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海龄等爱国官兵英勇抗英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通过《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时空观念) 3.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来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罂粟花的图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花?
学生回答:罂粟花。
教师讲述:罂粟,俗称大烟花,它的果实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毒品——鸦片。这种花是美丽的,但却与罪恶联系在一起。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与这种花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英两国远隔重洋,距离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它对中国社会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一起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二、探究新知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示意图》,学生在图中找出中国与英国的位置并思考: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需要绕过非洲好望角,耗时至少要4个月,距离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拓展: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对比:
中国 英国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手工生产为主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
续表
中国 英国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军事 军备废弛、军队腐化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内容并出示图片,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图片展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正当贸易示意图》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回答。
提示: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提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同时出示材料,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材料展示:
材料一 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兵科给事中刘光三奏请酌加食鸦片烟罪名等情折》
材料二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
提示: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教师提问:面对鸦片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是怎么做的呢?
提示: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4.学生阅读教材P3“人物扫描”,课件展示林则徐的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5.教师提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提示:(1)爆发: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2)占领与反抗: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广州三元里群众抗击英军。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在定海,负责率兵守御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皆力战殉国。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英军进攻镇江时,守城清军在副都统海龄的指挥下,英勇抵抗,最后全部牺牲。(3)结束: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②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不力。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
2.课件出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学生阅读教材P6相关内容,逐条归纳条约内容,并通过表格的方式分析其危害:
内容 危 害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 100万银元 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这表明关税规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正文内容,并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又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分别取得了什么权益?
提示: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小组探究:列表对比1840年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并说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1)变化:
战前 战后
社会性质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社会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 反封建 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2)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见本书对应课件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通过展示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然,我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语言应更加简练,增强逻辑性,同时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