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学习重点 1.了解汉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掌握造字法。3.了解汉字的演变。
引子“‘神’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 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记录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描摹事物,常从描绘事物的外形开始。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有绘画的痕迹,如日、月、甘、刃、休、采等字,后笔画逐渐变直、简约,而形成汉字。
阅读课堂活动“看‘图’识字”,思考:原始文字和图画有何联系?
答:
答案 文字的原始状态——“图画文字”中的笔画,已非常抽象,区别于图画,是一种语言的符号。世界各地古老的文字都有一个特点:跟画有密切的联系。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汉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甲骨文中的字许多都很像图画。随着时代变迁,汉字逐渐减少笔画和弯曲,变成方正的语言符号了。
1.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答案 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
“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
“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汉字形体主要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答:
答案 (1)甲骨文:今天见到的甲骨文多数是商代时期的。甲骨文的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而且写法很不固定,笔道的多少、方向和偏旁的位置也灵活多变。
(2)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特别是后期金文)的字形大小趋于一致,线条圆润而凝练,排列整齐,古朴厚重。
(3)小篆:又名“秦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颀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4)隶书:是由篆书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隶书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对于汉字的规范和最终定型至关重要。
(5)楷书:楷书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字体端庄,书写方便,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因而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一个最大的流派。
3.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几种方式?
答:
答案 主要有六种方式:
(1)左形右声:河 情 财 购 优 证
(2)右形左声:切 都 胡 致 剃 战
(3)上形下声:宇 芳 空 箱 爸 翠
(4)下形上声:照 盒 袋 基 盛 勇
(5)外形内声:固 匣 阁 囤 赴 廷
(6)内形外声:问 闻 辨 辩 羸 赢
1.下面关于汉字的造字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后,逐渐发展出一些不同于“画图”的造字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B.像画画那样,用描摹实物的方法创造出的文字是象形字。
C.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的,而形声字则是单纯表音的。
D.会意字是指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或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造出来的字。
答案 C
解析 形声字的一半符号(形旁)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声旁)表示声音,故而形声字不是单纯的表音字。
2.下列对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隶书、小篆
答案 B
解析 依据汉字的演变史判断。
3.下列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 )
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
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
C.固(形声) 攻(会意) 期(形声) 本(会意)
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采(象形)
答案 A
解析 B项中“座”是形声字,“占”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C项中“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项中“材”是形声字,“采”是会意字。
4.下列汉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手 抢 慢 月 海 B.拉 琶 盗 弦 裹
C.饮 蜻 跚 峰 钟 D.鹉 警 雾 基 绣
答案 D
解析 A项中“手”“月”是象形字。B项中“盗”是会意字。C项中“饮”是会意字。
题型一 辨析同音字字形
例题1 (2013·天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膏梁 青涩 雍容华贵 豆寇年华
B.缴纳 戍边 平心而论 得鱼忘筌
C.桀骜 羁旅 磨肩接踵 励精图治
D.袅娜 覆盖 开城布公 呕心沥血
答案 B
解析 A项膏梁—膏粱,豆寇年华—豆蔻年华。C项磨肩接踵—摩肩接踵。D项开城布公—开诚布公。
例题2 (2012·江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家具 赝品 气概 水乳交融
B.萎靡 帐篷 更叠 暴殄天物
C.国粹 输赢 蛰伏 旁证博引
D.惭怍 诟病 九洲 呕心沥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音同、音近造成的别字。B项叠—迭。C项证—征。D项洲—州。“更迭”是轮流更替的意思。“迭”,有轮流、替换的意思;“叠”,是一层加上一层之意。所以,“更迭”不能写成“更叠”。“旁征博引”是指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征”为征求的意思。另外,“征”字容易发音为“zhènɡ”,导致错写成“证”。“九州”是指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州”,有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的意思;“洲”,一是指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二是指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所以,“九州”不能写成“九洲”。
