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14: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
课内阅读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这段话选自《 》。
2.读文中划线句子,你的感受是: 。
3.文中主要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三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画出文中过渡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
5.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因此朗读时应体现 之情,语气 、 ,语速宜 。
6.“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阅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
7.本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 。
8.把横线上把文章补充完整。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矞矞皇皇:
来日方长:
10.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B.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C.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11.“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游圆明圆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
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里面走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布,映在水中的楼、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个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卫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12.在文中“□”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13.结合上下文填空。
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 、 、 ;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像蓝纱布的 ,像点点花纹的 、 、 、 ;然后写了湖周围的群山像 ,湖中小岛像 ;最后写了阳光照在水面上的景色。
14.文中的过渡段是第 自然段,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15.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16.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生命历程中,总有一个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些话语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奋然前行。
偶然读到吉鸿昌的传记,不禁心潮翻滚,感慨万千。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时,有人告诉他,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胸卡,上面用中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的人。
“我是中国人!”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是中国人!”这是铿锵作响的五个字,更是慷慨激昂的宣言;是民族责任心的表白,更是民族自尊的呐喊!能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卑不亢地喊出来,便是英雄。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孙中山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戚继光矢志抗倭,谭嗣同以身殉国,邓世昌为国捐躯,钱学森毅然回国……国家陷于危难之际,国人便奔走呼号,慷慨赴难。每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儿女便重整山河,解民倒悬。这不正体现了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吗?这不正是民族责任心吗?多少爱国者以自己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让我们大声地喊出来:“我是中国人!”
17.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 )
(2)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 )
18.读短文第3自然段,你从吉鸿昌的行为中体会到(  )(多选)
A.吉鸿昌的拳拳爱国心。 B.吉鸿昌面对不公平对待时不卑不亢。
C.吉鸿昌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D.吉鸿昌敢于向看不起中国的人挑战。
19.短文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给它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再举出一个历史上关于爱国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应该体现在生活中。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怎样做来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厅。
归国博士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48岁,是苏州医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花了整整100万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一定很有钱,问他:“你带的什么手表?”他爽朗的笑道:“国产的,苏州牌,便宜,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10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人们被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敬佩的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归国11年了,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累累硕果,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病,现在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硕果:
侨居:
23.这篇短文介绍了杜子威博士归国后的哪些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写作顺序上,对你今后的作文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27.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例: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说说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圆明园的毁灭 2.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3.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吸收西洋建筑的精华建造的。 4.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 5. 自豪 自然 从容 缓(慢) 6.对圆明园收藏之多的赞叹之情,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
语段选自《圆明园的毁灭》。文章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知,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圆明园宝物的多而珍贵,历史悠久。
3.对文本内容理解能力及语言总结概括能力的考查。
抓重点字词进行总结概括即可。结合“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可知,文中主要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三个特点,①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②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③还有西洋景观。
4.考查学生对过渡句的理解。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中前半句承接了上文的建筑宏伟,下半句提示了下文珍贵的历史文物,故这句话为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考查朗读语气。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因此朗读时应体现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稍慢。
6.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知,这句话把“圆明园”比作“博物馆、艺术馆”,表达了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8.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其道大光 潜龙腾渊 奇花初胎 横有八荒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9. 繁荣昌盛、富丽堂皇。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 10.C 11.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少年承担着使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
【解析】7.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
8.本题考查名篇名作的识记。
注意“腾、疆”的正确书写。
9.本题考查字词翻译。
第②段,读句子“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矞矞皇皇”中的“矞矞”象征祥瑞的彩云。“皇皇”形容堂皇,盛大。故“矞矞皇皇”的意思是用以繁荣昌盛、富丽堂皇、色彩艳丽、恢宏大气之意。
第②段,读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来日方长”中的“来”指未来,故“来日方长”的意思是: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10.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断句: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做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幼鹰尝试着展开翅膀进行试飞,翅膀在一开一合之间掀起狂风,扬起尘土。这句话中的“鹰隼”泛指凶猛的鸟,在这里指的是幼鹰;“试”的意思是尝试;“翼”意思是展翅飞翔;“风尘”的意思是风沙和尘土;“翕张”的意思是一开一合,敛缩舒张。应为: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故选C。
