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十月阶段性学业水平调研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1.下图为某一文化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据图可知当时()
以区
兼桤遥区“
州集中分布区
Ⅲ区
亚区
V区
城
H区
区
变按越享
W区
副胸作坊
制骨作坊
蛇墙、道路
~的解炸功。
300米
A,形成了多元的文明格局
B.早期国家特征已有显现
C.阶级分化现象开始出现
D.青铜铸造行业相当发达
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
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时间
史实
周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平
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汉承秦制,郡国并行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通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
适遣戍”;公元154年,汉桓帝诏“减天下死罪一等,徙边戍”。这些举措的本质意图是()
A.完善交通以增进交流
B,着力垦荒以增加税收
试卷第1页,共8页
C.施行仁政以缀和矛盾
D.加强边防以巩固统一
4.汉武帝时常令风俗使巡行天下,其主要任务有:代行天意,宜示“圣德”,搜访民情民意,按察各地的施
政情况,惩处有违“圣政”者,举贤征隐。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形成上下互动的统治机制B.推动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目的在于强化对社会與论的控制D.适应解决相权问题的需要
5.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政权均以“正朔自居,斥对方为“闰位”。汉族政权从夷狄血统出发,提出“非
我族类,其心必异”,藐视异族文化,以此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内迁诸族则以儒学为中
心,抓住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文化意义为统治合法性寻找依据。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
A,确立了同源共祖的意识
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华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拒斥
D,客观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合
6.古代史籍中有许多关于“天府之国”的记载。下表反映了()
《战国策·秦策
(秦国)田肥美,民般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
一》
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史记·留侯世
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家》
《三国志·诸葛亮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传》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东晋《华阳国志》
也。
A.
战乱导致东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南移B.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C.地理位置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秦汉时期“天府之国指成都平原
7.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
田悦“巢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
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B.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C.各地节度使均有抗旨的倾向
D,唐代中央集权遭到威胁
4文
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