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14: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阅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 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 紫色的豌豆花 小女孩低下头来 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为文中画线的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柔嫩——( )
3.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小女孩看到紫色的豌豆花,她可能会对小豌豆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5.选文中横线的“终于”一词说明了( )
A.科学家为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B.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被发现只是一个意外。
C.科学家没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
D.科学家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
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7.请你阅读选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问题。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酸雨
①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②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③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④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有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飘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⑤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其他高招,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落——( ) 增加——( ) 巨大——( )
枯萎——( ) 死亡——( ) 消除——( )
10.用“——”画出短文中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句子。
11.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能仿照着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短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两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问题一:
解答:
问题二:
解答:
13.科学家把酸雨称为“ ”,因为它 。
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针对酸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  )自然 ,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  )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6.完成下面的题。
(1)这句话中的“那时”指的是(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现代社会。
(2)这句话用四个“没有”构成并列句式,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强调了“那时”的生活情况。
17.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指代的事物。
在现代生活中,“千里眼”指 ,“顺风耳”指 ,“腾云驾雾”指
18.文段中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用是( )
A.形容大雪纷飞的美丽景象,说明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B.表现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19.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千里眼”“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
(2)“春风”在文中指无数的发明创造。( )
(3)“本文写的是20世纪的科技,为什么要提人类以前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
壮壮阅读完下面的短文后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帮帮他。
胡服骑射①
战国时,赵武灵王为振兴赵国,增强军队战斗力,决定变革。当时,胡人身着小袖短褂,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又十分灵活,赵武灵王便下令推行“胡服骑射”,向胡人②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经过长期不断努力,赵国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南征北战,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使赵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③
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④“胡服骑射”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⑤⑥
问题:①题目“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②“胡人”当时是哪里人?③“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④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⑥服饰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20.请你帮壮壮给问题分类。(填序号)
(1)有关文章题目的问题是: 。
(2)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 。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 。
(4)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是: 。
21.请你帮壮壮解答部分问题。
(1)问题①:题目“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③:“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在原文中找出来,并画上“___________”。
(3)问题④: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体温与健康的关系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体温过低和过高都可能患病。为何人在进化中形成了这样的体温模式?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索,还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现在,与体温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日本的自然医学博士石原结实认为,人的体温过低是造成百病丛生的原因。
如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并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多。对此问题,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读。例如,有人认为医学的发展固然能治疗很多疾病,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疾病,因而疾病看起来是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科学化,自然也造成了现代人的疾病增多。不过,石原结实认为,现代人的很多疾病是由于体温过低(按中医的说法是体寒)造成的。
大约50年前,日本成人的平均体温为36.8℃,儿童的平均体温为37℃。根据石原在诊疗中对人体温的测量发现,现在日本人的温度大部分只有35℃。但人类的平均体温应当为36.5℃,所以日本人50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了1℃。
正是由于这1℃体温的降低诱发了大量的疾病,因为体温的升降与机体免疫力呈正比相关。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以上,而每升高1℃,免疫力则提高5~6倍。由于50年来日本人的平均体温下降了1℃,因而日本人的免疫力也下降,导致百病丛生。
体温下降为何容易得病?原因在于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而且体温下降还可阻碍血液中糖分及脂肪等能量的燃烧,也会阻碍尿酸、丙酮酸等废物的排泄,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和痛风等病症。
虽然体温下降是否真的是导致疾病的根源还值得研究,但这提供了一种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新角度,而且很多理念是与现代健康理念相契合的,例如,不能吃得太多,要多运动等。
22.人类的平均体温应当是( )
A.35℃ B.36.5℃ C.36.8℃ D.37℃
23.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因疾病而死亡人数的影响是( )
A.人数降低 B.人数增多 C.基本没变 D.没有变化
24.文章第3、4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打比方 C.举例子 D.列数字
25.体温升降与机体免疫力关系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体温升高机体免疫力不会变化 B.体温升高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
C.体温降低机体免疫力不会变化 D.体温降低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
26.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体温与健康有哪些关系?(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说“所以日本人50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了1℃。”这里的“至少”可以去掉吗?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暖和 柔弱 3.小姑娘每天每天都会看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随着豌豆的发芽开花,小女孩的状态也随之变好,所以这一天像一个节日。 4.豌豆花谢谢你,有你的陪伴,我感觉我好多了,我们不要放弃,都要坚强的成长。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一句话未说完,表示停顿用逗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一句话已说完用句号。即为: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掌握。
温暖: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故近义词为:暖和。
柔嫩:柔软而娇嫩。故近义词为:柔软。
3.本题考查选文句子的理解。
阅读文段从“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可知,之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是因为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振作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即可。
如:小豌豆,你真美!见到你的花和叶我很高兴,我会很快好起来和你一起玩。我会按时给你浇水、施肥,让你快乐地生长。
5.A 6.①超声波②无线电波③天线④荧光屏 7. “无线电波”跟“起声波”是一样的吗? 选文中为什么要详写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 8.在大自然中,其实有很多人类的老师,只不过我们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解析】5.本题考查短文重点词语。
结合短文①自然段中“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从“反复研究、揭开了秘密”可知,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再实验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才知道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所以“终于”一词说明了科学家为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故选A。
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结合短文①自然段中“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图中从嘴里发出又传到耳朵里的就是“超声波”。
结合短文②自然段中“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可知,图中雷达从“天线”发出的是“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最后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故答案依次为:①超声波;②无线电波;③天线;④荧光屏。
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1)结合短文内容可知,短文主要讲了人类将蝙蝠飞行的秘密运用到了飞机运行上。所以从内容上提问,可以提到无线电波和超声波之间的关系等。
如:“无线电波”跟“起声波”有什么区别?