11.本题考查字词的分析。
“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分别代表着国家和青少年群体,彼此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与青少年的关系:“少年中国”是指整个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取决于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国家发展与青少年教育: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优秀的后继人才,而“中国少年”是这些后继人才的代表。青少年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青少年对国家的影响:“中国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走向。青少年在学习、工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表现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家政策与青少年权益: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权益和发展。国家致力于保障青少年的教育权利、健康权益、发展权利等,从而保障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12., , , , “ , ” ! 13. 清 静 绿 蓝天 楼 阁 桥 树 大托盘 珍珠 14. 三 承上启下 15.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16.告诉我们落后便要挨打,只有国强,别人才不敢欺侮我们。
【解析】1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继续往里面走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句子间的短暂停顿,用逗号(,);
“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用了诗句内容,前后用双引号(“ ”),诗句中间用逗号(,)隔开;“啊”是语气词,表示感叹,后面用感叹号(!)。
即:继续往里面走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填空。
根据“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布,映在水中的楼、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个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卫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可知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清、静、绿;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像蓝纱布的蓝天,像点点花纹的楼、阁、桥、树;然后写湖周围的群山像打托盘,湖中的小岛像珍珠;最后写了阳光照在水面上的景色。
1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段落。
过渡段一般在文章中间,多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据此本文的过渡段是第④自然段;“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承接上文对圆明园的描写,紧接着“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引起下文对福海公园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5.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中心句意思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中心句特点:1、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2、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3、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文章最后一句话“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16.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只是中华民族屈辱史中的一个小插曲,它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挨打的见证,同时也是列强残暴欺负中华民族的见证。圆明园之所以会被英法联军毁掉,主要原因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侵略者的残暴;等等。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7. 心潮澎湃 不卑不亢 18.ABC 19. 反问 这正体现了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这正是民族责任心。 20.林则徐虎门销烟。 21.作为小学生,我们的爱国之心应该表现在好好学习,遵守纪律,锻炼身体等方面,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解析】17.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是中国人!’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意思是“我是中国人!”这句话令人情绪高涨、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我是中国人!”能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卑不亢地喊出来,便是英雄。意思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作为中国人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分寸恰当地喊出“我是中国人!”这样的人便是英雄。
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18.此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判断能力。
短文第3自然段,“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他特意做了一枚木胸卡,上面用中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的人。从吉鸿昌的言行中并没有体现他敢于向美国人挑战。
故选ABC。
19.此题考查反问句。
这不正体现了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吗?这不正是民族责任心吗?这两句话是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去掉“不”把否定词改为肯定,去掉疑问语气词“吗”,变问号为句号。
句子改为:这正体现了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这正是民族责任心。
20.此题考查学生的爱国事例积累。
在中国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他们虽处于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但却都有着同一个爱国情怀。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钱学森的艰难回国;苏步青弃文从数;刘伯承坚决不打麻药;梅兰芳蓄须明志;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邓稼先为国舍己;袁隆平研发水稻;陈嘉庚舍财协教育等。
2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方式和途径很多,例如:为祖国认真努力学习,看见国旗,立正敬礼,唱国歌时,态度端正用心,充满感情。积极参加国庆节日,敢于表达爱国热情等等。
22. 巨大的成果。 在国外居住。 23.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手表。
杜子威忘我工作很少回家。这些体现了其热爱祖国、不计得失的高尚精神。 24.按时间的顺序来写,可以让文章脉络清晰。 25.希望有更多的象杜子威一样的爱国学者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解析】22.考查字词解释。
硕果,意思是巨大的成果。结合原文“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累累硕果”意思是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了巨大的成绩。
侨居,在国外定居。结合原文“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意思是父亲在外国定居。
23.考查事件概括。
第②段主要讲了杜子威为国家捐献了100万元的实验室,自己却戴着45元的国产手表。
第③④段讲了杜子威两次访问日本,第一次因时间紧只到父母家吃了一顿饭,第二次为了节省外汇,竟搬到父母家住。两件事表现了杜子威一心想着祖国和脑神经病研究事业,不计自己得失的崇高品质。
24.考查写作顺序。
由原文“1972年、1979年、1982年”可知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写作的。
作用: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易让人读懂,同时也能反映主题;在文章中使用时间顺序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等。
25.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杜子威的事例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作答即可,自己以后会如何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6. 形容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形容堂堂正正,志向远大,气概不凡。 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27.我们中国人,愈是承受压力,愈是饱受打击,就会更执着,更光明磊落。 28.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2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风欺雪压:形容风雪非常大,自然条件艰苦;具体的解释要联系上下文,常用作被人、事或者环境欺压。 遭受风的摧残,雪的压迫。形容遭受的困难多,处境坎坷。
顶天立地: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伟大,气概豪迈。
低头折节: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27.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志比天高的竹子,愈是经历风雨,愈是遭遇摧残,就会更加挺拔,高耸入云。
2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文章内容“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可知答案。
29.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如: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