只注意字形,而很少去看字义,导致记忆不牢固,容易遗忘,加上识记量大,所以容易弄混。因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因此,在识记字形时,必须注意汉字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6)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 (1)鸡鸣桑树颠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烽火扬州路 (5)惶恐滩头说惶恐 (6)援疑质理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古诗文名句。(1)“颠”字易错。(2)“凝”字易错。(3)“忆”字易错。(4)“烽”字易错。(5)“惶恐”“滩”易错。(6)“援”“质理”易错。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诗经·车舝》)
答案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寄蜉蝣于天地 齐彭殇为妄作 (3)如今有谁堪摘 不相为谋 (4)钟鸣鼎食之家 景行行止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外名句和课内重点句子。(1)“知”是通假字,易错。“矣”容易漏。(2)“蜉蝣”“殇”字易错。(3)“堪摘”两字都易错。后一句为课外名句,不过较常见,关键是能背下来。(4)“鼎”字难写,后一句又出自课外,不过也是《诗经》中的名句。注意“行”“止”的写法。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6)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答案 (1)载笑载言 (2)百步九折萦岩峦 (3)浑欲不胜簪
(4)轻拢慢捻抹复挑 (5)能谤讥于市朝 (6)率疲弊之卒
(7)皆若空游无所依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内重点句子。(1)“载”字易错。(2)“萦”字易错。(3)“簪”字易错。(4)本题给出后句,要求写前句,难度较大,“拢”“捻”“抹”都容易写错。(5)“谤讥”易错。(6)“疲弊”易错。(7)“依”字易错。(8)“冯”字是通假字,容易与通假后的字混淆写错;“御”字易错。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门可罗鹊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答案 A
解析 B项鹊—雀。C项慨—概。D项蔽—敝。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朝廷 调济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 修炼 生灵涂炭 混淆视听
C.斑斓 法码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松弛 困扰 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答案 A
解析 A项济—剂,瞑—冥。B项惦—掂。C项法—砝。D项砰—怦。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窥测 慷慨激昂 提纲挈领 迅雷不即掩耳
B.临摹 幅员辽阔 法网恢恢 王顾左右而言他
C.造次 索然寡味 惨绝人圜 有志者事竟成
D.拖沓 娇生贯养 倜傥不羁 时势造英雄
答案 B
解析 A项即—及。C项圜—寰。D项贯—惯。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1.下列对文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B.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独立形成的文字,这些文字都跟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
D.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便永恒流传,如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
答案 D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恒流传,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已经消逝了。
2.按照造字法,下列汉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形字:日 月 人 木 门 马
B.指事字:二 刃 上 本 甘
C.会意字:休 囚 尘 纹 孬 牧
D.形声字:茵 闻 空 姿 园 理
答案 C
解析 “纹”为形声字。
3.下列对汉字的拆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鲜”为左右结构的会意字,鱼和羊都是美味食品,两者结合组成的“鲜”字,即为味美之意。
B.“狱”字乃两“犬”夹一“言”字,在此表示两狗争斗之时的叫声,由狗的撕咬表示争讼、狱讼之意。“狱”字用两犬守护,又形象地揭示了牢狱这一概念。
C.“杀”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杀”字,恰似一根树枝折断后的样子,尽管仍有少许树皮和树干相连,但枯萎而死仍会马上来临。
D.“匹”是一个象形字,恰似一匹直立的马,所以后来又作计数马的量词。
答案 D
解析 “匹”为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匹”字左边为石磬之形,右下为石磬断裂为两半时的碴。两形会意,表示只有一块石头断裂后的两半,才能纹丝相合地匹配。
4.(2013·四川)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平添 算账 声名鹊起 厉行节约
B.砥砺 麦杆 徇私舞弊 好高骛远
C.硫璃 称颂 关怀备至 有恃无恐
D.飞碟 疏浚 出尔反尔 突如奇来
答案 A
解析 B项麦杆—麦秆。C项硫璃—琉璃。D项突如奇来—突如其来。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拭目以待 通货膨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赋予 汗牛充栋 弥天大谎 家有蔽帚,享之千金