(2)写作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选文行文思路是先介绍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为后文作铺垫,联系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可以从这方面去提问即可。
如: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围绕文章内容写出告诉我们的道理即可。
示例:教育我们要注意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树立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9. 上升 减少 微小 茂盛 诞生 产生 10.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11. 设问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12. 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第二,它会腐蚀建筑物;第三,它飘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 酸雨腐蚀了哪些著名的建筑物? 酸雨腐蚀了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故宫的石狮子。 13. 空中杀手 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4.酸涩的雨水,不正是苍穹的控诉吗?
【解析】9.本题考查反义词。
降落:从空中降下来;下降着落。反义词:升起。
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反义词:消减。
巨大:规模或程度相当大的。反义词:渺小。
枯萎:因干枯而萎缩。反义词:繁茂。
死亡:丧失生命;不继续生存。反义词:生存。
消除:使不存在;除去。反义词:保留。
10.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
由第③段“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可知,这是酸雨形成的原因。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和仿写句子。
“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属于设问。
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再回答即可,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12.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第④段“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为本段的中心句,主要写酸雨对环境的污染,提的问题围绕“酸雨对环境的污染”来提即可。如:
问题一:酸雨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解答: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
问题二:酸雨对人造成的死亡数量是多少?
解答: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⑤段“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可知,科学家把酸雨称为“空中杀手”,因为酸雨是从天上降落下来,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4.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
宣传标语一定要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突出保护环境的主题。如:预防酸雨,造福子孙。
15.依赖 寄托 成就 16. B 排比 17. 望远镜 电话 飞机 18.B 19. √ × √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课文的默写。
选自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原文: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可知,括号里填的词语是:依赖、寄托、成就。
16.(1)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可知,“那时”是指“农耕社会”,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排比句:就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组成的句子。
结合“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中运用了四个“没有”,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17.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千里眼:眼睛能看清千里之外的东西。形容目光敏锐,看得极远。中国神话及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仙之一。常与顺风耳一同出现。结合现代生活,可知,是指:望远镜。
顺风耳:比喻耳朵灵敏,消息灵通的人。神话传说中的天神。相传为妈祖所收伏的妖怪,后为妈祖座前的两大神将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结合现代生活,可知,是指:电话。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结合现代生活可知,是指:飞机。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故选:B。
1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1)结合“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可知,人们用“千里眼”“顺风耳”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故说法正确。
(2)结合选文内容可知,“春风”是指科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美好。故说法错误。
(3)“本文写的是20世纪的科技,为什么要提人类以前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说法正确。
20. ① ② ③④⑤⑥ ⑤ 21.(1)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学习其骑射。
(2)经过长期不断努力,赵国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南征北战,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使赵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
(3)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
(4)“胡服骑射”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分析】20.本题考查给问题分类。
仔细阅读问题可知,(1)有关文章题目的问题是:①题目“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
(2)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②胡人”当时是哪里人?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③“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④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⑥服饰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4)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是:⑤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由“当时,胡人身着小袖短褂,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又十分灵活,赵武灵王便下令推行‘胡服骑射’,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可知,“胡服骑射”的意思是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学习其骑射。
(2)由“经过长期不断努力,赵国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南征北战,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使赵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可知,“胡服骑射”给赵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3)由“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可知,我国服饰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4)由“‘胡服骑射’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可知,“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2.B 23.B 24.D 25.B 26.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体温过低和过高都可能患病。 2.近50年来,日本人体温下降了1℃,百病丛生。3.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而且体温下降还可阻碍血液中糖分及脂肪等能量的燃烧,也会阻碍尿酸、丙酮酸等废物的排泄,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和痛风等病症。 27.不能删掉。“至少”表示的是平均体温降低的最小限度是1℃,如果去掉,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根据石原在诊疗中对人体温的测量发现,现在日本人的温度大部分只有35℃。但人类的平均体温应当为36.5℃,所以日本人50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了1℃。”可以得出人类的平均体温应当是36.5℃。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科学化,自然也造成了现代人的疾病增多。不过,石原结实认为,现代人的很多疾病是由于体温过低(按中医的说法是体寒)造成的。”可以得出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因疾病而死亡人数的影响是人数增多。
2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文段三四自然段的内容,从“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以上,而每升高1℃,免疫力则提高5~6倍。”等具体的数据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2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体温下降为何容易得病?原因在于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而且体温下降还可阻碍血液中糖分及脂肪等能量的燃烧,也会阻碍尿酸、丙酮酸等废物的排泄,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和痛风等病症。”可以得出体温升降与机体免疫力关系是体温升高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
26.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识记。
注意平时对课外文学常识的积累,并且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可以得出体温与健康的关系有:体温过低和过高都可能患病。还有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以及文章第三段中的近50年来,日本人体温下降了1℃,百病丛生。
27.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辨析。
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所以日本人50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了1℃。”这里的“至少”这里的“至少”是不能删掉的,因为这是一个副词,表示的是平均体温降低的最小限度是1℃,如果去掉,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