解题技巧 同音或音近字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区别它们,就要从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纠正音同音近的错别字主要靠以义辨形的方法。许多音同、音近的字,形体也很相近,它们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结合字义加以记忆,就不会写错。例如“燥”和“躁”,前者从“火”,有“干”的意思,常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而“躁”字从“足”,有“急”的意思,常组成“急躁”“烦躁”等词。同样,知道“班门弄斧”是指“鲁班门前耍大斧”,就不会把“班”写成“搬”了。
题型二 辨析形似字
例题1 (2013·江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驰 回溯 卫戍 皇天后土
B.辨认 影牒 荣膺 残羹冷炙
C.豆蔻 聘礼 修葺 金壁辉煌
D.城阙 编纂 恻隐 亭亭玉立
答案 D
解析 A项松驰—松弛。B项影牒—影碟。C项金壁辉煌—金碧辉煌。
例题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扭怩”应为“忸怩”。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解题技巧 形似字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辨析:
①以音辨形。如“翔(xiánɡ)”是“盘旋地飞”的意思,“诩(xǔ)”是“夸耀”的意思,组成的词分别为“翱翔”“自诩”。熟记字音,辨别字形,就不会写错、用错。
②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记形似字。有些形似字是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要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例如“狐、孤、弧”这几个字的声旁相同,但“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兽类有联系,“狐狸”属于兽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小孩有关,“孤儿”是死去父亲的孩子。“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弓箭”有关,“弧”的原意是“木弓”,引申为圆周的一段。了解这几个形旁的意义,这几个字就容易辨析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会晤 眩耀 浸渍 汗流浃背 豁然开朗
B.窈窕 慰藉 吮吸 人世苍桑 历历在目
C.萧索 端详 菲薄 博闻强识 各行其事
D.影碟 甄别 烦躁 义愤填膺 殚精竭虑
答案 D
解析 A项眩耀—炫耀。B项人世苍桑—人世沧桑。C项各行其事—各行其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采奕奕 安排 声名鹊起 谜雾
B.功亏一篑 贬低 焕然一新 荣膺
C.闻过饰非 商榷 通情达理 竞争
D.和衣而卧 防碍 真知灼见 表率
答案 B
解析 A项谜雾—迷雾。C项闻过饰非—文过饰非。D项防碍—妨碍。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心而论 相濡以沫 开门楫盗 众人拾柴火焰高
B.如出一辙 独辟蹊径 刻骨铭心 事实胜于雄辨
C.莫名其妙 历尽沧桑 炯炯有神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D.两全齐美 蜚声文坛 庸人自扰 学而优则仕
答案 C
解析 A项楫—揖。B项辨—辩。D项齐—其。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恪守 卷帙浩繁 一如继往 在地愿为连理枝
B.陨落 做客他乡 茹毛饮血 墙倒众人推
C.辖制 繁文缛节 飒爽英姿 急风知劲草
D.觍颜 暴戾恣睢 满目疮痍 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 D
解析 A项继—既。B项做—作。C项急—疾。
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具备 黔驴技穷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答案 B
解析 B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与时具进 振聋发聩 夙兴夜寐 引疚自责
B.两全其美 秣马利兵 良莠不齐 掉以轻心
C.骨鲠在喉 置若罔闻 欢心鼓舞 声名雀起
D.风声鹤唳 枉费心机 改弦更张 闲情逸致
答案 D
解析 A项具—俱,疚—咎。B项利—厉。C项心—欣,雀—鹊。
3.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颠仆不破
B.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膏腴之地
C.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
答案 C
解析 C项蘖—孽。A项寞—漠,仆—扑。B项孪—挛,辟—僻。D项宵—霄,溯—朔。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举案齐眉
答案 C
解析 A项贯—惯。B项圜—寰。D项祯—帧。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追溯 惊世骇俗 欢跃 拾人牙慧
B.陷阱 献愁供恨 临摹 成群结对
C.零售 衣不憋体 提要 栏杆拍遍
D.就犯 孤注一掷 提炼 临渊羡鱼
答案 A
解析 B项对—队。C项憋—蔽。D项犯—范。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磋商 穷形尽相 安份守己 迅雷不及掩耳
B.时蔽 豁然开朗 既往不咎 恨铁不成钢
C.申张 置若罔闻 设身处地 树倒猢狲散
D.辐射 目不暇接 怨天尤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 D
解析 A项份—分。B项蔽—弊。C项申—伸。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名曾靠提炼“泔水油”获利不菲(fēi)的老板告诉记者,炼油点提炼出“泔水油”后会中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存放加工,进行钩兑、添香、加色,然后出售。
B.近3个月,沈阳冰川动物园11只东北虎相继死去。参与尸检的专家们均表示,死虎营养极度不良,身体消瘦,皮下脂肪消耗殆(dài)尽。
