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重难点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抡起(lún) 电钮(liǔ) 逶迤(yí)
B.沉着(zhuó) 山涧(jiàn) 崎岖(qū)
C.政府(zhènɡ) 外宾(bīng) 瞻仰(zhān)
D.诞生(dàn) 泥丸(wán) 岷山(mǐ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汇集 振天动地 B.攀登 斩钉截铁
C.眺望 全神惯注 D.检阅 居高邻下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全神贯注地阅读着这些感人的革命故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B.爸爸和爷爷一起斩钉截铁地唱着军歌,这歌声令我心潮澎湃。
C.听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消息,我热血沸腾!
D.妈妈叮嘱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同学。
4.与“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原意不同的一句是( )
A.没有人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
B.没有人不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
C.怎么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
D.谁也不可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
5.下面说法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顺序叙述的。
B.《七律 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个部分。
C.《灯光》一文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引出了关于郝副营长的故事,这是采用了插叙手法。
D.课文在描写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以及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等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6.对《七律·长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C.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1)政委走到一盏灯下,扶着旁边的lán gān ,望着飘拂的qí zhì ,陷入沉思。
(2)tǎn kè 驶到jù lí rì kòu 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发出了一枚炮弹,炸得敌人fěn shēn suì gǔ 。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填字母)
A.浏览 B.观看 C.翻阅 D.环视
李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大概 了我们的作业后,才开始上课。她先让我们快速 一遍课文,接着又让我们 了与课文有关的视频,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9.按要求填空。
“瞻仰”是指 地看,可以说“瞻仰 ”。像这样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你试着填一填。
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了 一遍,大概 了我们的作业之后,才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地 了一遍课文,接着又让我们 了与课文有关的一段小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10. 选择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的选项。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喜”字表现了( )
A.胜利在望,红军战士的心情舒朗。
B.诗人喜欢千里一片的皑皑白雪。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红军战士更喜欢的是岷山的千里白雪,在红军翻过山后显得更壮观了。
B.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战士们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11. 选择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尽 A 完;B 达到极端;C 全部用上;D 用力完成;E 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闲 A 寻常,平常;B 不在使用中;C 闲空儿;D 与正事无关的。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爸爸忙里偷闲,为我编了蝈蝈笼子。
3)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12.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 , ”。
(2)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疆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 ”。
(3)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 ,不可以 。”
(4)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在心里牢记要忧国忧民,这就是“ ”。
三、语段阅读
课内阅读选段。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3.场面描写品析:作者用“ ”写出现场人数之多;用“ 、 ”写出声音传播之广;用“ ” “一齐抬起头” “ ”写出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深敬意;用四个“ ”写出人们无比兴奋、自豪的心情和热爱新中国的情怀。
1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 。
15.谈谈你对选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6.这首诗围绕“ , ”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1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透迤”“磅磺”“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
18.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
①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 D. E.喜踏眠山
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 (填序号),因为 。
1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十里长街送总理
①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②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③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④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⑤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⑥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⑦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20.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环境: 。
②第1自然段中对人物总体概括的是第 句话,第 句话是对人物的具体介绍。
③通过这样的场面描写,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人物的心情怎样?
21.“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急”和“耐心”是否矛盾,为什么?
22.把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补充完整。
→望灵车→
23.“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这里的“不约而同”指的是 ,这句话表达了 的感情。
24.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展开了联想,请说出这段联想的作用: 。
六、写作题
25.写作
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或者有什么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围绕“让生活更美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内容不限,题材不限(不能写诗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1)栏杆;旗帜
(2)坦克;距离;日寇;粉身碎骨
8.【答案】D;C;A;B
9.【答案】恭敬;国旗;环视;检查;浏览;观看
10.【答案】(1)A
(2)B
11.【答案】(1)E;C;A
(2)A;C;D
12.【答案】(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视死忽如归
(3)当以死守;尺寸与人
(4)位卑未敢忘忧国
【答案】13.三十万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齐脱帽肃立;瞻仰;一齐
14.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5.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人民共和国,红旗升起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中国人民从此不再受到压迫,获得了自由和发展。
【答案】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C
18.巧渡金沙;飞夺泸定;E;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越过泯山之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
19.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人云之感,用以突出长征之路的艰险,“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崖”更好。
【答案】20.傍晚;长安街;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②③④;⑤⑥⑦;我感受到了沉重、悲伤的气氛。人们为失去这样的好总理感到悲痛。
21.不矛盾。从表面上看,这两个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悼念、崇敬周总理这一点上是统一的;“焦急”是写老奶奶急于见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不管等多久,她也要等下去。
22.等灵车;送灵车
23.等候在长安街两旁的男女老少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行动一致;人民群众无限怀念周总理
24.人们回顾当年见到周总理的幸福情景,更增添了想念总理的悲痛之情。
25.【答案】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记得那是在我小时候的一天,我从爸爸的书柜上找了一本《红楼梦》。封面上那两个美丽的主角吸引了我。但是,那书里的内容我没看懂,看来是白费力气了。可是,表姐看了这部书以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我很不甘心,表姐能看懂,我为什么看不懂?我问了爸爸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回答:“你还小,不太识字。”我苦苦哀求爸爸,爸爸才给我买了一本彩图注音版《红楼梦》。时光流逝,现在我都已把《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了,回想起来,真有点可笑。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很小时,母亲便教我念诗歌。让我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间万象,通过诗人的耳朵听人间万籁。“上学多好啊,有书读,可以知道好多东西。”从那时起,“我要读书”的种子便深深埋在我幼小的心里。
现在,一间卧室,一张书桌,一本好书,对我而言,就像吃东西一样,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所以,读书的滋味在我心中永远是甜的。不仅仅是我,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在星期二、星期四早上,我们都有一个“快乐阅读二十分”的读书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置身于书中,不禁为唐朝昌盛叫好,为清朝腐败而伤心;读书,让我领略今日中国的风采,科技发达,国力强盛;感到不开心时,《老夫子》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