C.振幅 墨守成规 英雄辈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通谍 寻物启事 韬光养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答案 C
解析 A项涨—胀。B项蔽—敝。D项谍—牒。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网上通缉 嗟来之食 正版影牒 游目骋怀
B.工程竣工 青出于蓝 处世箴言 绿草如茵
C.供人休憩 桀骜不逊 计划缜密 横槊赋诗
D.英雄气慨 姗姗来迟 颁奖晚会 殒身不恤
答案 B
解析 A项牒—碟。C项逊—驯。D项慨—概。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觉解 质疑思辨 德艺双馨
棒槌里插绣花针——粗中有细
B.症候 目不遐接 芸芸众生
飞机上开研讨会——高谈阔论
C.福祉 连篇累椟 穿凿附会
电线竿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
D.篇幅 曲高和寡 妍媸必露
吊扇下面拉家常——讲风凉话
答案 A
解析 B项遐—暇。C项椟—牍,竿—杆。D项必—毕。
8.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瑕玼 造诣 家谕户晓 兴高彩烈
B.繁锁 奢靡 专心至志 冥玩不化
C.缱蜷 逻缉 玉簪螺髻 惩一儆百
D.拮拘 追朔 一笔勾消 千锤百练
答案 D
解析 A项玼—疵,谕—喻,彩—采。B项锁—琐,至—致,玩—顽。C项蜷—绻,缉—辑。D项拘—据,朔—溯,消—销,练—炼。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睿智 儒雅 痛心疾手 突如其来
B.澄澈 装潢 堂而皇之 卑躬屈膝
C.账簿 妥贴 匪夷所思 觥筹交措
D.嬉戏 深邃 纭纭众生 殚精竭虑
答案 B
解析 A项手—首。C项贴—帖,措—错。D项纭纭—芸芸。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钮扣 易拉罐 一诺千金 独当一面
B.赃款 一副画 分庭抗礼 陈规陋习
C.先驱 入场券 风烛残年 蛛丝马迹
D.作客 坐月子 激浊扬清 三翻五次
答案 C
解析 A项钮—纽。B项副—幅。D项翻—番。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和好 顶梁柱 借风驶船 初生之犊不畏虎
B.滑头 攻艰战 优柔寡断 无事不登三宝殿
C.溜达 吃枪药 膏粱子弟 醉翁之意不在酒
D.骄傲 闲工夫 轻车简从 一石击起千层浪
答案 C
解析 A项驶—使。B项艰—坚。D项击—激。
12.仿照下面例句字与字的对话,试着写两个句子。
例句: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就够了,何必靠山?
答:
答案 (示例)妙对姥说:外婆,30年前您也像我这么年轻,对不对?
乒对乓说:都是当兵人,别再打了,你我都已损失一条腿了。
杏对呆说:把你嘴长在头顶上,人家会说你傻的。
全对金说:你那两点就那么值钱?
解析 解答此题,先要找出两个字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再运用联想的手法,写出对话。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两个字进行解释。
汗——由水组成,总有干的时候。
①
②
答案 (示例)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恩——无论施恩还是报恩,都因有颗善心。
穷——力总被困在穴里,怎能不穷?
厌——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
14.汉语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且有的还不止一种理解。请仿照示例,从“众、选、舒、劣、臭、赶、愿、值、起”中任选三个进行重新会意。
示例:
诗——寺庙里的语言,自然是超越平常人的。
挣——依靠自己的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
众——
选——
舒——
劣——
臭——
赶——
愿——
值——
起——
答案 众——多人站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大群,平时多帮助别人,最后别人都会帮助你。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舒——放弃自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劣——平时少出力,到时总比别人差一点。
臭——愿意让自己生活得像狗一样,名声自然就不好了。
赶——欲要追“赶”,就必须“走”在别人的前头“干”起来。
愿——“愿”望实现与否,“原”本就是一种“心”态。
值——人生要有价“值”,“人”就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解析 从会意字的两个偏旁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15.根据下面一则故事,按要求概括“倒绷孩儿”的含义。
宋代苗振想参加史馆任职考试,晏殊说:“你长期在官场,文笔会有荒疏,应稍稍温习一下。”苗振说:“哪有做了三十年的接生婆会‘倒绷孩儿’的!”苗振落榜后,晏殊说:“苗振还真的把婴儿包扎倒了。”
(1)“倒绷孩儿”原指:
(2)本故事中喻指:
答案 (1)接生婆把出生的婴儿包扎倒了。
(2)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或:苗振本来擅长写文章却落榜了。)
16.下面是江城某夜晚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的概况表,请阅读后根据要求写几条建议语。
日期
2013年12月15日
天气
暴雪
气温
-4.1℃/0℃
风力
北风5级
(1)对放假的学生:
(2)对广大司机朋友:
(3)对外出购物的市民:
(4)对老弱病残者:
答案 示例:(1)减少户外活动,防止意外伤害。(2)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无防滑设备请勿上路。(3)防冻防滑,带好伞具。(4)防寒防病,户内保暖。
解析 根据表格,确实为恶劣天气。建议则根据不同对象的身份特殊点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