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知识整合学案+单元过关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知识整合学案+单元过关检测: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5 09:11:12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整合
神奇的汉字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一、据“义”记“形”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脉搏”的“搏”字,常与“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作“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
二、据“义”推“形”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字的正误。
如“沤(讴)歌英雄”和“沤(呕)心沥血”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沤(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雄。因此,“沤歌英雄”中的“沤”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表明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沤”的形旁“氵”,表明和水有关,如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三、结构推“形”
有些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与“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再如“前倨后恭”一词,“前、后”结构相对,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慢,“恭”是态度谦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
四、探源定“形”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
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义。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时为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单元过关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疏朗   流敝   嘉言懿行   筋疲力尽
B.杜撰 暮霭 臭名昭著 群贤毕至
C.付梓 嬉闹 孽根祸胎 繁文褥节
D.谍血 肄业 砥砺德行 星辉斑斓
答案 B
解析 A项敝—弊。C项褥—缛。D项谍—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舶来品 一如继往 悬梁刺股 冒天下之大不韪
B.水龙头 一副对联 草菅人命 口会而实不至
C.度假村 一鼓作气 不胫而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两口子 一诺千金 磬竹难书 三折肱,为良医
答案 C
解析 A项继—既。B项会—惠。D项磬—罄。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演绎 事必躬亲 忸怩做态 有志者事竟成
B.缉捕 声名雀起 沁人心脾 事实胜于雄辩
C.噩耗 意气风发 鞭僻入里 多行不义必自毙
D.清澈 坐收渔利 乔装打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答案 D
解析 A项做—作。B项雀—鹊。C项僻—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犒赏 山青水秀 赴汤蹈火 胜不骄,败不馁
B.狭隘 脍炙人口 众口铄金 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 明辨是非 泾渭分明 温良恭俭让
D.恢弘 脱颍而出 蔚然成风 化干戈为玉帛
答案 C
解析 A项青—清。B项店—殿。D项颍—颖。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为这次发言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还写了一个详细的发言题纲。
B.蔬菜检测员将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残留农药超标,蔬菜就被立即消毁。
C.对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予以劝阻和制止。
D.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大幅提高事故责任者的赔尝金额。
答案 C
解析 A项题纲—提纲。B项消毁—销毁。D项赔尝—赔偿。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呈现的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拼搏的和睦关系,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时代情绪和传统文化。
B.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两发烟花改变轨道窜入观众台,导致多人死伤,引发劳民伤财的指责,民众呼吁停办的话题又成为舆论热点。
C.如果出现恶性的心率失常,导致突发性猝死,一般都是心源性猝死,必须由专业的专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但能够抢救过来的机率依然非常低。
D.“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置疑的经典句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答案 A
解析 B项窜入—蹿入。C项机率—几率。D项置疑—质疑。
7.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应付裕如 一傅众咻 和盘托出 坐地分赃
B.油然而生 怨天忧人 蛛丝蚂迹 一笔勾销
C.不可名状 顾名思义 兵荒马乱 鸠占鹊巢
D.震聋发聩 恰如其份 革故顶新 冤声载道
答案 D
解析 A项无错别字。B项忧—尤,蚂—马。C项无错别字。D项震—振,份—分,顶—鼎,冤—怨。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既往不究 英雄辈出 中流砥柱 繁文缛节
B.按部就班 遮天避日 短小精悍 游目聘怀
C.开源节流 故技重演 要言不烦 总揽大权
D.偃旗息鼓 得鱼忘筌 循规蹈矩 细大不揖
答案 C
解析 A项究—咎。B项避—蔽,聘—骋。D项揖—捐。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歉收 抚恤 厉行节约 羚羊挂脚,无迹可寻
B.蔓延 狡黠 骄奢淫佚 盲人摸象,各执一端
C.喝彩 筵席 神采飞扬 庆夫不死,鲁难未已
D.赝品 屋檐 成绩斐然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答案 D
解析 A项“羚羊挂脚”应为“羚羊挂角”。B项“骄奢淫佚”应为“骄奢淫逸”。C项“庆夫不死”应为“庆父不死”。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渲染 笔杆子 崭露头角 事宽见玩,急难成效
B.伸张 高才生 攻于心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勘误 座右铭 优哉游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凄怆 冷不防 弥天大谎 木尤如此,人何以堪
答案 C
解析 A项“事宽见玩”应为“事宽则完”。B项“攻于心计”应为“工于心计”。D项“木尤如此”应为“木犹如此”。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简练 部署 焚膏继晷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接洽 诅丧 披星戴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谙熟 报销 宵衣旰食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宣泄 商榷 精兵减政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答案 A
解析 B项“诅丧”应为“沮丧”。C项“闻者足诫”应为“闻者足戒”。D项“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绛纱 厮混 砥砺  前合后偃 待价而估
B.锱重 荫庇 蓬蒿 刍牧之场 灯影幢幢
C.钮扣 瑕疵 信笺 掎角之势 坐贻聋瞽
D.坍弛 绯红 绊脚石 理屈词穷 芳草萋萋
答案 D
解析 A项“估”应为“沽”。B项“锱”应为“辎”。C项“钮”应为“纽”。
二、阅读鉴赏
13.(2013·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 (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作者的情感。(1)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2)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需要把握诗句基本意思,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后两联写诗人联想友人回家后碰到燕子,一洗征尘,每天面对山水,已经摆脱琐事杂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希望友人能过这种生活,其实也说明了诗人自己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5)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答案 (1)八百里分麾下炙 (2)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3)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 (4)等闲识得东风面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近墙壁。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了他的身子。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简直太神了!”
