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7 12: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聊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卷(10月份)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6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了电流
B.电流强度虽有正负方向,但是标量,+3A大于-6A
C.电源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D.电动势为3V的电源,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电源将消耗3J的电能
2.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已知金属棒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ρnev2      B.
C.ρnev D.
3.如图甲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R=
6 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P、开关S组成闭合回路。已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与其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RP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Rx=15 Ω
B.电源的电动势E=10 V,内阻r=4 Ω
C.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P最大时,定值电阻R也消耗功率最大
D.调整滑动变阻器RP的阻值,可以使电源的输出电流达到1.25 A
4.如图所示,电阻R1、R2、R3、R4满足R1∶R2∶R3∶R4=1∶2∶3∶4,则当A、B间接上直流电压时,流过R1、R2、R3、R4的电流I1∶I2∶I3∶I4为(  )
A.1∶2∶3∶4   B.6∶3∶2∶11
C.3∶2∶1∶6 D.3∶2∶1∶4
5.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后。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卫星使用。如图所示,图线a是太阳能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电池内阻不是常量),图线b是某电阻R的U I图像。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则(  )
A.电源的电动势为E=5 V
B.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4 V
C.电阻的电流为I=0.4 A
D.硅光电池的内阻为5 Ω
6.(2020·海南高考)一车载加热器(额定电压为24 V)发热部分的电路如图所示,a、b、c是三个接线端点,设ab、ac、bc间的功率分别为Pab、Pac、Pbc,则(  )
A.Pab>Pbc    B.Pab=Pac C.Pac=Pbc D.Pab7.用多用电表探测如图所示的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下图中(  )
A B C D
8.一个迷你型电风扇安装有小直流电动机,其线圈电阻为RM,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将它与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相连,电动机恰好正常工作,则(  )
A.电动机的总功率为I2RM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UI
C.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UI D.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9.实验时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A= PB+PC
B.b、c图线的交点与a、b图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
C.电源的电动势E= 3V,内电阻r= 0.5Ω
D.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m=2.25 W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变,不变    B.变大,变大
C.变大,不变 D.不变,不变
第II卷(54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其中11题6分,12题9分;13题11分;14题12分,15题16分。)
11.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已知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相差不大。
(1)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测量之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应调到(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S1,S2接位置1,改变滑片P的位置,记录多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3)重复(1)操作,闭合开关S1,S2接位置2,改变滑片P的位置,记录多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4)建立U—I坐标系,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描点作出S2接位置1、2时图象如图b所示。
① S2接1时的U—I图线是图b中的(选填“A”或“B”)线。
② 每次测量操作都正确,读数都准确。由于S2接位置1,电压表的分流作用,S2接位置2,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分别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与真实值不相等。则由图b中的A和B图线,可得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E=V,r=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某同学欲测一新型圆柱体的电阻率。
(1)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则该圆柱体的长度为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该圆柱体的直径为mm。
(3)该同学用电流表(,内阻约为),电流表(,内阻约为),定值电阻,新型圆柱体电阻大约为,滑动变阻器阻值约为, 电源电动势约为, 内阻很小,他设计了如图丙和丁所示的电路测量新型圆柱体电阻。先连接为图丙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流表、的示数和,作出图像( 为横轴), 得到图像的斜率,再用图丁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多组电流表、 的示数 和,仍作 图像( 为横轴),得到图像的斜率;则被测电阻 _________。这样测量电阻的阻值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因电表内阻产生的系统误差。

(4)新型圆柱体的电阻率为_________(用、、、、表示)。
13.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且R1=50 Ω,R2阻值未知,R3是阻值未知的滑动变阻器,C是电容器,电容C=2×10-6 F。当滑片P从左端滑到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干路中电流变化图线如图2所示,其中A、B两点对应滑片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求: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
14.如图所示,电解槽与电阻R并联后接到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E=120 V,内阻r=1 Ω,电阻R=19 Ω,电解槽电阻 r′=0.5 Ω。S闭合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475 W,求:
(1)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
(2)电解槽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 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 Ω,R2=6.0 Ω,R3=
2.0 Ω,R4=8.0 Ω,R5=10 Ω,电容器的电容C=2 μF。
(1)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并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
(2)若R2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荷量通过R5
聊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D C BD ABD 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共6分) a ------1分 A ------1分1.50 ------2分1.50------2分
12.(共9分) 5.04 ------2分 3.700 ------2分(3.699 或3.701也可以给分)
------2分 不存在 ------1分------2分
13.(共11分)(1)从题图知,当U1=4 V时,I1=0.2 A;
当U2=1 V时,I1=0.8 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1+I1r,E=U2+I2r
将两组U、I值代入解得E=5 V,r=5 Ω
(2)当P滑到R3的右端时,对应图中的B点,
此时U2=1 V,I2=0.8 A。所以有R2==1.25 Ω
当P滑到R3的左端时,对应图中的A点,
此时U1=4 V,I1=0.2 A。
所以有R外==20 Ω
由电路结构知,滑动变阻器与R1并联部分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Rmax=R外-R2=18.75 Ω
此时对应电容器获得的电压最大,电荷量最大,
最大电压为U=I1Rmax=3.75 V
所以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为Q=CU=7.5×10-6 C
答案:(1)5 V 5 Ω (2)7.5×10-6 C
14.(共12分)解析:(1)根据P=I2R可得通过电阻R的电流IR== A=5 A。
(2)由于IR=5 A,则路端电压U=IRR=95 V,
总电流I== A=25 A,
则电解槽的电流I1=I-IR=20 A,
电解槽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UI1-r′=95×20 W-202×
0.5 W=1 700 W。
答案:(1)5 A (2)1 700 W
(注:只要做答合理均可给分)
15.(共16分)解析:(1)由图可知,UR1+UR2=10 V。
又因为=,
解得UR1=7 V,UR2=3 V。
同理可得UR3=2 V,UR4=8 V。
令d点的电势为零,即d=0,
则有UR2=a-d=3 V,且UR4=b-d=8 V,
可知a=3 V,b=8 V,
b点电势高,则下极板带正电,
Uba=b-a=5 V,
所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CUba=2×10-6×5 C=1×10-5 C。
(2)R2断路后Uab=UR3=2 V,
Q′=CUab=2×10-6×2 C=4×10-6 C,
此时下极板带负电,
则流过R5的电荷量为ΔQ=Q+Q′=1.4×10-5 C。
答案:(1)1×10-5 C 下极板带正电 (2)1.4×10-5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