C.他们说我漂(piǎo)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抵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看着自己时,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D.“国进民退论”“国企垄断论”“与民争利论”,自去年起便频频出现在一些学者的公开言论中,这些极具敏感度和扇情性的概念一经亮相,就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引来很多人的附和(hé)甚至声讨。
答案 B
解析 A项“菲”应读fěi,钩—勾。C项抵—诋。D项扇—煽,“和”应读hè。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摧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白天延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浸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B.品牌的雷同现象反映的是一些企业投机取巧的心态和占知名品牌的光以扩大市场份额的投机心理,其实这种傍名牌的行为并不会被消费者接受。
C.多少形影不离的伙伴,关系密切的朋友,如胶似膝的情侣,骨肉相连的亲人,在日常生活种种误会的冲击下也会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D.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与世博会交往的历史也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
答案 D
解析 A项摧—催。B项占—沾。C项膝—漆。
9.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弥繁 赠谥 淹没无闻 烟消日出
B.钟磬 萧索 豆寇词工 夙兴夜寐
C.作揖 惊蜇 既往不究 意兴阑姗
D.臆断 作崇 否及泰来 仓皇东出
答案 C
解析 A项淹—湮。B项寇—蔻。C项蜇—蛰,究—咎,姗—珊。D项崇—祟,及—极。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曝光 凑合 泊来品 狐死首丘
B.嘻笑 做东 百页窗 贻笑大方
C.跋涉 激励 明信片 深居简出
D.平添 坐镇 大拇指 举一返三
答案 C
解析 A项泊—舶。B项嘻—嬉,页—叶。D项返—反。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相形见绌 心腹之患 威风凛凛 踏破铁鞋无觅处
B.退化变质 装潢门面 源远流长 识失务者为俊杰
C.仗义直言 欲盖弥张 息息相关 初生牛犊不怕虎
D.同仇敌慨 文过是非 墨守成规 有缘千里来相会
答案 A
解析 B项退—蜕,失—时。C项直—执,张—彰。D项慨—忾,是—饰。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无理谩骂 优柔寡断 蜂涌而至 坦陈己见
B.绿草如荫 袍泽之谊 出奇制胜 各行其是
C.改弦更章 事必恭亲 人才倍出 无事生非
D.劳民伤财 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假思索
答案 D
解析 A项理—礼,涌—拥。B项荫—茵。C项章—张,恭—躬,倍—辈。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桑 笑靥 秣马厉兵 篷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耳濡目染 薪尽火传
C.喝彩 炽热 哀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伫立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答案 A
解析 A项苍桑—沧桑,篷荜生辉—蓬荜生辉。B项无错别字。C项哀声叹气—唉声叹气。D项青出于兰—青出于蓝。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荫庇 频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磋商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邂逅 珠联璧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答案 A
解析 B项频律—频率,鞠躬尽悴—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要言不烦。D项协迫—胁迫。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3月12日新华网报道,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材料二 汉字经过了6 000多年的变化,其产生及形体演变过程如下:
请你针对是否应该“恢复使用繁体汉字”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
理由:
答案 (示例一)观点:赞同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理由:汉字简化后失去美感;繁体汉字是一种历史,它承载了中华文化;恢复使用繁体汉字有利于两岸统一。
(示例二)观点:反对恢复使用繁体汉字。
理由:推行简体汉字是国家政策;繁体汉字造成阅读、书写困难,不利于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
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作答时可从繁体字的作用方面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厦门5A级风景区鼓浪屿,“创意店名”的风波,可谓风起云涌,它的“潮头”当属龙头路上的“陈罐西式茶货铺”。这家2010年就已经开业的茶货铺由于有大量罐装茶叶,再加上合作商姓陈,于是店主灵机一动,取了这么个店名。2012年年初,这个特别的店名在微博网友的转发下一炮而红。 一家走红,万家跟风。继“陈罐西”之后,“周星瓷器店”“张伯芝华士酒吧”“张伯芝士汉堡店”等借用明星名字谐音的店名纷纷出现,甚至连卖香肠的流动摊点,都打起了“谢亭疯烤香肠”的旗号。几个月前,龙头路一家正在装修的茶店,以其“联邦调茶局”之名再次爆红网络。网友们对此褒贬不一。
对发生在鼓浪屿的“创意”店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述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我认为取“创意店名”的做法可取。首先,这些名字朗朗上口,好记,而且有的不再套用明星名字的谐音,显得有新意;其次,取有创意的店名,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能很快扩大店铺的知名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再次,“创意店名”的优势在创意上,鼓励使用创意店名,有益于弘扬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