“嗯,你信吗?”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诸位,现在先吃鸡脯。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哟,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里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了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开门的是他女儿,十五六岁光景。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小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爸爸。”
“不,”他头也不回地回答说,“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地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沈根发译,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马里诺说影子是有独立生命的实际存在,是让观众相信他对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艺的高超。
B.马里诺离开饭店前,请客人上前搜身,以证明他没有带走任何物品,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C.马里诺谢幕时,有人发出“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的描写,真实反映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答案 AE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E项表现了主题,是完全正确的。A项也是合理的。C项“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呼声”主要是暗示对一个为人解闷取乐的江湖艺人的取笑和捉弄。B项“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说法不正确,马里诺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要让人相信所有的惠赠都是他的影子吃的。D项“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说法不正确,警察对马里诺呵斥的根本原因是歧视。
16.“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解析 本题考查重要形象在文中的作用。题目“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以及马里诺对影子的演述都给“影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使读者急于知道真相。要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从小说情节和主题方面考虑。
17.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区域。做好本题要从情节入手,表现马里诺形象特点的情节主要有演述影子戏,观众及警察对马里诺的态度,马里诺回家后的情形。
18.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结构技巧。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要答好此题,主要把握作者通篇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描写,很给人以阅读冲击力。饭店里,寻欢取乐的人与这个江湖艺人的对比。江湖艺人自身也在对比,人前强颜欢笑,谦恭而矜持的神色,惨淡的笑容,人后独自悲叹辛酸的艰涩,通过强烈的对比将文明与野蛮、逗乐与痛苦交织在一起,写出了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穷苦人民的悲惨境遇。
三、语言运用
19.(2013·重庆)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 
答案 (示例)天边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听了风儿说的蜜语,羞得飞红了脸,躲藏在遥远的青山后。
村前的那条小溪,可能是看了鱼儿做的表演,逗得乐开了花,雀跃在清幽的山谷里。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鲜花”为话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手法,用此句式。
20.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服、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说出你的理由。
答: 
答案 (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更专注于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需要做家务。
(3)(示例)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学会生存的基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21.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见形知意的特点。请从“尖”“卡”“回”“功”“正”“囚”“富”“尘”中任选一个字,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要求:通过对字形的解释进而揭示一个哲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答案 (示例)“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身躯,是自己敢于和自己叫板的结合体。你看,“小”的高高在上,把“大”的实实在在地踩在脚底;那“大”的却匍匐称臣,心甘情愿地成为“小”的坐骑。说它矛盾,仔细想来也不矛盾,因为就是这样特殊的结构揭示了人世间的一个真谛:小字辈们要想置身“尖”端、出人头地,一定要有“大”的来做雄厚的根基。
22.城市标志是城市独特文化和精神的直接展示,是城市品牌的形象代表,是城市的识别符号。以下两个图标都是杭州城标的候选图标,最终左边的图标在网友投票中胜出。请写出左图胜出的原因。
答: 
答案 左图标志以汉字“杭”的篆书加以演变,赋予其直接的语义呈示性,能够让公众清晰地辨识;巧妙地将航船、江南建筑、西湖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江南地域特征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右图将杭州山水抽象为简洁奔放的笔触和多孔拱桥的形象,充满美术感,但从内涵的丰富性和公众辨识度来看,左图更胜一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